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23 23:38:04| 人氣2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4.18 第三次讀書會: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所  

第三次「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2013418日(四)中午1200  地點:文薈樓J401

導讀兼紀錄者:黃敏晴  與會人員:如簽到單

主題: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兼及反思古代《楚辭》研究方法

作者:廖棟梁

出處:《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27期,頁1-26

 

導讀內容:

      〈離騷〉是楚國詩人屈原收錄於《楚辭》中的作品,其內容訴說屈原的政治理想。 〈離騷〉「求女」喻義詮釋的紛紜,便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典型例證。屈原作品中常常提到的美人、美、佳人、女及下女等辭語,大多指美女的意思。這篇即以「求女」喻義的解釋為例,考察其歧異的現象,兼及反思古代《楚辭》研究方法。文章分為二部分,第一部份歸納臚述清代以前影響較大的八種說法;第二部分指出這些說法皆是攀緣「比興寄託」而開展的,是一種結合「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世」的「比興批評」。

    〈離騷〉是一篇莊嚴政治的抒情詩,屈原在這一篇之中使用了男女關係的象喻方式作為描繪的方向。為什麼男女愛慕、兩美求合的情調和觀念會貫穿這首政治抒情詩呢?這個論點是千百年以來每一個研究者都試圖回答的問題。本篇論文作者綜合了八種說法:一、以求女喻求賢臣說;二、以求女喻求賢君說;三、以求女喻求楚君臣說;四、以求女喻求理想政治說;五、以求女喻求賢后妃說;六、以求女喻求秦楚婚姻相親說;七、以求女喻求通君側之人說;八、不主故常,隨文生訓說。以上這幾種說法,以「以求女喻求賢臣說」及「求女喻求賢君說」兩種解釋最為世人所接受、採納。千古以來離騷因為歧異與華麗的文藻,讓學者與讀者產生不同的想像和解讀,屈原也因為其忠貞不二的精神受人推崇尊敬,讀者和學者們在文本與作者之間做了相互對照的詮釋,成就了楚辭上的歧異美感。所謂求賢臣的目的不外乎是輔佐君王,成就楚國的偉業;求賢君的目的是希望君主可以適材適用,認清忠奸,以便在政壇上發揮所長。「求女」這部分因為讀者及學者多從傳統的儒家思想去作出發考量,大多將屈原的求女比喻做為國家盡心盡力的體現。

        屈原的〈離騷〉表現的是一種追求自己理想,在其上下求索之中勉勵自己堅持己見。其文章的特色與歧異與華麗的文筆手法讓後人深深著迷,而形成各家論述。「求女」這個詞彙在各家中有不同的解釋及解讀,其意境也各有所不同;這些說法可能與他們存在的情境有關而有所解讀,正好符合「比興寄託」而來。

 

問題反省與討論:

一、這篇學刊沒有標題、前言、結語及參考書目。

二、註腳不完善、引文太長。


台長: 臺南大學國語文碩士班103級
人氣(2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讀書會紀錄 |
此分類下一篇:2013.5.2 第四次讀書會會議紀錄--徐渭書法風格論
此分類上一篇:2013.4.11 第二次讀書會:明代書壇浪漫派與古典派的兩大先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