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29 13:17:21| 人氣8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Note on Susan Sontag〈沒有內容的虔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Jean-Paul Sartre宣稱「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時候,他說人的「存在先於本質」。因為人不像椅子(Sartre舉的例子是裁紙刀),當工匠要製作一張椅子時,他的腦海中必須先有椅子概念,也就是椅子的功能、形狀等等,依據這個概念,他才造出我們稱為椅子的這個物,這椅子的本質先於的存在。 

 

但人不一樣人被莫名奇妙地丟到這個世界來,人並沒有被預先決定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之所是是由他自己決定的,也就是,他的存在先於他的本質。(《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Sartre做出這樣的論斷,是對傳統基督教創世以及傳統形上學「本質先於存在」的反駁。關於前者,Sartre是這麼說的: 

 

當我們想到上帝是造物主時,我們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把他想像為一個超凡的工匠。……當上帝創造時,他完全明白自己在創造什麼。由於這個緣故,人的概念在上帝的腦子裡就和裁紙刀的概念在工匠的腦子裡相彷彿:上帝按照一定程序和一種概念造人,完全像工匠按照定義和公式製造裁紙刀一樣。所以每一個人都是藏在神聖理性中某種概念的體現。 

 

至於傳統形上學,雖然上帝的觀念在18世紀啟蒙時期之後已經被丟棄了,但是, 

 

本質先於存在的思想仍然……到處都碰得見,在狄德羅的著作裡,在伏爾泰的著作裡,甚至在康德的著作裡。人具有一種人性;這種「人性」,也即人的概念,是人身上都有的;它意味著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普遍概念──人的概念──的特殊例子。……在這裡,人的本質又一次先於我們在經驗中看到的人在歷史上的出現。 

 

「存在」與「本質」這兩個概念在西方思想,尤其是基督教思想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當中世紀第一位經院哲學家坎特伯雷的聖安瑟倫(Saint Anselm of Canterbury )在《獨白篇》中欲藉理性的力量,而不是用《聖經》、教父權威或教會教導為依據,來論證「天主本性」時,便開了基督教「本質」與「存在」討論的先河;到了「天使聖師」Saint Thomas Aquinas的處女作《論本質與存在》問世之後,對「存在」與「本質」的討論更成為潮流。 

 

回到Sartre「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立場他認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而在人的實際行動中,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動都是在創造他之所以成為的那個人。也就是說,你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你選擇成為英雄;你之所以成為一個罪犯,同樣地,也是基於你的自由、你選擇的行動。 

 

但是,在實際的生命境況中,個人的能力真的能夠應付那麼多的變化和困境嗎?對某些人來說,也許盡力了卻仍舊徒勞無功,就像薛西弗斯一般,似乎生命中的許多挫折、失敗總將人推回到原點,讓人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無法成為希望成為的那個自己,於是,有人選擇自我放逐,有人甘願同流合乎,有人則是尋求於宗教的慰藉與支撐。 

 

關於宗教,在我們這麼一個宣稱「上帝已死」的時代裡,它到底意味著甚麼?是到廟裡燒香求佛,還是到教堂裡做禮拜、望彌撒就算是信仰了宗教?這樣一個宗教概念(包含那些對宗教抱持「開明的」態度的人)到底意謂著什麼?Susan Sontag認為,人不能說他信仰宗教,他只能說他信不信天主教、信不信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在我們這個將種種特定宗教轉化成普遍「宗教」──就像將文學、繪畫、雕塑轉化成「藝術」一樣──的時代,宗教變成了一種博物館式瀏覽,很可能宣稱自己是信徒的人,實際上僅僅是一位「宗教同路人」。 

 

所謂的「宗教同路人」,指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沒有內容的虔誠,一種既沒有信仰也沒有教規的虔誠」。這樣的態度,讓我想到Umberto Eco提到的情形,當一個人不信上帝時卻因為在教會學校授課而參加彌撒儀式,Eco稱這是「瀆神」的行為。我贊同Eco的講法。 

 

宗教信仰應該是一種選擇,選擇信或是不信,選擇信這個宗教或是那個宗教;而且,雖然就宗教的組織來說,信仰宗教是「皈依於某種特定的象徵體系和某種特定的歷史共同體」,並且「融進了一些特定的信條與行為」;但我個人更傾向於認為,所謂的信仰、皈依,更應該是依照「創教者」(不是很適合的名詞)的教導來生活:如果我是一位基督徒,我就應該效法耶穌,行耶穌所教導的;如果我是一位佛教徒,我就應該依據釋迦摩尼佛的教導來生活,也就是說,信仰不僅僅是性靈的事,也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行為準則──過耶穌過的生活、過釋迦摩尼佛過的生活。 

 

「沒有內容的虔誠」,這種「宗教同路人」的態度,最容易在許多自稱抱持「開明的」態度的人(無論是信徒或非信徒)身上看到,為了讓自己避免也成為「宗教同路人」,我只能宣稱:我探索,但我不信仰。 

 

我想,再一次地,我又曝露出我對宗教的無知與偏見! 

 

(註:〈沒有內容的虔誠〉是Susan Sontag對瓦爾特‧考夫曼《從托爾斯泰到加繆的宗教》一書所做的書評) 

台長: Kouji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