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27 23:12:22| 人氣121| 回應0 | 下一篇

不向命運屈服的勇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撰寫人:

林冠廷:私立新興高中1年86班40號

書籍基本資料:

書名主標 ● 乞丐囝仔
書籍作者 ● 賴東進
出版單位 ● 平安文化
出版年月 : 2000
版次 : 初版

分享心得內容

一●相關書訊

作者賴東進先生曾獲得一九九九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他出生於一個乞丐的家庭,家中的成員包括一個瞎眼的父親,兩個重度智障、智能不足的母親和大弟,還有一個可以和他談心事的姊姊,及其他九個弟妹,他一個人必須照顧全家,必須要在每天放學回家之後再出門乞討要飯,有時候沒有要到晚餐,回家還要遭受父親的責罵和鞭打,生活十分困苦。在他的一生中有許多波折,其中改變他人生的關鍵,就是父親賣掉姊姊讓他去上學,當時作者的心情可想而之,但作者信任自己的心志,也知道自己值得努力,自我肯定使他活得更好,讓他更能機智且適當地回應挑戰和機會。他將恐懼放到陽光底下,使它們不再神秘,自己也不再害怕,最後終於苦盡甘來,雖然嚐盡了最苦澀的滋味,卻也結出了最堅實美味的果實。


二●內容摘錄:下列文字摘自《乞丐囝仔》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唯有經過苦難的試煉,才能激發出自身潛藏的力量,進而創造出生命中的奇蹟。(p.14)

陀螺旋轉,就像是人生的命運在轉動,有時轉得又順又好,有時卻歪歪斜斜的轉兩圈就不動了,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命運隨時會變,那根線卻是操縱在自己的手中。(p.150)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生命的一切,每一分的打拼都像是一塊堅實的磚頭,一點一滴的在為我們的人生奠基。(p.224)

我一直相信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雖然你付出多少不一定會得到多少,但如果你不腳踏實地的努力,那麼你所得到的也很快會再失去,因為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讓人珍惜。(p.253)


三●我的觀點

他出生於一個非常貧苦的家庭,全家十四口以乞討維生,居無定所四處流浪,每天過著三餐不繼的生活,但他卻始終未向命運屈服,反而更努力向學,注意每一件能啟發自己的事情,自我激勵的活著。在他行乞的過程中,他深切的體認永遠要以歡樂的精神去奮鬥,因為即使在競爭過程中勝過別人,遠不如勝過自己重要。

對作者來說,雖然能去上學是很高興,但當他知道父親為了讓自己去上學,而把姊姊賣到私娼寮去的時候,他不恨別人,只恨自己沒用,養不活父母親和弟妹,還要靠姊姊出賣自己的肉體來賺皮肉錢,為了家人犧牲自己的青春和幸福。所以他決定不讓任何人看扁,立下心願一定要認真求學,絕不讓姊姊白白犧牲。作者的父親從未受過教育,卻知道教育對一個人的未來有多麼的重要,甚至犧牲了作者的姊姊,無非是為了讓作者受教育。因為我們都知道唯有自我充實,擁有專業學識及技能,才能發展自我,培養人格,改善人生。所以,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用『教育』改變人的一生更偉大。透過教育,可以幫助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

「當我們面對太陽時,陰影總是落在我們的背後」,在困厄的環境中,作者也曾意志消沉,覺得自己再也無法挑起照顧全家人的重責大任時,他都會想起姊姊說的話:「阿進,你忘了你答應過我,不論多麼痛苦都要支持下去,父母越不幸,我們就要越堅強。」就是這句話一直支持著他,使他不再有輕生的念頭,讓他能夠不斷的勇往直前。他也曾想過要放棄,甚至還有想自殺的念頭,但他知道他不能這麼做,他堅信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定可以戰勝命運,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在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人因為負擔不起家裡的經濟壓力,或者是因為工作上的壓力,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只是在逃避責任罷了。悲觀的人習慣認為「沒有希望」或「什麼都沒辦法做」,所以很快的就不去思考。樂觀的人永遠多少都會做一點,永遠都會採取行動,永遠覺得有進步。所以,面對困難需要有一顆能堅持到最後的心,相信自己,超越極限,大步大步的前進,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朝遠方的未來邁進。

今天我們的社會繁榮富庶,作者希望不再有這般悲慘的家庭,不再有孤苦無依的老弱,而那些身心不幸殘障疾病的人都能得到照養,那些因為貧窮而被遺棄的小孩都能快快樂樂的上學讀書。弱勢團體也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也有權利享受人民應有的利益,在社會的關懷以及政府的重視之下,推行的許多公益活動。社會福利政策是我國基本國策之一,應以社會救助維護國民生活尊嚴,以福利服務提升家庭生活品質,以積極的福利替代消極的救濟等,目的在於保障國民之基本生存,使國民生活安定、健康、有尊嚴。在我認為除了依自己的能力從事救助捐贈的工作之外,政府應結合家庭與民間力量,對弱勢族群提供適當的服務,促進其身心健全的發展。

「離開你的安樂窩,把你的安樂窩當作是歇腳的地方,但不要住在裡面」現今我們的社會富裕,政府公共設施完善,便捷的行銷通路,大多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少點挑戰而設計的。可是,只有挑戰才會造成成長;只有挑戰才能測試我們的能力,而使我們變得更好;只有挑戰和應付挑戰的自我激勵才會改變我們,而我們面臨的每一種挑戰,都創造了一個更有能力的自我。就如同作者為了想證明,再不幸的人,只要肯努力,不向命運屈服,一樣可以出人頭地!

四●討論議題

「由奢入儉難,由儉入奢易」,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有人獲得意外之財後便拋家棄子。反觀作者,在他有所成就之後,不顧別人對自己家人的看法,依舊懷著孝心,對家人不離不棄,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如果我們有朝一日,飛黃騰達,是否能夠保持善良、孝順的心,無怨無悔的照顧家人?

台長: kuan
人氣(1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