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掌機」的概念有著相當漫長的歷史,相信不少讀者都有隨身遊玩 Gameboy、PSP、Switch 等遊戲機的經驗,甚至說手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視為特化的「遊戲掌機」的一種。不過,受限於體積、散熱、電力等種種因素,多年來廠商都必需在攜帶性和性能之間有所取捨,特別是電力常常不盡如意,畫質也總是差桌機和遊戲主機一疇了。
近幾年雲端遊戲的盛行,為解決這個兩難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如果能只在手持裝置上顯示串流畫面,將複雜的運算交給雲端的話,那不就能在攜帶性和性能之間魚與熊掌兼得了嗎?於是便有了第一個跳下來做雲端遊戲掌機的大廠羅技,推出了 G Cloud 雲端遊戲掌機。
究竟羅技的 G Cloud 雲端遊戲掌機是什麼東西?玩起來的體驗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硬體
首先,我們來看看 G Cloud 的硬體。和許多 Android 掌上遊戲機不同,G Cloud 並沒有選擇螢幕(平板部份)可以和手把/控制按鍵分離的設計,而是將它們整合在一起。這雖然減少了將把手拆開,單獨將它當作 7 吋平板來使用的可能性,但額外的拆裝機構除了會增加重量外,也會有額外的複雜度與可能的故障點,因此一開始就著重在手把與螢幕部份的整合上,似乎是更合適的方案。
羅技雖然已經有不少年沒有推出自家的新手把了,但終究不愧是世界第一的週邊廠商,G Cloud 雖然因為空間的限制,讓它的 ABXY 四鍵、兩個肩鍵及蘑菇頭都比普通的手把要略小一號,但是無論是手感還是操作,都沒有任何的問題。底下加厚的握把也是在最舒適的位置上,還特意在塑膠上加上了斜紋路,減少手滑。
G Cloud 的 ABXY、四方向鍵(做成十字形,而不是圓形)、兩個蘑菇頭、兩個肩鍵和兩個類比式的板機鍵都在稱手的位置,唯一比較難按到的按鍵,是在左蘑菇頭上方的功能鍵(Xbox 手把稱之為「View button」)。由於 G cloud 是採用 Xbox 兩個蘑菇頭在左上及右下錯開的設計,因此按壓時會被左蘑菇頭擋到路。不過羅技大概也沒有更好的地方放置這顆按鍵,因此應該也是無可奈何了。
在螢幕的右下和左下,分別為 Home 鍵和 G 鍵,當中 Home 鍵的功能是回到主選單,而 G 鍵的功能就比較微妙一些 —— 在大部份的場景下,G 鍵要不就是沒有功用,要不然就是與 Home 鍵一樣是回到主選單,僅有極少數的 app 裡它才有獨立的功用,例如在 Xbox Cloud 裡它是回到 Xbox Cloud app 的主選單,而非整台機器的主選單了。
在機器的下側(握持時靠近玩家的一側)是 G Cloud 的兩個喇叭,並在中間夾著 3.5mm 耳機孔與 USB-C 充電埠。G Cloud 內建喇叭的音質大概就是一般平板電腦的水平,音量足夠在大部份環境下聽見,但音質並沒有太特出之處,主要是在低音和立體聲分離的部份較缺乏。不過你除了使用 3.5mm 有線耳機之外,也能以 USB-C 連接耳機,或甚至以藍牙配對無線耳機(支援藍牙 5.1 與 Qualcomm aptX 技術),其實選擇還是比較豐富的。
在上側(握持時遠離玩家的一側)則是有 G Cloud 的音量控制鍵,以及一個滑桿式的開關鍵,可以避免不小心撞到而關閉電源。最後,在上側還有個 microSD 卡插槽,可以用來擴充 G Cloud 不算太充裕的儲存空間。
G Cloud 採用的是一片 7 吋 Full HD 解析度的 IPS 面板,並選用了玻璃鏡面表面。這玻璃鏡面可以說是個雙面刃 —- 它使得 G Cloud 有著極佳的飽和度、亮度及色彩表現力,但反面就是它非常容易反射環境光源,或是你自己。很多時候小編會發現自己一直在調整握持的角度,來避開各種的反光。撇開反射的問題的話,這螢幕還是相當好的,Full HD 的解析度在 7 吋的大小及握持距離下也足夠細緻,不會看到網格。
不過,其餘的硬體規格就不是那麼引人注目了。G Cloud 的處理器採用的是差不多三年前發表的 Qualcomm 720G,搭配 4GB 的 RAM 與 64GB 的儲存空間,而螢幕的更新率也僅有 60Hz。這顯然都是羅技專注於 G Cloud 定位的結果,由於 G Cloud 最主要的使用情境就是雲端遊戲,對於本地端的資源其實要求不高,羅技選用中階規格的硬體的話,可以更容易控制發熱與用電量。事實上,羅技官方宣稱 G Cloud 能有 12 小時的電力,可能都還低估了呢。
G Cloud 的盒裝內除了遊戲機本體外,還附有電源轉接器和一條 USB-A 到 USB-C 的充電線。
軟體介面
G Cloud 是以 Android 11 為基礎,並在上面套上了客製化的操作介面,但在安裝時你也可以選擇一般的 Android 平板介面。G Cloud 的客製化介面基本上是為了方便手把操作而設計,將螢幕分為上、中、下三個橫排。最上面(或說最左上)是一些常用的系統功能,包括帳戶、通知、相簿(主要用來看螢幕截圖)、選項及休眠鍵(等同於滑動開關)。
中間的橫排是以卡片的方式來呈現你的 app,最左側是 Google Play Store,最右邊是你所有 app 的列表,而中間則是七個最近使用的 app,由最新到最舊依序由左到右排列。最下面一個橫排則是可以用來「釘選」app,這樣它們就不受卡片的影響,可以隨時啟用了。
G Cloud 基本上除了 Android 自帶的 app 之外,也預裝了 GeForce Now、Xbox Cloud、Xbox 和 Steam Link 等與雲端遊戲相關的 app。當然,因為它是 Android 系統,透過 Play Store 基本上沒有什麼 Android app 不能安裝的,只是要安裝一些現代的大遊戲時,64GB 的儲存空間就難免有些捉襟見肘了。
最後,值得特別一提的是 G Cloud 被設計成一次只能有一個在執行中的 app,要開啟新的 app 時,系統都會確認是否要關閉使用中的 app ,並開啟新的。對於習慣 iOS / Android 的多工系統來說,這樣的設計實在讓人有些不習慣,但 G Cloud 大概也只是想確保最大化利用其 4GB 的記憶體吧。
使用情境:雲端遊戲
G Cloud 可能的使用情境大概有三種,而三種各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小編這裡分成三個部份來探討。首先,便是 G Cloud 的主打功能,也就是雲端遊戲了。對於目前市面上的雲端遊戲服務,只要有 Android app 的話 G Cloud 照道理應該是來者不拒,但台灣實際上僅有由台灣大哥大與 NVIDIA 合作的 GeForce Now 服務,Xbox Cloud 尚未開通,因此 G Cloud 目前僅能與 GeForce Now 搭配使用了。
GeForce Now 自身其實更像是個遠端連線的「虛擬電腦」,讓遊戲在虛擬電腦上執行後,再把畫面串流到你的裝置上。因此它所有的運算都在遠端完成,本地端只要能串流畫面就可以遊戲了。這也是為什麼 G Cloud 可以以行動裝置的硬體,號稱能遊玩 3A 級大作的主要原因。不過,G Cloud 與 GeForce Now 的組合還是有相當多的限制的,讓小編一步步解釋。
首先,當然就是網路環境。這裡不僅僅是指網速,延遲也是相當重要。在網速方面,由於 G Cloud 的解析度為 1080p,因此只要能順暢串流 1080p 影片即可,要求不算高。但在延遲方面就是個比較大的問題了。如果延遲太高的話,從你按下按鍵到主機接收訊號,執行動作、再將畫面傳回到掌機時,就會有所落差了。這個落差有多嚴重,會取決於遊戲類型和每個人所能容忍的程度,例如在賽車類遊戲上輸入的延遲就會比 RPG 類要來得明顯。
第二個限制,是台灣大哥大的 GeForce Now 服務並非免費的。其實這樣說也不準確,因為台哥大的 GeForce Now 其實有著非常多的方案,當中也有個「免費」的基本方案。然而這個基本方案每天只有 30 分鐘的遊玩時間,且進入遊戲要排隊(排隊等上個十幾分鐘也不罕見),因此真的是以體驗、試用為主。想要以 GeForce Now 為遊戲平台的話,訂閱其方案基本上是必須的,其月費為 NT$299 起,但也能以季約、半年約、年約等方式享有折扣,同時也有台哥大手機綁約、台灣大寬頻等的優惠。
第三個限制,是遊戲。GeForce Now 的虛擬服務僅能遊玩指定的遊戲,且該遊戲必須是免費遊玩,或是你曾在 EA、Epic、GOG、Origin、Steam、Uplay 等平台上購入該遊戲。目前 GeForce Now 上支援的遊戲數量號稱超過千款,當中也確實不乏大作,但就算上千款相對於目前遊戲的總數來說也是極小的一部份,如果剛好像想玩的遊戲 GeForce Now 不支援的話,那也一樣是無法了。
最後的限制,是操作。GeForce Now 上支援的遊戲以 PC 遊戲居多,當中很多要求以滑鼠鍵盤操作,只有小部份因為有主機版本,或是傳統上以手把操作居多(賽車類、RPG 類遊戲),而保有手把操作的選項。對於無法以手把操作的遊戲,基本上 G Cloud 也是不能遊玩的,因此這也會使 G Cloud 適用的遊戲進一步縮水。Xbox Cloud 一邊相對來說這方面的問題會比較小(畢竟都是 Xbox 上通用的遊戲),但台灣目前尚未推出 Xbox Cloud 服務,因此暫時還用不了。
如果以上四個限制都不成問題的話,那 G Cloud 其實還是很好用的。小編在家中連著中華電信的光世代、在外面經由 Wi-Fi 連著中華電信和台哥大的 5G 都嘗試過,在使用 GeForce Now 時基本上都沒有任何可感受到的延遲,可能唯一能算的上麻煩的,還是只有遊戲類型受限的問題而已。G Cloud 基本上在自己掌握之內的事大多都有考慮到,如果說還能在加點什麼的話,可能還是要內建 5G 行動網路會更適合做為「行動遊戲」的機器 —— 雖然透過手機分享 5G 也不影響遊戲,但這樣就要額外消耗手機的電力了。
使用情境:家中串流
G Cloud 的第二個使用情境,是由家中的 Xbox、PlayStation 乃至於 PC,直接將遊戲串流到 G Cloud 掌機上,讓家裡的 PC / 主機取代 GeForce Now 的伺服器。這種方式的優點就是它拿掉了 GeForce Now 要付費的限制、也拿掉了對遊戲的限制,不過出乎意外地,可能在自己家內的延遲會比外網的 GeForce Now 還嚴重。
小編是用自己的 PC 透過 Steam Link 串流到 G Cloud 上,由於 G Cloud 會自動搜尋內網上有安裝 Steam 且開機的機器,基本上只要打開 G Cloud 的 Steam Link app,就能立即連上 PC 來遊戲了。
既然是自己家中的遊戲,小編就找了一個絕對算是高門檻的《極限競速 地平線 5》來試驗。相較於其他遊戲類型,賽車類對於延遲是更加敏感,一點點的差異都能有直觀的感受,而透過 Steam Link 串流…確實是有延遲的,在高速的賽事中無論是煞車還是轉彎,都微妙地慢半拍。
這倒是從一個側面展現了 GeForce Now 的服務有多強悍,不過也意味著在家中串流遊戲最終並不見得是最佳的方案,除了一樣受限於操作之外,其延遲可能也會限制某些類型的遊戲的遊玩。此外,Steam link 的原理其實是全螢幕遊戲,再將螢幕畫面整個串流到裝置上,因此 Steam Link 開啟時 PC 是被佔據的,無法在此時用 PC 做任何別的事。事實上,如果你在 Steam Link 執行中時,將 PC 滑鼠移到另一個螢幕的話,Steam Link 也會變成直接串流另一個螢幕的畫面,還蠻有趣的。
使用情境:Android 遊戲掌機
羅技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G Cloud 不是設計用來當作 Android 遊戲掌機使用,但要買家不試試看,怎麼可能?所以這裡還是要來談一談 G Cloud 當作 Android 掌機使用的可行性與潛在問題點。
首先,是硬體的限制。G Cloud 搭載的 Snapdragon 720G 處理器和 4GB RAM 用來串流遊戲是綽綽有餘,但拿來跑本地端的遊戲就比較微妙了。話雖如此,G Cloud 其實還是跑得動《原神》和《暗黑破壞神:不朽》的,只是在畫質和流暢度上自然是不如一般高階手機,更不要說主打電競的手機了。在這方面,G Cloud 相對陽春的系統與每次只允許使用一個 app 的設計,對於盡可能利用有限的資源,應該也是起到了不小的幫助。
不過,只有 64GB 的內建空間面臨著今日體型愈來愈臃腫的大型手遊而言,就不免顯得有些捉襟見肘,舉例來說,《原神》和《暗黑破壞神:不朽》這兩款遊戲就一次只能安裝其中的一個。另外,由於並不是以手遊為主要用途,G Cloud 並沒有設計螢幕虛擬按鍵的功能,碰到不原生支援外接手把的遊戲(像是《原神》)時,無法將實體的按鍵對應到螢幕上的觸控按鍵。這也就是說你的手指要繞過 G Cloud 的實體按鍵,直接在觸控螢幕上點按了。(羅技建議《原神》遊玩 GeForce Now 的版本,來避開此問題。)
而在支援外接手把的遊戲(例如《暗黑破壞神:不朽》)上,小編認為 G Cloud 的遊戲體驗是遠勝手機或 Android 平板的。G Cloud 的螢幕比手機大上幾號,且操作時手指並不會擋到畫面,還有配置與觸感皆良好的按鍵,能大幅提升某些遊戲類型的體驗。目前市面上的「遊戲平板」大多是做成按鍵與「平板」部分離的設計,但小編倒是覺得 G Cloud 這樣一體成型也不錯,省去了複雜的拆裝結構了。
不過,和雲端遊戲不同,Android 掌機模式下 —— 即使只是玩一般手遊 —— 它的吃電量都是要兇得多了,而且也並不是所有的遊戲都適合 G Cloud。例如垂直螢幕的遊戲就特別的尷尬,雖然說並沒有到不能玩的地步,但握持的手感和重心就完全地不對勁了。
最後是羅技有提到的一個「附加好處」,可以安裝 YouTube、Netflix 等影音娛樂 app,將 G Cloud 當作 Android 娛樂平板來使用。這部份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一提之處,唯一大概就是由為 G Cloud 每次開啟一個 app 就會關閉前一個的設計,因此 YouTube 等 app 無法「記住」你上一個播放的影片或進度,每次啟動都等同於是重新開啟 app。此外,雖然說羅技目前購入就有送一個支架當贈品,但小編還是比較希望支架能像 Switch 或是一些平板一樣,直接內建在機器上,這樣想把 G Cloud 立起來看片時,就不用多帶一個配件了。
結語
關於 G Cloud 的討論,無疑地將聚焦在以「雲端遊戲」為主是否可行的這一點上。目前市面上的遊戲掌機,像是 Switch、Steam Deck 乃至於 Razer Edge 等,都還是以本體的單機遊戲能力為主打,並且有雲端遊戲的能力做為選項,對於買家而言這也是比較安心的選擇。相對而言,G Cloud 則是從一開始就以雲端遊戲為主,買家如果沒有 GeForce Now 的使用經驗的話,很難光憑想像的猜測其效果,也很難知道自己的網路環境是否能順暢遊玩。
如果能符合 GeForce Now 服務的諸多條件的話,G Cloud 上的遊玩體驗還是相當舒適的,讓你可以同時享受小螢幕上的高畫質遊戲和長電力。以便攜性來說,G Cloud 沒有內建 5G 網路是比較可惜的地方,這表示如果想要在外面使用的話,還是只能透過手機的網路連線。這會麻煩一點,但總地來說並不影響其使用了。
而至於單機手遊的話,雖然不是 G Cloud 原本設計的目的,但其實也還過得去。大部份的手遊其實多少都已經將各種不同硬體條件的用戶納入考量,因此雖然不是極順暢,但在 G Cloud 上玩單機手遊也還是可以的。只是說當同一個遊戲同時有雲端和手遊版本時(例如《原神》),好像還是雲端遊戲版本更順暢些呢。
遊戲掌機本來就是個競爭激烈的產品類別,而多年來大家對於掌機大概應該在什麼樣的價位,大概也有了一定的定見。G Cloud 台灣定價 NT$11,990,差不多是在與 Switch 或最入門的 Steam Deck 同級,雖然無法在價格上取得優勢,但也還是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小編認為,G Cloud 所面臨的最大難處,是和一般手持遊戲機相比,它有太多的因素要靠外部來實現,特別是在網速和遊戲自身對於這樣裝置的最佳化上。玩家購入 Switch 時,完全不會擔心遊戲能否在上面運行的問題;而 Steam Deck 雖然無法保證遊戲順暢,但至少也是不用靠網路就能遊戲的。相較之下,G Cloud 要花更多心思讓玩家有機會親身體驗,才能知道它適不適合了。
羅技歷來都偏好只做週邊,很少推出「整合型」的裝置,上一次還是 2010 年配合第一代 Google TV 的 Revue。可惜 Revue 雖然概念沒錯,但早了市場主流幾年,看向現在發達的網路影音市場,頗有些生不逢時的感覺。這次羅技又再次領先市場,勢必是想要在雲端遊戲還未成為主流之前,先行插旗。小編認為就 G Cloud 有達成羅技以雲端遊戲切入手持遊戲裝置市場的目標,但最終它是一系列同類裝置的先行者?還是又一次生不逢時的嘗試?這就要玩家來給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