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6 18:39:27| 人氣3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漂浪之神?文/龍柱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漂浪之神?(大甲媽祖不再回娘家 ?)文/龍柱下

人類任何信仰行為都會隨時空環境遷移而有所改變,在專制時代或許可透過政治力量加以規範,或限制;到了民主時代,台灣民間信仰自然走向多元、媚世與觀光化。
大甲媽祖回娘家會改變行程的原因眾說紛紜,個人的看法大約如下:

1. 樹大分枝:
隨著六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做為台中縣海線地區核心的大甲因而日益繁榮;加上報導文學興起與傳播媒體的吹捧,媒體興起一股報導「大甲媽祖回娘家」和「北港媽祖」的熱潮。大甲進香團更成為媒體寵兒,直接促成進香團規模日益龐大。使得鎮瀾宮部份偏於道教禮儀的委員們,漸漸有了另立山頭的念頭。

也就是俗語說的:『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心理在作祟。

2. 社會多元化與三通的影響:
隨著台灣民主開放的腳步,社會越來越多元,民間開始來往海峽兩岸,媽祖信徒也來往兩岸,捐助媽祖故鄉湄洲島重建祖廟,進而起台灣各大媽祖廟在湄洲祖廟明爭暗鬥,互比高下。

北港媽祖廟在文獻上雖然佔有『台灣媽祖信仰中心』的優勢,卻無法抵擋各分香廟、進香廟前往湄洲祖廟攀親認祖的浪潮,這些台灣媽祖廟返台後,紛紛設法抬高自己的身價,冀望與北港媽祖廟比美。大甲進香團更希望凌駕北港媽祖廟。

3.佛道禮儀 規制不同的影響:
北港媽祖廟管理上屬於佛教規制,大甲媽祖廟則屬於道教規制,令大甲進香團的道教信徒深感不是滋味。加上1987年媽祖成道千年,大甲鎮瀾宮剛完成重建,舉行大規模的慶成醮儀;北港媽祖廟則舉辦環島弘法,更令大甲媽祖廟有被超越的感覺 。在1988年遂以要求北港媽祖廟公開聲明,宣佈『大甲媽祖非由北港媽祖分靈』不遂為理由,中止到北港進香。

4.其他:大甲媽祖廟到北港進香在清朝即已開始,在一百多年的進香裏,絕對會請北港媽祖的分身回大甲供奉,來增加大甲媽祖廟的靈氣,和提昇大甲媽祖廟在中部海岸線信徒心目中的地位。當大甲媽祖回到北港娘家,舉行掬火﹝割火分香﹞儀式‧還嚴格禁止外人進入正殿,只准北港媽祖廟少數執事人員留在正殿,為大甲媽祖進行割火儀式以免外人分走靈氣;

並模倣其他媽祖廟向外宣稱北港媽祖早就被他們調包了,想拜北港媽祖,其實不用到北港;只要到大甲鎮瀾宮朝拜就可以。或說:到大甲才能拜到真正的『北港媽』云云。早年那些『謁祖』進香的香條、旗幟,可是大甲媽祖廟自己印的。如今因進香團勢力龐大,於是產生自己當家的心理。



至於 大甲媽祖廟的開基媽分靈自大陸,殆無疑問:但另供有北港媽祖,亦應屬實。
各位看官,你們的看法如何?歡迎各位發表看法。


附言:康熙23年施琅率清兵佔領台灣,並把佔領台灣歸功於媽祖的保佑,媽祖成了滿清水師的『保護神』,隨著渡海移民日增,亦在各街市重要聚落增建媽祖廟,有了官方的推波助瀾,『媽祖』由海神‧水神、進而成為移民墾地的保護神。台灣雖土地肥沃,但旱澇不均,流浪至台的移民們落地生根,在哀哀無告時,開始向『媽祖』求雨,『媽祖』遂也成為新的『雨神』與『農業神』

台長: 長老
人氣(3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