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07 12:06:24| 人氣4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同枝師外傳(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那時候,福建長泰縣堂號潁川的陳姓家族,捧著祖師公的金身,渡過臺灣海峽,由東港進入高屏溪,船隻在里港靠岸。

漳泉兩陳不斷的械鬥,最後這一家人在九如地,虎尾溝畔定居下來,宗族長種下從家鄉帶來的檨仔種籽,定名為「檨仔宅」。

這一家族本著祖師公的遺訓『耕讀傳家』,延傳到同枝師這一代了。

十六歲的同枝師,是一位飽讀詩書能文能武的翩翩少年。這一年媽祖聖誕之日,應好友邀約來到里港地看廟會。

各式陣頭熱鬧滾滾,排開陣式在媽祖廟前操演起來,祝賀媽祖聖誕千秋。

站在慈雲宮前石獅邊等待好友的同枝師,突然發現前來參加廟會的各地陣頭中,有位身形強壯的乩童,胸前捧著一尊烏黑的神像。

神像戴著僧帽穿著鑲金璁的袈裟,雙目低垂,臉上無鬚。

那尊神像正是失蹤將近十年的長房祖師公神像!

當年舉家遷徙來台時,各房頭依長幼各有一尊大小不等的祖師公神像,到「檨仔宅」定居後,各房頭各自供奉。

經過漳泉兩陳械鬥後又與客家族群發生爭地之戰,客家族群終被趕至武洛一帶,最後在里港陳姓族群驅趕下,渡過荖濃溪定居在美濃。

多次爭戰中,長房祖師公神像,經常靈威顯赫撒豆成兵,護庇「檨仔宅」。

正因如此,在某一天這尊神像竟然消失不知所終。畢竟木雕神像不會自行離去,多年來長房一直掩蓋\這個秘密,而在暗中追查。

沒想到這神像,今天竟然出現在這廟會廣場。

當少年同枝師跳下台階,往神像方向走來,突然斜裡「宋江陣」正好衝到廟口展開操演,精壯的漢子口裡大聲吆喝,腳下是如大樹盤根般的馬步,手中是各式武器,刀劍盾鐺舞得虎虎生風,棍牌鐧戟耍得風雨不透。

宋江陣是民俗陣頭,取名於水滸傳中草莽英雄的故事。因此,宋江陣總計有一百零八將,也就是說有一百零八種武器和功夫。

將一百零八種工夫和武器集成一個運轉順暢,互不干擾的陣勢,那種聲勢是相當駭人的。

成員不一定全都是真工夫,但每一門兵器上都貼有靈符神咒,宗教信仰的信心加上長期的訓練,每一位成員都有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附身一般,當陣頭舞動起來時,塵煙滾滾就像那排山倒海的巨浪,此起彼落銳不可當。

身陷陣中的少年同枝師氣定神閒,畢竟陣頭是表演不是攻擊陣式,下盤穩當左轉右旋,雙手隨著身形旋轉畫出朵朵弧影,身形穿梭於陣中閃避橫來斜去的各式兵器來去自如。

當穿出陣頭幾個箭步來到那身形強壯的乩童面前,這乩童突然怒喝一聲,身體開始顫抖起來。

左手三指托住祖師公的木雕神像,右手單掌豎立胸前,那乩童突然開口說話:「今天你終於來了!」

旁邊眾人正不明所以然時,少年同枝師雙膝著地,伸出雙手:「弟子特來接駕!」

當乩童要將神像放到少年同枝師手上時,突然向後退去一丈多!少年同枝師抬頭一看,面前多了一位彪形大漢!

那大漢二話不說,出拳往同枝師頂門直擊而來。同枝師左手翻掌上擋,右肩著地身形翻滾,起身時已在大漢身後。

大漢尚未回頭右腳已往同枝面門掃來,同枝師左腳斜出閃到大漢左側,當大漢收腳轉身時,突然左手出掌,同枝師閃避不及右肩被削中,往後倒退了好幾步。

人群中跳出一個藍色身影,手中齊眉棍對準大漢直搗而來。

這藍色身影正是同枝師的好友,蘇姓少年。

同枝師見好友出手相助,一時興起拳腳齊出,一位使齊眉棍一位使出少林太祖拳法,和那彪形大漢打得難分難解。

但看那彪形大漢左躲右閃,臉不紅氣不喘。而少年同枝師與蘇姓少年卻是氣喘噓噓,卻連對手的衣角也沒沾到。

那大漢大喝一聲往後空翻,身形站穩時手中卻多了一根蘇姓少年的齊眉棍!而少年同枝師和那蘇姓少年卻撞成一堆倒在地上了。

此時,眾人中走出一位壯漢:「你們是滋事打架,還是比武較量?」此人聲如洪鐘,威嚴十足。

他是官府的大爺,是位武將姓藍。

那彪形大漢倒是先開口說話了,那清水祖師神像我已看管多年,這白衣少年突然要將祂請走,我當然出手阻擋。

藍姓武官轉頭看那白衣少年,也就是少年同枝師。

同枝師說:「神像是我家祖師公,失竊多年今天發現當然要請回,這大爺卻出手攻擊!」

那大漢說:「大約十年前有位客家朋友,帶著這神像來到這兒,突然生病倒地,後來又和同伴離去卻留下這神像沒帶走,你有何證據說這是府上的祖師神像?」

「六歲那年家父為我啟蒙教我讀書時,曾在神像面前燒香祭拜祖師,並說明神像由來,同時在袈裟內側寫下我的名字!」

藍姓武官認得那少年同枝師是「檨仔宅」的長房少爺,和同枝師的父親也是至交。

乩童在那裏?乩童不見了!那清水祖師的神像呢?那彪形大漢卻說,那乩童是誰他也不認識!

有人從慈雲宮中跑出來說,神案上多了一尊黑黝黝的神像!

藍姓武官在慈雲宮中,當著眾人面前撩開神像的袈裟,赫然發現許多人物的字號!

沒錯!最後一個字號是同枝師!

那彪形大漢呢?當藍姓武官轉身要找他時,那彪形大漢也不知所蹤了。


當眾人散去時,蘇姓少年指著壁上十八羅漢的塑像說:「你不覺得那大漢和這尊羅漢很像?」

同枝師定神一看,那大漢與璧上的伏虎羅漢真得十分神似呢!

幾年後,同枝師與蘇姓少年在慈雲宮前相聚。

同枝師打算到京城參加科考,而蘇姓少年卻說他要到內門去參加「起義」。

同枝師後來放棄了科考,但蘇姓少年在「焦巴年」事件後就失去音訊了。

當年兩人在慈雲宮前有一個約定,不管日後如何,一定互相照顧彼此的後人。而且為了便於尋找各自的後人,兩家的孩子名字皆以對方的姓氏為首。

同枝師遵守這個約定,兩位兒子名字都是蘇字開頭,但至同枝師離世前,從未找到蘇姓少年的後人!

台長: Tellme
人氣(47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