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25 22:32:55| 人氣7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玫瑰的名字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小書。本書的成形,根據書介的說法是:《玫瑰的名字》暢銷之後,經常有人向Eco提問各種問題,Eco不勝其擾,「飽受折磨,只好撰文解惑。」

 

Eco為什麼要寫《玫瑰的名字》這本小說呢?Eco說,這是因為他有一個「原始衝動的念頭」,那就是:「我想毒死一個修士(P.13)。而被最多人問到的問題則是,為什麼書名叫做《玫瑰的名字》?是不是有某種涵義?Eco說,這本書本來還有一個工作用名:《修道院凶殺案》,還好,最後Eco把它排除掉,用了「一個意義如此豐富的象徵形象」(P.3)──玫瑰。在這裡,就涉及到「書名」在一本書中所扮演角色:「一個書名已經是一把闡釋的鑰匙」(P.2),成為讀者判斷(理解)的起點。

 

照上面這樣的脈絡看來,這本書像是Eco對《玫瑰的名字》這本小說的解釋了,非也,作為一個符號學家的Eco當然不可能將文本(text)看成是固定不變的,反之,他一直強調,當作品完成之後,作者便應該退場,剩下的就是作品這個「文本」跟讀者之間的事了;那這本小書的目的(或說功能)何在呢?

 

「作者不該闡釋。但他可以講述他為什麼寫作,如何寫作。文學評論並不總是有助於理解所評論的作品,但卻有助於理解如何解決生產作品這一技術問題。

 

愛倫‧坡在他的《一首詩的誕生》中講了他怎樣寫《烏鴉》。他沒有告訴我們我們該怎樣去讀,而是談到為了產生詩學效果,他為自己提出了哪些問題。」(p.9)

 

所以,如果以為看了這本《注》就能幫助讀者搞懂這本小說中眾多的神學、哲學、心理分析……等等的問題與疑團,那可能就要大失所望了。因為Eco談的是「怎樣生產一部作品」。

 

Eco從書名與含義談起,談故事時代背景的設定、敘述手法、風格、節奏韻律到預設的讀者,兼及文學後現代的態度、歷史小說的意涵,其中論及「互文性」(一本書總是講著其他的書,每一個故事都在講一個已經講過的故事)(p.20)、小說的宇宙學(要講故事,首先要建造一個世界,這個世界要儘可能地填充起來,直到細枝末節)(p.23)、「語詞附助」(敘述者所採用的讓不同人物開口說話的手法)(p.31~32),還有「陳述時位」、「敘述時位」、「暗示忽略法」、氣韻節奏等等敘事手法,以及文學作家與流行作家的區別、偵探形上學、迷宮、反諷與消遣等等。

 

依此,視此書為《玫瑰的名字》的導讀至為理所當然,但,就算不看《玫瑰的名字》,Eco在這本小書所提其創作的過程與許多觀點和看法,仍為了解符號學文學理論的重要指標。

台長: Kouji
人氣(7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學 |
此分類下一篇:寧靜之地
此分類上一篇:閱讀一本書──「寫作」作為一種範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