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11 15:21:55| 人氣1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意火光照亮台灣玻璃遠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沒有行銷、沒有品牌,就沒有賺錢,是玻璃產業的今日困境,與未來的努力方向,不管是自創品牌,或併購國外品牌,都值得嘗試…

【陳珮馨】
玻璃加工是辛苦行業,技術複雜度不高,利潤空間也不大,全球激烈競爭之下,台灣玻璃產業能否擺脫代工宿命,轉身追求高附加價值,開創產業的下一個春天,值得深思。

中國大陸仗著低廉人力,飛快搶食全球玻璃市場,近年來更是積極邁向行銷、品牌之路, 對於台灣產業而言,的確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威脅,身為台灣區玻璃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台灣玻璃工業公司常務董事林伯實走訪全球各地,格外有感觸。

近來大陸重點城市搶蓋現代建築,北京奧運會場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體育場「鳥巢」、上海炫麗的玻璃帷幕大廈,看在林伯實眼中,都是大陸玻璃產業蓬勃發展、揉合設計和創新材料,逐步邁向品牌時代的耀眼成績。

局限代工微利 產業局勢險峻

中國大陸卯足勁,大步伐往世界市場邁進。眼看大陸玻璃產業發展迅速,相較之下,台灣玻璃產業仍在賺取代工微利,渾然不覺得威脅在後,產業局勢愈形險峻。

「我們的下一步路在哪?」林伯實一再反思。他認為台灣市場很小,玻璃產業是生命共同體,根本不適合打價格戰,必須順著全球趨勢,結合文化創意,推動行銷和品牌,才能開創新局。

玻璃千變萬化、輕巧柔軟的特質,就是最好的機會點,可以輕易地和不同素材結合,開發嶄新的商機。

林伯實以建築業為例,傳統的建築工法,都是採取濕式工法,整面牆壁由水泥、磚塊堆砌起來,外型笨重,也不透光線,現在轉型為乾式工法,捨棄水泥改用鋼架,大理石都可以掛上牆壁,玻璃的應用方式也變多了。

大到建築材料,小到碗盤碟子,都可以看見玻璃身影,一塊玻璃背後代表的,不只是工人辛勤穿梭的背影,更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透露一場真實的品味革命。

灌溉文化土壤 讓創意茁壯

只是,文化和創意不會憑空發生,必須落實在生活的土壤,才有機會繁茂枝葉、結實纍纍。2005年9月林伯實大手筆投資,支持夫人徐莉玲創辦學學文創志業公司,震驚藝文界和產業界,就是看見文化創意透露的一線曙光。

「台灣人應該花一些錢在設計」,一句話輕描淡寫,背後投入的是大把鈔票,林伯實承認創業就是燒錢,但是他一點也不後悔,相信「時間」會說明一切,更重要的是,他相信這是台灣不可規避的方向。

身為學學文創投資者,林伯實重當學生,「修」了兩年多的文化創意學分,直呼自己「學得最多」。

去年底學學文創邀請南韓知名設計師John Kim、奪獎無數的日本知名設計師國本桂史訪台,展開一場場跨文化的精采對談。

觀察日本、南韓設計師的一言一行,林伯實驚嘆連連,表示豐富厚實的文化源頭,絕對不是一個人能撐起來的,只有回到文化土壤、重新從生活教育著手,才有機會長出自己的作品。

「一看就知道,這是蘇聯的紅色、韓國的藍色、義大利的黃色和綠色」,林伯實舉例,光是顏色變化,就能透露背後的文化脈絡,他相信我們也有實力,找到自己的顏色。

有一次,林伯實和徐莉玲驅車南下,造訪屏東的原住民藝術家,發現每一件藝術作品的靈感,都擷取自大自然,正是原住民從小在藍天白雲、翠綠山川裡奔跑打滾,累積的生活體驗。

邁向行銷和品牌 還要走長路

「海洋的藍色、太陽的紅色,色彩純到不行!」人在台北南京東路的台玻大樓,林伯實的眼神,飛到南台灣的角落,他相信台灣很有潛力,只是要邁向行銷和品牌,還有一大段辛苦路要走。

文化不等於硬體建設,還需要豐富的軟體內涵;文化也不能光有設計師,還要能搭起設計和市場的橋樑,因為有市場才有行銷;但不管如何,人才培養是勝敗關鍵。

學學文創就是看見這個人才缺口,希望扮演人才培育的角色,提供與傳統大學教育不同的平台,邀請世界各國的設計師、文化工作者或商業人士齊聚一堂,台灣各領域的專家也可以透過跨文化交流,激盪出創意的火光。

一輩子在玻璃產業打天下,林伯實看見製造業的困境,這兩年投資學學文創,展開一場文化創意之旅,內心惦記不忘的,仍然是台灣玻璃產業的未來,他決心要拋開上一代的包袱,尋找明日的玻璃遠景。

製造經驗 是珍貴的文化資產

因此,林伯實邀請玻璃工業同業公會理監事,到學學文創分享徐莉玲的文化創意想法,讓這一群辛苦的台灣玻璃產業開拓者,也有機會換個心境,從生活的角度、感受文化的震撼。

「沒有行銷、沒有品牌,就沒有賺錢」,林伯實一字一句,道出玻璃產業的今日困境,也指出未來的努力方向,不管是自創品牌,或是併購國外品牌,都值得嘗試,關鍵在於要有勇氣,放下現有的代工利潤,迎向未知的挑戰。

台灣幾十年來累積的製造經驗,也是珍貴的文化資產。林伯實腦海中,藏著一個沒有時間表的夢想,希望有朝一日,結合台玻豐厚的產業史料,成立屬於台灣的玻璃博物館,談的將不只是「玻璃」,更是玻璃背後的生活軌跡。

中國大陸橫掃全球、南韓成長飛快,全世界密切注視亞洲動向,也對亞洲文化大感興趣,「亞洲時代來臨了!」林伯實很心急,期待台灣產業不缺席,可以順勢而為,抓住這一波趨勢,打造嶄新的文化面貌。


【2008-01-11/經濟日報/A14版/企管副刊】

台長: TaiwanBright
人氣(1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運用創意,提升品牌價值
此分類上一篇:台印代工模式比一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