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10 09:00:03| 人氣1,0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屏東分會心靈饗宴 金海清空說妙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結髮夫妻原本該是情深意重,但是怎會提著菜刀追趕砍殺呢?

若看過大愛劇場「金海清空」對劇中的這一幕必定印像深刻。自小家庭貧困同時父親好賭,有感母親與養母勤儉持家相夫教子的婦德,比較於妻子種種不好的生活習慣,早以積怨在心又聞妻子簽賭「大家樂」,一時氣憤不過終於情緒爆發提刀相對。

金海清空一劇真實本尊陳金海師兄,今晚(7/7)蒞臨屏東分會「心靈饗宴」活動,現身說法與大家分享精彩的人生故事。
陳金海師兄踏入慈濟十八年,在菩薩道上用心參透人生妙法,他強調:「藥不在貴對症則良,法不在深對機則妙。」

陳金海說:「雖然加入慈濟多年,倒也不必佛言佛語與人格格不入。」他以輕鬆詼諧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什麼是良方什麼是妙法。

雖然茹素多年,但不強調或要求家人或他人跟著茹素,畢竟法是活的。參加慈濟以外的餐會,雖然自己素食但也將剩餘葷食帶給家人或自己的員工,一來賓客皆大歡喜同時也不會造成食物的浪費。

陳金海因為做環保而感受到心靈環保的重要,他說:「環境改變心境會跟著改變,我發現環保做久了,臉相會改變,這就是相由心生。如果環保做了段時間仍然愁眉苦臉,那一定是心中的垃圾還沒清理乾淨!」

環保是一個方便的接引法門,只要用心去感受去了解,就能深入其中的妙處,對機了就是妙法。
陳金海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和大家分享。

鄰居有兩位從小一起長大的同學,兩人各自繼承了家業,一位賣麵一位做棺材。

做棺材的在麵攤吃過麵就躺在自己做的棺木中午睡,賣麵的總是笑他:「沒人買自己用..」做棺材的卻也不生氣起身說到:「總有一天等到你..」

陳金海說:「當心中的怨懟懂得放下時,必定容光煥發,面對生死一樣輕安自在。」

慈濟是個好團體,加入這團體用心學習付出一定家庭和樂,陳金海說:「希望早一天等到大家的加入。」


陳金海又說了一個故事。

當年在醫院照顧生病的父親,臨床病友送了一本慈濟月刊,細心閱讀之後深深為其中的故事感動,身上帶著五萬元來到靜思精舍參訪。

發現真實比月刊的報導做的更好,當下發願要捐款四萬五千元,但是心中又猶豫了一下,結果只捐出四萬元。

怎知在回程的高速公路上,超速被罰了三千元。回到家中太太也說,開車出門也被罰了兩千元。

總計省下的五千元,不多不少都被罰了,當初發願若真實付出將能多做善事,如今省了下來卻成罰款,這正說明了發了願就該做到。


陳金海帶來蘆州地區「慈濟四十周年佈展」志工們用心佈置的紀錄影片與大家分享。

一切材料來自回收的資源,一切的設計來自志工的用心。白天上班的志工則利用晚間投入參與,人無分老少男女,在大家用心的當下,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一座老舊的倉庫變成綠蔭扶蔬,同時展現慈濟人文精神的展覽會場,開展當日吸引了五十部以上遊覽車的會眾蒞臨參訪指導。

陳金海強調,只要發願真心付出,都能有所得,也能從做中得智慧。


活動結束前陳金海又說了一個故事和大分享。

同樣有積蓄的兩家父母,不同的做法有著不的同的結果,這正是智慧高低的不同。

這一家的父母將錢財均分給三個兒子,父母則按月由兒子輪伙奉養。一個月的時間很容易就過了。

兄弟們總是不情願的接送父母,嘴裡又不時嘮叨著生活費用的開銷支出,又怨時間過得太快,完全忘卻了自己的所有完全來自父母。

另一家親近慈濟法門的父母做法就不同了,同樣的錢財只將少部份分給子女,同樣由兄弟們輪伙奉養。

身邊尚有餘款,不時對慈濟做公益的捐輸,不需再向孩子們伸手要錢。

今天到不論到那個兒子的家,卻又強調孫子的教育更拿出金錢支援。做善事不必跟孩子伸手要錢,卻又支援孫子的教育支出,如此這般換得孩子們的爭相奉養。

雖說錢財是身外之物,但若有智慧的善巧運用,結果是不一樣。果真法不在深對機則妙。

活動在陳金海講述精彩故事中結束,慈濟故事多只盼您來加入,一同營造人間菩薩道上的真善美。


事件/地點/屏東分會七月份心靈饗宴.屏東分會新講堂
時間/95.07.07
文/圖/Tellme
圖片說明:陳金海與師姊們分享大愛之友中刊載之心靈對話內容。
圖片說明:陳金海在會眾請購之靜思文物出版品簽名鼓勵與祝福。

台長: Tellme
人氣(1,0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生活記行 |
此分類下一篇:打開另一扇向陽的門窗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