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06 14:28:41| 人氣854|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放生?還是殺生?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新聞網
報導陳文茜在九月中在雜誌發表有關「放生」的訊息:

 

「今夜,月圓之刻,我們即將啟程,放生共一萬四千斤的活魚...」知名媒體人陳文茜九月中在雜誌發表「在放生的旅途中」一文,歌頌放生行為,...。

 

陳文茜在文中寫道:「法師大手筆的一揮,台幣五百萬,買下一萬四千斤的魚兒」即將在夜裡展開「放生」旅程。

 

法師大手筆的一揮,台幣五百萬,買下一萬四千斤的魚兒...真是好瀟灑的大手筆一揮呀!卻不知這瀟灑的大筆一揮,揮出怎樣的生態浩劫或壞了多少生命?或許瀟灑的大筆一揮放生變殺生!

 



放生在生態學上來說,其實是一門大學問。

 

難道陳小姐口中瀟灑揮大筆的法師身旁沒有生態學者,提供正確的訊息與常識嗎?

 

這些放生動物可以適應非原生環境,則成為「外來物種」,外來物種如威脅到「原生物種」的生存則成為「入侵物種」,嚴重的可導致生態災難,例如當年的福壽螺與日月潭的食人魚和玻璃魚,就是非常鮮明的例子。

 



有些長期被人馴養的動物已經不能適應原生的大自然環境,被放生後失去「謀生」能力不久就會死亡。

 

因此進行放生,必須經由動物與生態學家規劃甚至長期觀察,不僅要考慮放生者、被放生者,也必須顧慮其他生物與人類的權益,避免造成他人的煩惱與困擾,比如說不能隨便放生毒蛇或大型動物。

 

放生本意是一個仁慈、愛心的行為,拯救一些將送去屠宰的動物並給他們自由的生活環境,或把自家所養的動物放歸大自然。

 

但是現代的時空環境,似乎不容許這樣的行為率性而為。

 



有些商業或牟利的信仰團體組織,採購或付款委請相關場商,捕捉鳥獸漁禽準備放生盛會,而在當中收取參予善信的參加費牟取利益。如此的放生行為不僅沒有達到放生護生目的,倒是殺害了不少動物造成放生動物的枉死。

 

未造功德之前反倒先殺生造了業!

 



常聽說佛教是究竟的宗教,但是究竟是那兒究竟呢?從來沒有人說明這個究竟究竟是什麼究竟。

 

法師大手筆的一揮,究竟是揮出台幣五百萬,還是揮走一萬四千斤的生命呢?陳小姐文中的大手筆一揮,究竟是讚歎大手筆一揮,還是...?

 



中國神話傳說有不少描述放生的故事,好心的主人翁因為放生積德,在日後獲得好報或報恩因而消災延壽。然而在現在的時空,倒不如鼓吹護生來得實在與究竟。

 



佛教主張放生,其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放棄殺生」而不是捕捉來放生。

 

護生和人類的愛情倒有些相似,愛他就不要拋棄他,儘管他老了病了還是變醜了都愛他,是嗎?

 

話是這麼說啦,但是被遺棄的貓狗和奇怪的寵物怎愈來愈多呢?那天在路上遇上大莽蛇別怕怕,那準是被遺棄的寵物不會咬人,嘿!這句話可沒掛保證喔!

 

100.10.05

 



台長: Tellme
人氣(854) | 回應(3)| 推薦 (9)|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看新聞胡思亂想 |
此分類下一篇:不正曰歪
此分類上一篇:騎單車上班?

吉米布萊特
曾經在日月潭看到某宗教團體放生鱔魚..
他們沾沾自喜的以為做了功德..
當他們走了不到五分鐘..
這些魚開始浮到水面開始死亡..
半小時內死了約八成以上..
真是.....
2011-10-06 21:05:44
淡淡的幸福
我看到一萬四千斤也暈了...
放這麼多魚..生態不就亂掉啦...
連我這門外漢都知道...^^""
2011-10-07 15:53:30
版主回應
這是一種蝴蝶效應
有的地方反應不明顯
但有的地方反應十分強烈
不可不慎 放生 牽涉的層面很廣 人心人性 生態自然 不能不甚
養來放生 買來放生 其實都是要仔細探討其中的功過 但這卻是最難的一件事 畢竟現在有心人事善用媒體鼓吹似是而非又模糊主題的事
唉~~
2011-10-07 22:18:56
正樹
師兄說得對啊
有時不懂的話
還是不要亂「放生」較好
因為這樣有可能會破壞生態
或是害了那些被放的生命
屆時放生不成反而變成「害生」
2011-10-08 21:56:25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