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16 14:10:21| 人氣1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引文>(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引文<<阿斗自白>>
新浪三国
2004-8-12 17:33:00 文/非一狼





13,
  建兴十二年秋,相父病死于五丈原。
  我开始为蜀国和自己的前途担忧,不过很快我又开始了傻笑:诸葛亮培养了一个更为倔强的人,他不但深得诸葛亮的真传,而且比诸葛亮还要嗜战。
  这家伙名叫姜维,他到死居然都没有弄明白:他的师父诸葛亮都搞不定的魏国,自己怎么能搞定呢?
  他比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还要执著,自恃手中有八阵图,他居然九伐中原。
  而我,又开始傻笑着和姜维比长寿之道了。

14,
  长年的征战掏空了蜀国的精血,羸弱不堪的蜀国终被魏国大将钟会邓艾所灭。
  邓艾已经兵临成都城下。
  在最后一次朝堂上,有人劝我投吴,有人劝我降魏,还有人力主战死,与社稷一起灰飞烟灭,以报先帝。
  我说,如果先帝面临今日之境,是决不会选择令满城喋血之举的。还是投降吧!
  我的第五个儿子北地王刘堪却目眦尽裂地吼道:自古安有降天子哉?!这真是奇耻大辱!
  我看了看我的朝堂,我坐了四十二年的朝堂,够本了,绝对够本了。
  我说:你个小兔崽子哪里知道天时?我已经决定投降了。我受辱又不是你受辱,牺牲我一个,幸福蜀国人!
  结果北地王刘堪跑回家,杀了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儿子,又跑到昭烈庙中撞柱自杀。
  人们说,蜀国全都葬送在阿斗的手中。
  我没有丝毫的辩驳之词,因为毋庸置疑,我确实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君王。
  我没有辩驳并不表明我就完全认同这个观点。你知道,在我们这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我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摆设,我不能也没有几次干预过首相诸葛亮的文治武略。如果父亲能够象我那样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话,也不会有那一次致命的猇亭之败;同父亲当朝相比,我做皇帝的时候诸葛亮更能够不受节制地任意发挥。把蜀国的灭亡之责完全地追究到我的身上,确实是有失公允。
  好在我不是追求完美的赵子龙,那么在意自己的名声。
  呵呵,走自己的大隐之路,让别人去说吧!



15,
  一彪人马护送着我去洛阳。
  我又开始傻笑了:因为一路上我的待遇规格还是很高的。
  我没有被安排去拜见皇帝曹奂,而是去拜见了魏国的首相司马昭。我乐了:原来魏国也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啊!
  司马昭封我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赐绢万匹,童婢百人。
  第二天司马昭请我去府上看歌舞表演,他故意点了一段川剧。我的随从们马上黯然神伤,唯独我依旧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司马昭问我:颇思蜀否?
  我心想,操你妈,这还用问么,能不思蜀嘛!川妹子的姿色比河南妹子的姿色当然好多了!
  但我知道这个心理活动是不能被当作正确答案说出来的。司马昭封我为“安乐公”,里面自有深意,那是一种警告:你应该老老实实地“安于此间之乐”。
  于是,我傻笑着说:此间乐,不思蜀。

  我上厕所的时候,卻正对我说,您怎么可以回答说乐不思蜀呢?您应该一边哭一边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这样回答说不定司马昭就会放您回成都啊!
  可惜我现在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了,不然一定杀了这个狗头谋士。这样回答成都是回不了的,倒是可以去逛逛鬼城酆都!
  回到筵席之上,司马昭再一次不放心地问我:颇思蜀否?
  性命俄顷之际,我的大隐之道再一次赋予我超人的灵机,我回答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
  司马昭说,这话怎么象是卻正说的呢?
  我心中暗喜,装作吃惊的样子说:咦,你怎么知道呢?
  司马昭哈哈大笑。
  我也放心地笑了,我之所以笑的放心,是因为我知道无论我怎么笑,别人看上去都会以为是傻笑,我还知道从此以后司马昭对我再也不会心怀疑虑。






16,
  我现在还在笑。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聪明人,他们在我面前用了很多心思,其结果统统不过象是我儿时同那些人玩腻了的验证游戏——他们拿出一两碎银和一个铜子儿,我选出铜子儿,他们笑了,我也笑了。
  后来魏国的皇帝曹奂被废,司马昭自立为帝,国号晋。
  再后来,东吴也被晋国灭亡了。
  三国终于变成了历史。
  而我呢,我得到善终。
  哈哈!

         非一狼  2004,07,28


作者补遗:
  1,本文牵强附会之处甚多,难登大雅之堂,聊博一笑耳。
  2,把阿斗读作刘禅(CHAN)的人不算少,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倒是读对了刘禅(SHAN)。
  3,长坂坡刘备把阿斗扔在地上,有浓烈的做秀感;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彻底地笼络住赵云——要知道刘备只有阿斗这一个儿子。白帝城刘备对诸葛亮的托孤之词,虽然言不由衷,但确实是极其高明的手段。如果再加上与曹操的那段经典的“煮酒论英雄”,刘备实际上是一个城府极深的政治家。
  4,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中,即便有“军机不可泄漏”为托词,他一再闭门不出的做法也是很过分的。如果军机连心急火燎的皇帝都不能与之解释,多少有些滑稽。并且新君刚刚登基,诸葛亮此举也不怕众人猜疑;如果阿斗是个有手腕且没器量的君王,诸葛亮很可能会因此送命。
  5,六出祁山显然是老罗为了刻画诸葛亮忠心耿耿且智谋超凡而狂泼笔墨的。从战略上讲,蜀国的综合国力没办法同中原的魏国相抗衡,更不用说走出蜀道采用攻势。中原相对成熟的农耕文明是三国归晋的一个重要原因。
  6,阿斗乐不思蜀的故事被人当作笑话来听,如果抛开阿斗的智商不谈,他的乐不思蜀同刘备当年在曹操手下韬光养晦的做法,从结果上讲其实是没太大分别的。
  7,本故事纯属胡诌。




文章引自---
http://www.it.com.cn/f/games/048/12/15842.htm

台長: T.C~sho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