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11 10:47:52| 人氣110| 回應0

第四象限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四象限 / 天地無限 / 皇冠叢書

○作者
天地無限,本名鄭惠文,ㄧ九七五年,台灣花蓮人。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系畢業。一九九九年自馬祖莒光島退伍後,進入PC home雜誌擔任技術編輯一職迄今。
覺得最棒的推理小說是《狄公案》,因為首次發現「推理活動」的崇高性。原來神探的存在,也能夠減輕全天下百姓的苦難。
高一時已〈末日審判記〉獲得全國學生文學獎第二名後,覺得說故事有可能是自己的長處,於是便開始向外投稿,釋放想像力,並賺取零用錢。曾在推理雜誌、聯合文學等刊物發表過〈風暴本紀〉、〈政治地帶〉、〈流沙理論〉等中、短篇小說。此後決定專心往推理領域努力耕耘。一九九八年以長篇推理小說《血讎的榮光》入圍皇冠大眾小說獎。
覺得寫作是最殺時間、最耗心神,也是最孤僻的「個人娛樂」,不過幸好比起微積分要有趣多了。常常回過頭去看自己的作品時,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並找出許多應改進的地方,希望這是意味著自己一直保持在進步的狀態。最期待的事,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像村上春樹那樣,再家鄉開一間小PUB,傾聽客人們的小故事,然後寫著自己喜歡的東西。


初次翻閱這本書時,完全是因為書名而引起好奇,我找書習慣先看封面的內容,再決定是否要翻閱。內容第一行:「二十年前,ㄧ名老人在手掌被齊腕切斷、肚皮上刻著數字『2』的血痕.....」完全吸引了我,當下便從學校的圖書館借閱。

這本書和我以往所閱讀的推理小說寫作方式不同。作者其實在ㄧ開始就點明凶手小學時曾遭老師鄙視及同學恥笑度過求學時光,接著作者將小說呈現雙導向,以主角和已退休員警的對話及員警裘應真和許浪之調查的案件,將二十年前的連續凶殺案和現在的連續凶殺案作重疊,讓兩樁看似無關的凶殺案最終導向同ㄧ個出口。這種寫作手法相當高竿,作者下筆前若非思慮良久,那麼代表他很有編故事的天賦。

在閱讀的同時,我ㄧ直有個靈感,將它拍成ㄧ部電影會是個很好的題材,當然的,將它拍成電影故事還稍嫌短,導演可加入一些編劇,增添內容。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書名雖取為《第四象限》,但是在結構上,兇手佈置的結構上跟數學座標、向限毫無關聯,這讓我有些失望。惟一有關聯的是來自於員警裘應真的談話:


「我們那年頭,很多教師都是老竽仔轉任的,敎我們三年數學的那個老兵,原來是在大陸那裏教三字經的,鮮吧!教到象限那ㄧ課......他竟然給引用作人性剖析來了。」

裘老學起老師的腔調.....說:「同學們,你們看呀,如果拿好人代表『正』的符號,壞人代表『負』的符號,那麼這個世界就像是第四象限ㄧ樣,裏頭有正有負,就好像現實中有好人、有壞人,不是嗎?不過這個區域是正號始終在前面,也就是意味著邪不勝正,好人終究都能夠壓過壞人.....」

也許這是作者對社會的看法,書名取材於此。

閱讀時,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會在書裏某個凶殺案中感覺眼熟,彷彿那曾發生在己身週遭,讓讀者有一探究竟到底的興趣。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在交代湯管家這一角色顯得撲朔迷離,似乎是因應劇情而生;因應劇情而死。從二十年前的凶殺案到目前,凶手有兩人,原本一開始鎖定在「黃華興」這個角色,然而中途出現湯管家將凶手殺害,而引導出主要的凶手,在這一部份,確實高竿。但作者對於湯管家ㄧ事則完全帶過,不免讓我有種因應劇情需要而存在的感覺。

除了這一部份,小說結構環環相扣,讓人有閱讀完第一頁,還會想再看下一頁的衝動,不致於枯燥乏味。我的結論是,好的作品都值得被推薦。

台長: Garfield
人氣(11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