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6 11:33:45|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牛奶是給牛喝的(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4.人類應當儘早放棄乳類製品之理由
商業性現代化便利又方便的牛奶及乳類製品,對我們人體有極大危害, 除了前面敘述的理由外,有更多的研究顯示我們應當儘早丟棄牛奶、 乳酪、奶油等乳類製品,今列 舉四點理由說明之。

(1)巴斯德消毒法的害處。

(2)毒性物質殘存的考量。

(3)均質化乳製品的傷害。

(4)合成維生素D的添加。


(1)巴斯德加熱消毒法的害處
細菌學家巴斯德創立消毒殺菌的方法,使得一向牛奶或羊奶由生奶變成熟奶,雖然 有利於保存及減少傷寒菌感染等,但是加熱後的牛奶或乳酪等、改變酵素性質,酵素及 蛋白質、脂肪的結構成分,加熱後會形成不穩定物質,且牛奶加熱至一七0F(約攝氏 六十二C) 會破壞牛奶中活性酵素系統,諸如Cystine, Tryptophan,Lactase等。其他維生素,礦物質,也大多數摧毀殆。又加熱後蛋白質會凝固(凝乳) 形成堅硬的酪蛋 白,且有益腸道的乳酸菌也遭到破,最後牛奶變成非常困難消化,易致過敏,對人類有害無益的東西。用巴斯德消毒法,消毒牛奶是衛生單位為了強調安全、清潔的產品所設計。


但是並不能提供人們有助益健康的產品,更何況巴斯德消毒法並不能完全排除毛髮,灰,花粉,黴菌,昆蟲,肥料等環境的污染。總之,巴斯德消毒法僅僅提供劣質,即使原本唯一仰賴吸食牛奶的動物-小牛,假設餵食消毒過的牛奶後,在其成熟成壯牛前就會死亡,人類應當覺察這些事實,任何人只要即時覺悟而拒絕再喝牛奶製品,都不算是太遲。

雖然經過發酵的乳製品,如乳酪、酸乳酪、酸乳等,通常較比牛奶對於人類消化道,前者較為優勝,但是事實上對人類真正理想飲食而言,仍舊差距甚遠,因為他們都算是偏酸性食物,理應避免。假使真的要攝取,則可使用少量生的,無添加鹽分的乳製品。


(2)毒性物質殘存的考量
現代畜牧業與過去完全不同,限宥於空間,管理,經濟效益,已不採野外自由放牧而是限地集中管理。為了避免密集式畜而造成傳染病意外,故於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及殺蟲,為了促進肉質肥美,乳汁增產,故自主的添加生長促進劑及賀爾蒙,如此無法確知的化學品,添加劑亦會流入牛奶中,殘存的毒性物質,隨著人類攝食又進入人體。

畜養方式的改變,飼料取代牧章,牛群的生態環境及生理現象也會改變。在有一次參觀牧場的經驗中,發現牛眷裡牛隻所排出的糞便稀鬆,不成型,猶如腹 瀉般,缺乏小時候在鄉間所見所聞,那陣陣泛著草香,晒乾後可以整團撿回家當燃。纖維質的減少,牛奶中脂肪成分的改變,脂肪含量增加(因為牛群飽食終日,缺乏活 ),尤其飽和性脂肪比例偏,相對地未飽和脂肪反而大量減少,例如EPA (EicosapentaenoicAcid)。換言之,破壞性脂肪遠比建設性脂肪為多,造成心臟血管疾病及生殖系統癌病變的增 加。


(3)均質化乳製品的傷害
所謂牛奶均質化(Homogenization) 是打斷牛奶中的脂肪球,破壞後令其解散的一 種製作法。雖然在乳製工業中,此乃一種新的製作過程,但是質化乳會破壞人類的動脈 管壁,對於發展均質化乳,實為致命一擊。

Kurt Oster醫師研究最為精闢,他發現有一種酵素 (Xanthin OxiDase)簡稱XO,可存於牛奶脂肪中,正常飲用非均質化乳時,XO只會存於腸道間,不會被回吸收入血液循環中。但是牛奶若經過均質化之後,這個均質化過程會減少乳化脂肪,造成XO大量釋放出來,進而造成血液再回收。

因此攝取均質化牛奶,吾輩血中XO濃度平均很高。相反地,飲用非均質化牛奶或不喝牛奶者A其XO濃度均低。XO被視為血管壁瘢痕化的原因,血管壁失去原有的平滑性,會誘發脂肪物質沉澱,凝聚血小板或崩解的血球等,進一步造成瘢痕,粥狀化,最後形成血管硬化,管腔狹 窄。Ostcr及哈佛大醫學院Esselbacher共同提出-攝取均質化牛奶是美國人罹患心臟病 的最主要原因。世界上其他國家,如芬蘭,他們的乳製品也是全面採用均質化過程,故心臟病發生率亦極高。又法國極少用均質化製乳,其心臟病比率較美國、芬蘭明顯降低。


(4)合成維生素D的添加
維生素D(irradiated ergosterol),此乃經由放射性處理過的維生素添加劑,多年來一直被使用於添加入大多數商業用乳類製品或其他食品及常見合成性的多種維他命丸中。何以要添加維生素D呢?以前畜牧業以野外放牧方式為主,牛羊們一年到頭在戶外吃草,天然的維生素D及胡蘿蔔素,可以透過陽光照射在體內自然合成。再從擠出的新鮮乳汁中製作成奶油(尤其是日照豐富的夏季,製成的奶油為一種天然的鮮明的黃色成分) 。

這種天然的奶油,無法長久儲存及運輸到遠地,故凡是能運送者,多半所含維 生素D極少量且顏色較淡。隨著野外放牧時間減少,吃野草機會減少,曝曬日光機會縮短,維生素D合成量減低,所製成的奶油,在質及維生素D含量上,皆隨著顏色褪去而減少,最後製乳業者只得添加色色素及放射性D以補其不足。



動物體內的維生素D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成分,他們的活化過程,需要陽光照射在皮膚上,活化催促由D1轉成D2再轉成D3,分別在肝臟,腎臟中進行,最後活性的D3,負擔執行鈣磷代謝,鈣質再吸收,骨質鈣化等等過。具放射性的D2是一合成維生素,與自然形成的維生素在結構上有些不同。

在食物 中並無法攝取完整的且天然的維生素D,因此吾人在臨床上常見關節炎病患,其產生問 題通常都是鈣質的利用有所障礙,顯示添加的合成性維生素D,不論取自牛奶或其他乳類製品,都不是根本解決之法。在一九三○年代,發現懷孕時,攝取維生素D添加之牛奶,其胎盤有鈣化現象,合成維生素D的危險性,逐漸為人所瞭解。

數年前,在英國因為不正常鈣質代謝,導致新生兒致死,發現與放射性維生素D,被過量添加入牛奶中使用(由四百國際單位增加為一千國際單位/每品脫)有直接關聯性,因此放射性維生素D2添加品,在英國已被癈除且禁用。

近年來乳製業者,又以合成性維生素D3,取代放射性D2為添加品,但其事實結果,對人類健康之利害影響尚未知也。後記:後學撰寫此文時,曾為自己不斷打氣加油,雖千萬人吾往矣!明知這冒犯許 多乳製業者,奶粉販售者,醫護營養學者專家及行政衛生單位,仍舊完成了。也算為自己一向主張「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為了遠離慢性病,請儘早斷奶。」寧願採用其他含鈣的植物性天然食物,以取代牛奶及其乳製品,因為他們的弊端遠大過利益。在此總算做了一次較詳盡的說明。重建牛奶攝取觀念。

你知道誰是排毒水果王嗎?每個人都離不開吃,因為吃東西能補充身體的能量,讓你更有精神繼續工作、讀書或是從事活動;可是你可能不知道,當我們每天吃東西,在腸子裏至少會積存5至25磅之多的廢物,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身體就需要一些清除不好的毒素,而用水果來排毒,就成了目前大家熱烈討論的健康議題。 櫻桃就是目前被公 認具有為人體去除毒素及不潔體液的水果,同時對腎臟的排毒具有相當的功效,而且能有通便的功用。

另外是深紫色葡萄,也是具有排毒的效果,而且能幫助腸內黏液組成,清除肝、腸、胃、腎體內的垃圾。如果你不是很喜歡吃櫻桃或葡萄,那蘋果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蘋果內含半乳醣荃酸,對排毒挺有幫助的,其果膠也能避免食物在腸內 腐化。

此外,如草莓,也是一種可以排毒水果,且熱量不高,內含有維他命C,能清潔腸胃道和照顧肝臟,但若你對阿斯匹靈過敏或腸胃功能不好,可能就不宜食用了。當然,每一種水果有不同的排毒功能,像每天吃四到五個蘋果(如果腸胃容易脹氣者,則須有所節制)或喝四杯蘋果汁,預防膽結石;櫻桃就能排解腎臟裏的毒素;葡萄可以清除腸胃的垃圾,所以多吃水果對於身體是有益而無害的。

(本文轉載自rustMed.com健康醫網)

台長: 眼兒媚
人氣(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