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08 07:20:02| 人氣4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浸水營越嶺古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南方,神秘的高山,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
西元1563年林道乾虐殺「打狗社」的馬卡道族,逼迫他們大舉遷社,避難至下淡水溪「阿猴林」…….(註1)
清康熙年間,漢人如潮水般湧來侵占阿猴街,馬卡道族如同遷逃的鹿群再度遷往現今的屏東縣長治鄉番仔寮……
西元1829年,清道光9年,平埔族開始利用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越過大武山脈下浸水營越嶺古道,集團移民到後山的卑南、大庄一帶…….
300年來,打狗社的馬卡道族人,便在不斷失去家園,遷徙流連的宿命之中度過,終竟淹沒消失於漢人強勢的族羣之下。(註2)

曙光微弱,二輛中巴沿福高往屏東九如開去,冬天的清晨,車輛不多,車上乘客24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除了24名乘客,還外加24輛登山車,騎士們將追隨馬卡道族人的足跡,橫越浸水營古道。

枋寮-古道啟點,沒有壯麗的山川美景,只有悠悠歲月歷史痕跡,沒有多作停留,中巴快速駛離這滄桑純樸小鎮,越過沿山公路,往玉泉、歸崇村而去。辦好了入山證,似乎聽到馬卡道族人吶喊聲,古道已向我們揮手,等待旅人的蒞臨。

中巴沿著彎曲大漢山林道緩慢行駛,6K處檢查哨遞交入山證,遇到員警與稍早在歸崇派出所辦理入山證是同一人,省略了官式樣板文化,多了一份親和力,續往23.5處前行,冬陽不時展露笑顏,今天應該是一個騎車好天氣。繼續沿著林道往上推進,景色愈佳,中巴停靠在20K處,騎士們熟稔的組裝單車後,往23.5K古道入口集結行進,夾道有一片台灣楓香迎賓,不時見楓葉繽紛,灑落路徑,美極了,林道的落葉沒有蕭瑟景象,反而有著飄逸美感。
來到古道23.5K,幾輛轎車停放路旁,看來今天也是登山健行的好日子,在登山客祝福,會長一聲令下,騎士們魚貫出發,我們已做好萬全準備,投入它的懷抱,領略古道散發歷史情懷與神秘風采。不久,古道與一條小徑交叉,小徑即是通往穗花杉自然保留區之處。直行,又進入森林裡,平緩下坡,路徑濕潤交雜藤蔓樹根,坡度起伏不大,彎彎繞繞,雖無礙行走,然乘騎單車難以駕馭,約10分鐘光景,來到海拔1,437公尺洲廳界,林務局在此豎立告示牌,「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從台東廳啟行巡視古道時,高雄州知事及各級官員都在此迎接。此地終年雲霧深鎖,年雨量高達5,200mm,因地勢平緩易積水,是浸水營得名之由來。」於此,略休息,續往東行,來到姑子崙山登山口,這裡是鞍部分叉路口下方,左上循稜通往海拔1,631公尺姑子崙山,我們取右沿浸水營古道駐在所遺址前進,古道兩旁,遍植台灣杉,接下來道路岩石裸露鬆動,溼滑、泥濘難行,我索性下馬信步推著單車緩行,惟仍有同行車友發生摔車意外,幸無大礙。又走幾分鐘,浸水營盤遺址解說牌矗立路旁,遺址在路轉彎處之右上方,我沿著石階而上,有一開闊平台廣場,殘存的圍牆駁坎仍佇立四周,牆面佈滿青苔,藤蔓樹根已侵毀石牆,周遭環生著荒堙蔓草,這裡就是我心嚮往的「浸水營駐在所」遺址了。林務局解說牌示上記載著「清光緒8年(1882)屯營,屯兵30人,原稱大樹林營,光緒20年(1894)改稱浸水營。明治3年(1901)浸水營事件,日警、眷屬被殺,駐在所燒毀,昭和11年(1936)撤廢,還有石砌駁坎、圍牆等」。
雖然時間僅為12時左右,遺址仍煙霧迷漫,我在此稍休息,欣賞清霧漫嵐的森林,散發著幽靜的景緻,感受濃郁人文歷史痕跡。隊員到齊後,循抖降橫木階梯繼續前行,續行沒多久,遇到幾位結伴一早由23.5K出發折返而回的山友,相互打招呼與詢問後面的路況後揮別,古道幽靜,除偶爾傳來不知名的鳥叫聲外,空無人跡,直到茶茶牙頓溪才碰到施工的工人。從浸水營駐在所遺址到古里巴保諾駐在所遺址,古道大致平緩下降,除一小段坍方,其餘大致上是可乘騎單車,尤其是穿梭在古道雜林裏,一路行來相當愜意。乘騎約50鐘,來到海拔853M古里巴保諾駐在所遺址,位於道路左側倒坍樹旁,在道路右側較開闊的轉彎處,有圓木坐椅7、8個,可供旅人休憩,我們在此大休息,單車暫放兩旁,每個人各自從背包取出午餐進食,麵包居多,大口喝著礦泉水,三、五好友策馬馳騁山林,談笑風生,享受自然美景,忘卻塵囂俗事,人生夫復何求?
在古里巴保諾駐在所遺址停留約30來分,跨上愛駒,往出水坡前進,仍一路下滑,偶有倒木橫亙路中,需謙躬而過,此段古道寬約3-4尺,林蔭遮蔽,枯葉落滿徑,單車輾過發出嘶嘶聲,別有一番滋味,幾分鐘後來到出水坡,出水坡位在大漢山東南東稜,出水坡山西約2公里的稜線上寬平處,包含一個標高715公尺的小山頭。林務局同樣於路旁豎立解說牌,寫著「光緒8年(1882)設出水坡營,屯兵30人,分3隊,大正8年(1919)新設出水坡駐在所於清營盤址上,大正15年(1926)遷移至原址西方約400公尺,昭和20年(1945)撤除。遺址分2個大區塊,有水泥屋基2棟,升旗台等」。出水坡清營盤遺址處樹蔓雜生,附近幾棵樹梢懸掛木板招牌,引起我的注意,趨前觀看,原來是「祥馬」提醒旅人,出水坡南下150M至300M間有虎頭蜂出沒,請勿喧嘩,儘速通過等警語,特別轉達隊友乘騎小心。
沿著山徑續東行,沿途不時出現殘垣石基,無數屋基遺址隱藏樹叢蔓草中,從23.5K前進至此,此處可說是古道遺跡出現頻率最高地方,這裡的景象更為荒堙原始,路徑地勢漸高,一巒接一巒,彼起彼落,並不好走,時而下馬推車前進,大抵皆步行於原始樸質自然泥土徑,幽靜優美,觸目所視,滿眼翠綠,行走其間,舒適宜人。不多久來到木炭窯遺址,附近林相已看不見相思樹,林相已更新,林務局已新植台灣杉,樹齡廿、卅年不等,杉木筆直、蒼翠。隨著時光流逝燒炭已被時代淘汰而消失,廢棄堙沒於山林,路左側有一林務局豎立的標誌,記載著「木炭窯位在出水坡山東稜北側,古道下方約10公尺處,約民國50年代(1960)建造,目前已難見此種古老建築物,反映老一輩的生活方式,能發思古之幽情,圓形炭窯直徑約4.8公尺,壁高2.1公尺,壁厚0.8公尺,留有窯門,為懷舊一景」。
在木炭窯休息片刻,一路上不見蹤跡周仔、會長隨後也趕到,大家結伴前進,接續路況不佳,古道急速陡降,已無法乘騎單車,下馬推著單車踩著乾溼交錯的路徑行走,泥地上偶見獸蹄印及阿諾事後研判的穿山甲洞穴,古道介於200公尺~1,450公尺之間,其環境適合各類動、植物棲息,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早期應該是排灣族的狩獵小徑。繼續往前走,已可聽到姑子崙溪淙淙溪水聲,沿途可見零星拓墾遺跡,不久,過一新建乾溪木橋,路徑又急速陡降,已來到新姑子崙駐在所遺址了,遺址在出水坡山東方約3公里的稜尾北側,海拔345公尺,大正12年(1923)遷建於稜線上現址,同時將姑子崙舊社居民遷移至駐在所下方,稱為新姑子崙社。駐在所的水泥屋基、石階、駁坎還很清晰,但部落的木造茅頂屋舍遺跡難尋,左方約50公尺處為教育所。
再經過一木造便橋,乘騎數分鐘,林務局於路徑設置鐵柵門路障,防止機動車輛進入,終於來到了海拔150公尺,茶茶牙頓溪與姑子崙溪匯流上游平台,清光緒10年(1884)溪底營盤遺址了,現稱苗圃,種植白楊樹和尤加利樹,筆直高大的樹,樹皮呈灰白色,就夾道在道路兩旁,路兩側各有水泥破房子,緊靠路邊還有一水泥儲水池,林務局設置解說牌於此,「清光緒10年(1884)設溪底營盤,屯兵30人,大正5年(1916)日人設姑子崙駐在所於此地,12年(1923)遷至稜線上方,民國57年(1968)林務局設苗圃和林相變更招待所。長達120公尺的浮築道路為清代所建」。
古道已漸尾聲,道路平坦,乘騎速度加快,一會兒就到茶茶牙頓溪畔,聽到悅耳的溪流聲,「姑子崙吊橋遺址就架設於茶茶牙頓溪上,它是浸水營越嶺古道重要通道,最早架設於大正6年(1917),當時姑子崙警官駐在所設於清代溪底營盤址上,故稱姑子崙鐵線橋。大正7、8年(1918、1919),兩度被颱風吹襲損壞。現在吊橋遺址,是大正15年(1926)以1250日圓重建,時隔70餘年,僅剩橋敦而已」,林務局解說牌這樣寫著,橋敦上刻著:「大正十五年三月竣功」。茶茶牙頓溪渡溪處正興建吊橋忙於工事,繞過雜林抵達溪旁,溪水潺潺,水質清澈,時序已過冬至,天氣陰冷,無福享受沁涼溪水,將單車滑進溪中,沖刷泥污,洗滌疲憊的身軀,歷史的區折與隱含族群血淚恩怨,彷彿也隨茶茶牙頓溪流水東逝不復返。
約3點來到加羅板,接駁中巴已等候多時,今天這趟浸水營單車越嶺古道之行,天氣適宜,沿途林務局亦有解說牌,詳細介紹古道200年來振衰起蔽,揭開傳聞中的美麗密境,重見天日的先民遺址。回程的路上會長頻頻回眸,對古道的眷戀表露無遺,「歲月雖無情,古道卻有情,生於斯,長於斯,孕育我們成長的這塊土地,台灣最美」,龔會長道出旅人的山中情懷,也為今天浸水營越嶺古道劃下美麗句點。
南方,神秘的高山,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

旅行日誌:2006/1/1

註1:西元1720年刊行的(鳳山縣志)中記載:「明都督俞大猷,討海寇林道乾,道乾戰敗,艤舟打鼓山下,恐復來攻,掠山下土番殺之,取其血,和灰以固舟,遁占城,餘番走阿猴林,今之比屋而居者是其遺種也。」
註2:上段文字資料參考1995年5月玉山社出版,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乙書,作者王家祥。

台長: 綠駝
人氣(4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未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內外英山林道初探
此分類上一篇:橋頭糖廠、許氏宗祠單車行(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