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自在開心 雷久南
多年前一位有智慧的老師說了一句話:「癌症是沒有哭出的淚水。」一句話道出醫學界多年的研究心得。壓抑的情緒容易引起癌症,暴發的情緒容易引起心臟病。適當的疏解和表達情感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知識。情感是自然的,如果不能適當的表達,不但造成身體的干擾,也是開心的障礙,甚至於會破壞和睦的人際關係,積壓的傷痛會使人藉由看電視、工作、適度迷於吃、情慾來麻痺自己。長期壓抑會使人情感麻木。
我們情感表達的方式來自幼小的教育,當我們受傷、受委曲、難過或受挫折時,父母親有沒有容許我們疏解情緒?或他們用一些轉移注意力,恐嚇、打罵、羞辱、瞞騙等等方式阻斷我們的哭鬧,因而傷痛深藏在內心。
這些沒有疏解的傷痛積存在身體內作怪。一般男孩子不許哭,女孩子不許發脾氣,因而許多男士的心中積壓了悲傷, 許多 女士心中積壓了憤怒。我們小時候所被教導的情感壓抑方式也會教導下一代。然而這些沒有釋放的情感容易被觸發,可以因一句話或一件事而傷心,或發脾氣。這些累積的傷痛一旦被觸犯時,像洪水犯濫,傷自己,也傷他人。
當孩子表達情感的時候,我們的反應是什麼?如何疏解自己的情感,如何教導孩子疏解感情?Pamleo是位幼兒教育專家,也是托兒所的老師,當孩子哭時,她會提醒自己「哭是康復,不是疼痛。」她的經驗是孩子需在關注下才能疏解情感,特別是哭鬧的孩子,以下舉兩個例子來解說。
有位小女孩在車還沒到托兒所時就大聲哭鬧,因為出門時,她所準備要帶到學校的幾個洋娃娃和衣服放在門口,忘了帶上車,發現時已快到托兒所了。
Pam抱著哭著的孩子詢問她忘了帶什麼,她說:「洋娃娃」,「還有呢!」「娃娃藍色的裙子。」「還有呢!」「紅色的衣服」「還有呢?」孩子邊哭邊敘述,十分鐘在關注下淚水發洩完了,她說:「我要去玩了。」另一位小女孩在前一天父母親告訴她他們要離婚,當時她沒有情感反應,父母親擔心她會在托兒所發洩,因此事先告訴Pam留意一下,當孩子們去玩泥團時,這位小女孩一把抱住所有的泥團,不和其他孩子分享。Pam說:「這個是大家一起用的」一講完孩子就大哭。Pam抱起她問她什麼事傷心。她邊哭邊說她的父母親要離婚,她不要爸爸搬出去,她要爸爸留在家裏。當一個孩子不乖時往往是因為有傷痛,如果打其他孩子,也許因為他之前被打,或內心有傷痛,才會打其他孩子。幫助孩子疏解情緒才是正確的對治方法。
不但孩子需要在關注下才能釋放情感,成人也一樣,傾吐心聲是最有效的方法,聽的人盡量不要表達意見,只要聽。
據說失去親近的人的傷痛,需要在旁人關注下二百小時,才能哭完淚水。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累積的傷痛,一旦旁人與我們談心時,我們常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們我們的體驗,能靜心聆聽的人有最多的朋友,情感的反應是在靜下來時才能感受到。在忙碌中這些都不會被覺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很怕靜下來,會不斷的找熱鬧,忙碌是因為無法面對內心升起的感受。如果不被疏解、潛能、潛力都會被卡住。一旦能開始被釋放,身心輕鬆自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會改善。
眼睛和情感有密切的關係,放鬆眼睛也放鬆情緒,視力不好的人,特別需要釋放積壓的情感。現在介紹放鬆眼睛和疏解情緒的方法。
選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和地方,坐在桌邊,將手掌擦暖。手肘放在桌上,手掌蒙住眼睛手尖遮住前額,全身放鬆,觀想黑色。在完全放鬆時,身體會抖動發熱,或發麻等等。
這些都是情感疏解的反應。要疏解一天的體驗,倒著回憶一天的情景,特別是激動的情景,讓身體自動的反應。有時間時再回憶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和一生,包括胎中九個月。身體蓄存了所有的記憶,需慢慢疏解釋放。記日記、畫畫、運動,也能協助疏解情緒。和平朝聖者提到一位人士每當生氣時就會出去除草,或做大掃除。眼睛轉動,輕拍的方式也可以有幫助。
文章定位:
人氣(239)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