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金融機構對於國外投資的金額,當屬人壽保險公司最多,從2008年底的2.4兆元台幣,大幅增加到今年4月的8.9兆元,6年成長271%。而且已經佔壽險業可運用資金的52.4%,亦即壽險公司的資金已有超過一半投資國外,因此壽險公司的財務狀況高度暴露於匯率風險中。
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相對亞洲貨幣為升值,而台灣的人壽保險公司由於持續擴大國外投資金額,因而匯兌損失風險升高,遭致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示警,將債信展望調整為負向。
更令人擔心的是金管會在2011年允許人壽保險公司提撥外匯準備金的方式,來部分替代匯率避險。何謂外匯準備金?當保險公司在台幣相對外幣貶值時,國外投資因外幣計價產生匯兌利益時,可提撥外匯準備金,當未來匯兌損失時可以沖銷。而且一開始為了厚實外匯準備金,還允許壽險公司將其他的準備移到外匯準備。
其實此套作法並未達到匯率避險,充其量只是把原論文翻譯先獲利「圈住」不分配,以供未來降低匯損的衝擊,其是屬於將過去的匯兌利益在「帳上」轉到外匯準備,等同是有賺錢時帳上承認少賺,以讓未來可能匯損時降低損失,可說是屬於跨期間損益平穩的手段,換句話說,外匯準備金制度是盈餘管理行為,不僅違反國際會計原則,亦降低資訊透明度。而且,外匯準備金制度並没有避險功能,只是將風險擺一邊。
同時,引發更深層的疑慮是外匯準備金是否降低壽險公司避險的意願。目前信評公司認為國內壽險公司的實際避險比率在下降,而且持有海外或外幣計算資產快速增加中,導致壽險業者平均風險評量水準下降,升高個別公司債信被降級的可能性。
在2011年之前,保險公司為了降低國外投資匯率風險,可以實際付出金額去避險,將匯率風險轉嫁給國際金融機構。而未採取避險者,則直論文翻譯接將國外投資暴露於匯率風險中,若在匯損巨大的時期,壽險公司的損益表將產生嚴重虧損。在避險成本、暴險損失的權衡下,讓保險公司謹慎進行國際投資。
但是,在保險資金快速的增加下,鑑於國內債券投資報酬率遠低於國外,而保險公司為了獲利、資金配置,遂快速加大國外投資。當國外投資快速增加下,避險支出算是昂貴,特別在台幣貶值時,又覺得不划算,因此業者說服了主管機關長官,同意了保險業外匯準備金制度,雖然力陳盈餘管理、財務不透明、降低避險意願等可能的缺點。
觀察台灣整體資金供需,資金流向壽險業仍會急速增加(每年增加約1.5至2兆),為了獲利、資金配置與國內缺乏足夠投資工具下,國外投資仍會巨幅增加。而且主管機關為了台灣國際債市場,將在台灣購買的外幣債券不計入論文翻譯國外投資(可是此類投資仍有匯率風險);再加上為了降低政府賠付金額,購買問題保險公司者,亦給予國外投資上限的放寛,因此未來保險業國外投資的金額之增速,鐵定遠高於過去,十分令人擔心。
有鑑於此,我們希望壽險業者應該重新思考增加實際避險的比率,而非一直往增加提撥外匯準備金的方向。現在是大家好好思考壽險業國論文翻譯外投資的規範、外匯準備金制度是否合適的時候,重新評估壽險業之資本適足性、匯率風險管理、資訊透明與公司治理「是否夠保險」!
我國金融機構對於國外投資的金額,當屬人壽保險公司最多,從2008年底的2.4兆元台幣,大幅增加到今年4月的8.9兆元,6年成長271%。而且已經佔壽險業可運用資金的52.4%,亦即壽險公司的資金已有超過一半投資國外,因此壽險公司的財務狀況高度暴露於匯率風險中。
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相對亞洲貨幣為升值,而台灣的人壽保險公司由於持續擴大國外投資金額,因而匯兌損失風險升高,遭致國論文翻譯際信用評等公司示警,將債信展望調整為負向。
更令人擔心的是金管會在2011年允許人壽保險公司提撥外匯準備金的方式,來部分替代匯率避險。何謂外匯準備金?當保險公司在台幣論文翻譯相對外幣貶值時,國外投資因外幣計價產生匯兌利益時,可提撥外匯準備金,當未來匯兌損失時可以沖銷。而且一開始為了厚實外匯準備金,還允許壽險公司將其他論文翻譯的準備移到外匯準備。
其實此套作法並未達到匯率避險,充其量只是把原先獲利「圈住」不分配,以供未來降低匯損的衝擊,其是屬於將過去的匯兌利益在「帳上」轉到外匯準備,等同是有賺錢時帳上承認少賺,以讓未來可能匯損時降低損失,可說是屬於跨期間損益平穩的手段,換句話說,外匯準備金制度是盈餘管理行為,不僅違反國際會計原則,亦降低資訊透明度。而且,外匯準備金制度並没有避險功能,只是將風險擺一邊。
同時,引發更深層的疑慮是外匯準備金是否降論文翻譯低壽險公司避險的意願。目前信評公司認為國內壽險公司的實際避險比率在下降,而且持有海外或外幣計算資產快速增加中,導致壽險業者平均風險評量水準下降,升高個別公司論文翻譯債信被降級的可能性。
在2011年之前,保險公司為了降低國外投資匯率風險,可以實際付出金額去避險,將匯率風險轉嫁給國際金融機構。而未採取避險者,則直接將國外投資暴露於匯率風險中,若在匯損巨大的時期,壽險公司的損益表將產生嚴重虧論文翻譯損。在避險成本、暴險損失的權衡下,讓保險公司謹慎進行國際投資。
但是,在保險資金快速的增加下,鑑於國內債券投資報酬率遠低於國外,而保險公司為了獲利、資金配置,遂快速加大國外投資論文翻譯。當國外投資快速增加下,避險支出算是昂貴,特別在台幣貶值時,又覺得不划算,因此業者說服了主管機關長官,同意了保險業外匯準備金制度,雖然力陳盈餘管理、財務不透明、降低避險意願等可能的缺點。
觀察台灣整體資金供需,資金流向壽險業仍會急速增加(每年增加約1.5至2兆),為了獲利、資金配置與國內缺乏足夠投資工具下,論文翻譯國外投資仍會巨幅增加。而且主管機關為了台灣國際債市場,將在台灣購買的外幣債券不計入國外投資(可是此類投資仍有匯率風險);再加上為了降低政府賠付金額,購買問題保論文翻譯險公司者,亦給予國外投資上限的放寛,因此未來保險業國外投資的金額之增速,鐵定遠高於過去,十分令人擔心。
有鑑於此,我們希望壽險業者應該重新思考增加實際避險的比率,而非一直往增加提撥外匯準備金的方向。現在是大家好好思考壽險論文翻譯業國外投資的規範、外匯準備金制度是否合適的時候,重新評估壽險業之資本適足性、匯率風險管理、資訊透明與公司治理「是否夠保險」!
我國金融機構對於國外投資的金額,當屬人壽保險公司最多,從2008年底的2.4兆元台幣,大幅增加到今年4月的8.9兆元,6年成長271%。而且已經佔壽險業可運用資金的52.4%,亦即壽險公司的資金已有超過一半投資國外論文翻譯,因此壽險公司的財務狀況高度暴露於匯率風險中。
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相對亞洲貨幣為升值,而台灣的人壽保險公司由於持續擴大國外投資金額,因而匯兌損失論文翻譯風險升高,遭致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示警,將債信展望調整為負向。
更令人擔心的是金管會在2011年允許人壽保險公司提撥論文翻譯外匯準備金的方式,來部分替代匯率避險。何謂外匯準備金?當保險公司在台幣相對外幣貶值時,國外投資因外幣計價產生匯兌利益時,可提撥外匯準備金論文翻譯,當未來匯兌損失時可以沖銷。而且一開始為了厚實外匯準備金,還允許壽險公司將其他的準備移到外匯準備。
其實此套作法並未達到匯率避險,充其量只是把原先獲利「圈住」不分配,以供未來降低匯損的衝擊,其是屬於將過去的匯兌利益在「帳上」論文翻譯轉到外匯準備,等同是有賺錢時帳上承認少賺,以讓未來可能匯損時降低損失,可說是屬於跨期間損益平穩的手段,換句話說,外匯準備金制度是盈餘管理行為,不僅違反國際會計原則,亦降低資訊透明度。而且,外匯準備金制度並没有避險功能,只是將風險論文翻譯擺一邊。
同時,引發更深層的疑慮是外匯準備金是否降低壽險公司避險的意願。目前信評公司認為國內壽險公司的實際避險比率在下降,而且持有海外或外幣計算資產快速增加中,導致壽險業者平均風險評量水準下降,升高個別公司債信被降級的可能性。
在2011年之前,保險公司為了降低國外投資論文翻譯匯率風論文翻譯險,可以實際付出金額去避險,將匯率風險轉嫁給國際金融機構。而未採取避險者,則直接將國外投資暴露於匯率風險中,若在匯損巨大的時期,壽險公司的損益表將產生嚴重虧損。在避險成本、暴險損失的權衡下,讓保險公司謹慎進行國際投資。
但是,在保險資金快速的增加下,鑑於國內債券投資報酬率遠低於國外,而保險公司為了獲利、資金配置,遂快速加大國外投論文翻譯資。當國外投資快速增論文翻譯加下,避險支出算是昂貴,特別在台幣貶值時,又覺得不划算,因此業者說服了主管機關長官,同意了保險業外匯準備金制度,雖然力陳盈餘管理、財務不透明、降低避險意願等可能的缺點。
觀察台灣整體資金供需,資金流向壽險業仍會急速增加(每年增加約1.5至2兆),為了獲利、資金配置與國內缺論文翻譯乏足夠投資工具下,國外論文翻譯投資仍會巨幅增加。而且主管機關為了台灣國際債市場,將在台灣購買的外幣債券不計入國外投資(可是此類投資仍有匯率風險);再加上為了降低政府賠付金額,購買問題保險公司者,亦給予國外投資上限的放寛,因此未來保險業國外投資的金額之增速,鐵定遠高於過去,十分令人擔心。
有鑑於此,我們希望壽險業者應該重新思考增加實際避險的比率,論文翻譯而非一直往增加提撥外匯準備金的方向。現在是大家好好論文翻譯思考壽險業國外投資的規範、外匯準備金制度是否合適的時候,重新評估壽險業之資本適足性、匯率風險管理、資訊透明與公司治理「是否夠保險」!
我國金融機構對於國外投資的金額,當屬人壽保險公司最多,從2008年底的2.4兆元台幣,大幅增加到今年4月的8.9兆元,6年成長271%。而且已經佔壽險業可運用資金的52.4%,亦即壽險公司的資金已有超過一半投資國外,因此壽論文翻譯險公司的財務狀況高度暴露於匯率風險中。
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相對亞洲貨幣為升值,而台灣的人壽保險公司由於持續擴大國外投資金額,因而匯兌損失風險升高,遭致國際信用評等公司示警,將債信展望調整為負向。
更令人擔心的是金管會在2011年允許人壽保險公司提撥外匯準備金的方式,來部分替代匯率避險。何謂外匯準備金?當保險公論文翻譯司在台幣相對外幣貶值時,國外投資因外幣計價產生匯兌利益時,可提撥外匯準備金,當未來匯兌損失時可以沖銷。而且一開始為了厚實外匯準備金,還允許壽險公司將其他的準備移到外匯準備。論文翻譯
其實此套作法並未達到匯率避險,充其量只是把原先獲利「圈住」不分配,以供未來降低匯損的衝擊,其是屬於將過去的匯兌利益在「帳上」轉到外匯準備,等同是有賺錢時帳上承認少賺,以讓未來可能匯損時降低損失,可說是屬於跨期間損益平穩的手段,換句話說,外匯準備金制度是盈餘管理行為,不僅違論文翻譯反國際會計原則,亦降低資訊透明度。而且,外匯準備金制度並没有避險功能,只是將風險擺一邊。
同時,引發更深層的疑慮是外匯準備金是否降低壽險公司避險的意願。目前信評公司認為國內壽險公司的實際避險比率在下降,而且持論文翻譯有海外或外幣計算資產快速增加中,導致壽險業者平均風險評量水準下降,升高個別公司債信被降級的可能性。
在2011年之前,保險公司為了降低國外投資匯率風險,可以實際付出金額去避險,將匯率風險轉嫁給國際金融機構。而未採取論文翻譯避險者,則直接將國外投資暴露於匯率風險中,若在匯損巨大的時期,壽險公司的損益表將產生嚴重虧損。在避險成本、暴險損失的權衡下,讓保險公司謹慎進行國際投資。
但是,在保險資金快速的增加下,鑑於國內債券投資報酬率遠低於國外,而保險公司為了獲利、資金配置,遂快速加大國外論文翻譯投資。當國外投資快速增加下,避險支出算是昂貴,特別在台幣貶值時,又覺得不划算,因此業者說服了主管機關長官,同意了保險業外匯準備金制度,雖然力陳盈餘管理、財務不透明、降低避險意願等可能的缺點。
觀察台灣整體資金供需,資金流向壽險業仍會急速增加(每年增加約1.5至2兆),為了獲利、資金配置與國內缺乏足夠投資工具論文翻譯下,國外投資仍會巨幅增加。而且主管機關為了台灣國際債市場,將在台灣購買的外幣債券不計入國外投資(可是此類投資仍有匯率風險);再加上為了降低政府賠付金額,購買問題保險公論文翻譯司者,亦給予國外投資上限的放寛,因此未來保險業國外投資的金額之增速,鐵定遠高於過去,十分令人擔心。
有鑑於此,我們希望壽險業者論文翻譯應該重新思考增加實際避險的比率,而非一直往增加提撥外匯準備金的方向。現在是大家好好思考壽險業國外投資的規範、外匯準備金制度是否合適的時候,重新評估壽險業之資本適足性、匯率風險管理、資訊透明與公司治理「是否夠保險」!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