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31 07:14:08| 人氣5,678|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戰爭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未來學家艾文.托佛勒、海蒂.托佛勒 Alvin & Heidi Toffler的《新戰爭論》(時報文化,1994)果然比軍事家比如前評《美國的軍事革新》,談得更廣泛。

《新戰爭論》算啥?還有超越「第三波戰爭」的《超限戰》呢!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1440636/20081208065925

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當今最具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1928年10月8日出生於紐約,紐約大學畢業。1970年出版《未來的衝擊》,1980年出版《第三波》,1990年出版《大未來》等未來三部曲,享譽全球,成為未來學的巨擘,對當今社會思潮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托佛勒的著作曾被翻譯成三十種語言流傳,從法文、西班牙文、日文到土耳其、波蘭、現代以色列語、阿拉伯和印尼文、伊朗等。印度和南韓則曾盜印他的著作。沙烏地阿拉伯對《<第三波》下禁制令,而波蘭政府曾刪掉其中的四個章節出版,地下出版社則全數翻印後流傳。
托佛勒早年曾任鋼鐵廠與汽車廠工人,對「煙囟工業」的蛻變有獨特而深刻的觀察。他後來擔任康乃爾大學客座教授,駐華府特派記者,及羅素基金會客座學者。托佛勒巡迴世界各地訪問演說,走過自由、開發之地,探視共產與第三世界國境;與政府領導人會面,和企業座談,觀察不輟,活動力旺盛。托佛勒與妻子海蒂是夫妻檔作,海蒂也是知名的未來學者,兩人作品尚包括《未來對話錄》、《新企業報告》、《新戰爭論》等。
 
新戰爭論>易陽生

    當爲數極少的中美戰略家們還在研究、預見未來中美沖突的時候,中美之間的戰爭實際上已經悄然開始了。中國電腦紅客與美國電腦黑客相互攻擊對方國家的網站,這是一種新型的戰爭,是即將到來的中美全面沖突的開端。  
  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網絡戰爭發生中國與美國之間,絕非偶然。世界上最大工業化國家、超級大國與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沖突,反映了人類現有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在自然資源日益緊缺,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生存空間危機面前其固有矛盾的緊張與激化。中美兩國人民也許要經曆人類曆史上最慘烈的沖突,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堅持到勝利,在廢墟中見到黎明的曙光。
  上蒼似乎是公平的,冥冥之中安排了網絡戰爭這種全新的形式來開始兩大文明的沖突。網絡戰爭對于戰爭的雙方都是新的,因此也是相對公平的,至少改變了傳統軍事力量極度失衡的局面。如果說中國在以往的競賽中大大落後了,這一次機會是絕對不能喪失了。對于中國來說這也許是最後的一次重要的機會,我們應當在網絡戰爭的實踐中錘煉自己,發展自己,贏得勝利。
 http://www.zhmz.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48

另參本臺<網軍>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6969082/20071018064435

淺談戰爭的演變

一、戰爭型態和演變的概分

A.第一波戰爭
第一波戰爭指的是農業時代戰爭。農業時代戰爭演變成有限戰爭,在戰爭中若參加者對於目的、兵力、武器及地理範圍,願意自動設限者即為有限戰爭。有限戰爭又演變成刀劍戰爭,刀劍戰爭,就字面上看來,就是利用刀劍來作戰,即為刀劍戰爭,戰爭與經濟發展,是平行進行的,造成了「農業革命」。
B.第二波戰爭第二波戰爭指的是工業時代戰爭。工業時代戰爭演變成無限戰爭,將戰爭層面擴大化,不限於戰爭層面的範圍即為無限戰爭。無限戰爭又演變成槍砲戰爭,槍砲戰爭,就字面上來看,就是利用槍、大砲的武器來作戰,即為槍砲戰爭,戰爭與經濟發展,是結合進行的,造成了「工業革命」。生產大量化與標準化,強調「規模」。
C.第三波戰爭
第三波戰爭指的是資訊時代戰爭。資訊時代戰爭強調的是知識與資訊,知識與資訊成為經濟的發展中心,人類運用知識與資訊創造了更多的財富,也因如此知識與資訊的擁有者往往是勝利的一方。資訊時代戰爭又演變成科技(電子)戰爭,科技戰爭強調戰爭武器的精緻化、精準化、實用化。02.戰爭的比較在第一波農業社會裡,戰爭往往配合農閒,到了第二波工業社會,講究紀律嚴明的龐大軍力,追求大規模的殲滅戰。到了第三波也就是現在,知識主導了新型態的戰爭,新科技的發明,使得戰爭的影響層面更廣。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戰爭已不再有前方與後方的分別,世界上任何的戰爭所影響的層面可能是全球性的。

二、各個戰爭型態的特點

第一波戰爭就是指人類社會文明停留於農業時代時的戰爭型態。戰爭武器是以人力為主要的操作力量,刀、劍、弓等,為這個時代的武器代表,軍需耗損相對較少。作戰時須以大量的人力、操作武器擊倒敵人。個人發揮武器之殺傷力有限,同時間僅能攻擊一至二人。代表作:梅爾吉勃遜的「英雄本色」及其他所謂的「史詩戰爭巨片」,皆為第一波戰爭的具體展現。此階段時間約為人類文明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末。第二波工業戰爭
第二波戰爭乃為人類文明進步到工業社會時代的戰爭型態。戰爭武器是以火藥、炸藥為主要的操作力量,手槍、步槍及各種依火藥物理特性發揮殺傷力之武器為主,軍用耗費居中。作戰擊倒敵人時所需之力量,與第一波差不多,惟實際殺敵時,僅以手部力量配合機械擊發彈藥擊倒敵人。殺傷力之發揮,端看個人體力、彈藥支援情況及彈藥設計之大小,可於同時間攻擊多人;如以手榴彈、砲彈及原子彈。
代表作: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皆為第二波戰爭。此階段時間約為二十世紀初至 1950 、1960 年代,惟因應任務需要,部份戰爭至今仍以此種態展開。
第三波戰爭乃為人類文明進步到資訊社會後,結合第二波之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為主的戰爭型態。戰爭武器仍是以火藥、炸藥為主,但結合了資訊時代之科技,使得其精確度提高,軍事耗費最貴。作戰擊倒敵人時所需之力量,愈來愈少(除非是以第二波戰爭型態為主要作戰方式之特種部隊)。殺傷力之發揮端看攻擊目標可加以控制,執行精確打擊。代表作:福克蘭戰爭,第一次及第二次波灣戰爭。此階段戰爭出現約在 1950、1960年代以後。三、戰爭所帶來的影響說到戰爭給了什麼影響,我想範圍真的好廣好廣,不過我就以我所想到的來說明。戰爭帶來的有偉大的一面與負面的方向,偉大的則有文藝創作,很多的詩人與文人都是在這段時間興起的,有名的詩詞也都是如此,因為顛沛流離的生活背景,能激發更多的靈感與真實感觸,所以在戰亂之際常常展現出許多才華。再者戰爭帶來的是財富與科技,國家為了使自己更加強勝,會購買與研發軍事科技,相對販賣軍事用品的國家,無意間就會賺進許多財富,並且因為當下處於戰爭階段,研發進度也會更加加快腳步。負面的影響則有:帶來健康的危害,因為戰爭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死傷,醫療的不足與生活飲食的不衛生,就容易造成大規模的病毒感染,或是戰爭使用原子彈,生化武器….等,都會造成人類健康上的危害,與永久無法抹滅的身體傷害。

參●結論

眾多國家為了生存,互相競爭,因而發展出許許多多的戰爭,各有各的優勢,然而,戰爭所帶來的影響卻不是人類所能控制的。在我們所找到的資料中知道:戰爭,有許多的型態,也會因為時間而改變,而有些戰爭給人們帶來更新的科技生活,有的卻是帶給人們不堪回想的回憶。各種的戰爭,各有各的意義,畢竟,戰爭是人所想出來可以解決紛爭的辦法,但是,就不能用比較文明的辦法嗎?一定得打打殺殺的嗎?戰爭,是一個很不文明的解決方法,希望從此以後,不要再用到「戰爭」這種危險的方式了,讓未來的人能有個安定的生活。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1711790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超越「第三波戰爭」的超限戰

一、一九九九年二月中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為「超限戰」的書,上市後立即大賣,共軍戰略計畫人員及一般民眾爭相購讀,並在中共軍事學術界與解放軍內部引發討論熱潮。中共軍事理論家則譽為「中國誕生了新的軍事思想 」;然而「超限戰」理論真的是軍事思想一大創舉嗎?實值吾人探討。
二、所謂「超限戰 」,就是用一切手段,包括武力和非武力、軍事和非軍事、殺傷和非殺傷的手段達到戰爭的目的。旨在超越一切傳統戰爭形式,以各種超乎尋常的方式打擊敵人。簡言之,超限戰就是沒有規則、百無禁忌、超越一切戰爭的手段。
三、「超限戰」一書帶給我們一個重要觀念,即是未來的戰爭不再有戰場前方與後方、軍事對抗與非軍事對抗之分,參與戰爭者亦無軍人與百姓之分,而是無處不戰場、人人皆戰士;戰爭可以從任一領域、空間開打或同時進行,打仗不再是軍人的專利;「 九一一事件」即是「超限戰」的展現。尤其對本就幅員狹小、人口密集、都市化程度高的台灣,其影響更深,衝擊更大。
四、未來戰爭不是單純的軍事和純武力的戰爭,是包括政治、經濟、心理、軍事的總體戰爭,面對中共「超限戰」之「萬箭穿心+暗器奇襲」式的戰爭理論,我須以全方位防護為著眼,從事國家安全建設與作戰準備。

壹、前 言
 
  波灣戰爭中美軍以高科技武器,展現出自二次大戰以來,截然不同之現代化戰爭,顛覆了以往傳統戰爭的軍事思維,尤其給予中共產生了很大的震撼,在其成為新興軍事強國之際,赫然發現本身的科技技術與財力,與美國之間尚有很大的差距,深知無法與美國相抗衡;而針對此一困境,一九九九年二月中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由中共兩位大校軍官喬良與王湘穗合著的一本名為「超限戰」的書,主在面對高科技的戰爭,弱國和發展中國家如何生存?上市後立即大賣,共軍戰略計畫人員及一般民眾爭相購讀,並在中共軍事學術界與解放軍內部引發討論熱潮。此書發表後,有人認為此乃窮國對抗富國的理論,中共軍事理論家則譽為「中國誕生了新的軍事思想 」;西方軍事觀察家普遍認為「超限戰」提出的軍事理論打破解放軍慣有的思路和成規,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國大陸軍事理論界的一次「思想解放 」;然而「超限戰」理論真的是軍事思想一大創舉嗎?實值吾人探討。
………………
肆、對「超限戰」一書之體認

  中共兩名大校級軍官著書提倡所謂「超限戰 」(超有限度戰爭)的軍事戰略,主張打破一切限制,將軍事與非軍事手段綜合應用,從多方面打擊強敵,以達勝戰之目的。針對這本獲中共軍事理論家盛讚「中國誕生了新的軍事思想」的著作,研讀後,就其內容,以個人觀點,客觀的評析體認如下:

一、「 超限戰」是一本值得探討軍事思想的新書?

   「超限戰」不論它具有新的軍事思想與否,它卻是一本綜合並引用了許多古今中外的戰爭思想、理論與戰史的新書,尤其是作者所提出的「全維作戰」理念,含括了「軍事行動 」、「 非戰爭軍事行動」與「非軍事戰爭行動」的全維、全面思考模式與範圍之「軍事思想」,殊值我們探討與警惕;書中作者更大膽的將一般衛道人士所難以啟齒的「恐怖份子」所把玩的「恐怖主義」之戰法訴諸於文字,將其分別歸類於軍事、超軍事、非軍事範疇內,堂而皇之的使之系統化;姑且不論其意涵為何,單就戰爭的角度言,從古今中外的戰史中諸如毒氣戰、生化戰、原子戰、游擊戰、毒品戰、虛擬戰、貿易戰、制裁戰等之戰爭手段,實際上都曾不止一次的一再的被運用於戰場上,只為了求勝不擇手段,以達戰爭勝利之目的;然在文明的今日許多的規範、公約束縛下,似乎變成只可「做 」、不可「說」的一種遊戲規則;如今作者出書明述,更引起全世界的矚目。超限戰有其價值,其觀念甚致超越「第三波戰爭」理念中之「未來戰爭拿筆的軍人比拿槍的軍人多 」,而應該說未來的戰爭「非軍人比軍人多 」,它有利於弱國對抗強國、窮國對抗富國、小國對抗大國,此亦何嘗不是為我對抗中共,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空間,可謂以子之矛擊子之盾也。

二、軍事事務革命對超限戰理論之影響︰

  事事務革命的特色是一種軍事技術革命。是作戰樣式及方法的革命。以資訊戰為主要核心。以數據化部隊和數據化戰場【即建立超精準、遠距離及先進的指管通情系統的打擊軍力】為主要標誌。以不致命、減少傷亡為重要目標。
  從其上述五種特色對超限戰理論的影響,乃受到西方國家軍事事務革命思想的衝擊,促使中共除了在硬體上的技術與武器追求進步外,最主要是在軟體上的觀念及組織、制度層面則促使其融入新的觀念,也因而使他「超限戰」基礎理論觸角的無限延伸。

三、「 超限戰」非僅止於書中所列的二十四種戰法:

    「超限戰」一書中雖列有三類、二十四種戰法,並強調其中數種組合已被不少國家運用於戰爭的實踐之中,著名的實例有︰
  美國人針對本.拉丹﹙知名的恐怖主義分子賓拉登﹚採取的方式就是=國家恐怖戰+情報戰+金融戰+法規戰。
  1999年北約國家針對南斯拉夫聯盟的科索沃危機=武力威懾+外交戰+法規戰的手段。
  吖波斯灣戰爭期間,美國對伊拉克=常規戰+外交戰+媒體戰+心理戰+情報戰。
  1998年八月香港政府在對索羅斯的金融保衛戰中,所採用的手段是=金融戰+法規戰+心理戰+媒體戰。
    然書中列述之二十四種戰法在我們所知的軍事領域中所含括的並非僅止於這些,嚴格來說,「三種類型 」-軍事、超軍事、非軍事之區分尚可接受,二十四種戰法似乎欠完整,亦欠周延,其界定亦有待商榷,如情報戰界定於超軍事範疇內,其軍事範疇之定義到底為何?又吾人都知道戰爭不是單純的軍事和純武力的戰爭,是包括政治、經濟、心理、軍事的總體戰爭,兩位作者似乎遺忘了「國共戰爭」中「共產黨」慣用的戰法與技倆-人海戰、群眾戰、難民戰、政黨戰、政治戰等傳統與非傳統戰戰法?個人懷疑兩位作者之軍事素養並非實具內涵;在我們的思維理念中應再考量它的重疊性及未列名或未命名的戰法,諸如全民戰、動員戰、總體戰、種族戰、資訊戰、難民戰、人海戰、民代戰、選舉戰、慈善戰、撫卹戰、政黨戰、文化戰、統獨戰……等,並不能使我們僅接受書中所列的二十四種戰法為因應與滿足,宜體悟「超限戰」的思想及戰法之多方面向,而採取更深廣的預應措施。(楨:二十四種只不過是概列,人家書名不是「超限」了嗎?)

四、「 超限戰」已是現行的戰爭型態:

    依據書中所述及波灣戰史,美國已成功的使用外交戰、聯盟戰、心理戰、資源戰、法規戰、制裁戰、媒體戰……等,由此可知「超限戰」已是現行的戰爭型態,同時也不侷限於弱國對抗強國、窮國對抗富國的軍事理論。我們處於現況的國際社會及兩岸關係下的軍人,除了要建立本身專業職能外,更需師法「超限戰」而認識其戰爭思維與戰法;就如今日,中共在國際上打壓、孤立我們活動空間,即是一種典型的「超限戰」的外交戰。2001年美國「九一一事件」不只是一場恐怖攻擊行動,更是一次「超限戰」的展現。

五、邏輯與實際的侷限性︰

    顧名思義,「有限度戰爭」就是以有限度的手段追求達成有限戰略目標的軍事衝突(楨:「超限戰爭」不是「有限戰爭」的對立軍語,「無限戰爭」「絕對戰爭」才是)。韓戰(聯軍以將北韓控制的領土推回至38度線為戰略目標 ),越戰(抗拒北越吞併南越 ),波灣戰爭(光復科威特)都是有限戰爭的典型。實際上,有限戰爭亦泛指強國不以推翻敵國(或用兵對象)現有政權為直接目的之戰爭。有限戰爭理論講求藉對衝突升級的控制,做為調適政治目的之手段,而對戰爭規模與軍事手段的克制乃是取決於國力較強,軍事手段較豐富,作戰運用彈性較高的一方;也就是說,戰爭的主動權假設是主要掌握在「強國 」,而非「弱國」的手中。這種高度不符合歷史常態的戰爭形式,是冷戰時期超強對峙與核子嚇阻均衡下的產物。做為一個新興強權,中共軍方在後冷戰時代亟思突破有限戰爭的原有格局,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超限戰」書中所闡示的構想雖然頗富理論創意,卻有其邏輯與實際的侷限性。如波灣戰爭後,中共為因應未來國際趨勢,已經朝向現代高科技的建軍方向發展,積極朝打贏高科技局部戰爭為努力目標,實質上中共已加入作者所謂高科技軍事競賽,然又不放棄「游擊戰」的本質,其間之矛盾處處可見。(楨:有何與「超限」矛盾之處?再說中共官方也不少人反對「超限戰」的低科技戰法!反恐更力!)

六、用「邪招」對付美國高科技戰爭︰

    「超限戰」一書,作者一開始就指出,現代高科技戰爭是窮人打不起的戰爭;因此,針對以美國為首的富國怕戰爭傷亡死人的弱點,主張以「超限戰」來抗衡反制美國。喬良在一九九九年八月間接受記者訪問時坦稱︰該書的構想主要是為弱國應付強國所設想的「邪招 」。這種似是而非的「邪招」論述,說穿了,跟「恐怖主義」又有什麼差別?作者的辯解,超限戰主張以恐懼制止恐懼,和傳統戰役比較起來,超限戰反而更人道。作者這種極欲撇清「恐怖主義」的心態,更顯現出其所謂「邪招」亦即「恐怖主義」的另一代名詞罷了!(楨:會比美國國家恐怖主義恐怖嗎?)

七、戰爭的超限與侷限︰

    書中兩位作者認為「超限戰是超越所有藩籬與限制的戰爭,它兼具軍事、非軍事形式,在很多陣線製造戰爭,它是未來的戰爭 」。「超限戰」作者主張,由於美共雙方軍事力量對比懸殊,必須仰賴出奇制勝,而這所謂的奇就是恐怖主義、販毒、破壞環境及散佈電腦病毒等。其內容完全超脫不「恐怖主義」範疇。甚至對何謂「戰略」都缺乏基本軍事常識。像恐怖主義、販毒、破壞環境及散佈電腦病毒等伎倆至多稱得上游擊戰術,無從改變敵我軍力對比,無法扭轉戰場心理平衡,靠這一套想擊敗美帝,只能說自欺欺人了。(楨:不知所云之評,美之衰不就911是所造成,再說中共打的更不對稱的高科技戰爭比如網軍、天軍。)

八、超限戰-超現實謬想

    該書的重要假設是強國不會首先破壞規矩,並認為此乃歷史趨勢。該書作者(乃至中共當局)似乎對於所謂強國(主要指美國)容忍戰爭中暴力與傷亡的程度,有偏頗的認知。最嚴重的問題,還是中共似乎對其軍力(含核武打擊能力)可恃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假設過度、過早的樂觀。「超限戰」所主張的資訊作戰、金融恐怖主義與城市遊擊戰等到底是戰術手段,還是戰略攻擊?如何認定並不是單一方面(尤其弱國)所能自行決定的。假如強國將這些行動定位為「戰略」(對關鍵盟邦或本土)之攻擊,則可能引發的報復行動勢必導致戰爭急劇升級,甚至走向使用非傳統(例如核生化)武力的風險,就如美國遭「九一一事件」後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發動之軍事行動即為最佳例證。故在綜合國力(含軍力)與強國懸殊的情況下,於有限戰爭中高度仰賴「無所不用其極」的鬥爭手段作法,恐易自取其禍(楨:美之衰不就911是所造成?再說塔利班至今不也還在打游擊!)

九、「超限戰」-資訊時代的「國家恐怖主義」

    專研國際軍事動態和武器發展動向的亞洲特派記者平可夫,將「超限戰」一書的觀點評為資訊時代的「國家恐怖主義 」,強調該書在散佈「資訊恐怖主義 」。平可夫撰文指出,按照這種「新軍事理論」行動的話,中國大陸會成為資訊恐怖主義的發源地(楨:會比美國國家恐怖主義恐怖嗎?)。此一客觀的學術評論,一語道破了「超限戰」似是而非的論點與基調,總歸一句話:「 超限戰」即資訊時代的「國家恐怖主義 」。

十、「 不對稱作戰」之發展:

    從十多年前開始,解放軍便把戰略焦點從打一場大規模的「全面戰爭」轉移到打有限的「區域戰爭 」。一些局勢發展也強化了這種作戰方式,包括: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打贏波斯灣戰爭;中國懷疑美國意圖以軍事「圍堵」中國;一九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兩支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接近台灣;以及中國擔心台灣走向獨立。這些條件使中國希望調整解放軍的規模與結構,俾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區域戰爭 」。
    「超限戰」特別針對美國朝「不對稱作戰」戰略發展,意圖發揮以小搏大、以弱擊強的功用,對美國亦形成相當威脅。書中一再強調的提出要將網路駭客、金融入侵媒體宣傳等非軍事行為正式納入戰爭的手段之中,實現一種多維的「超限組合 」,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

十一、中共軍事理論的發展:

    中共的軍事理論,一般稱之為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理論,其內涵為人民戰爭與積極防禦概念,它的重點是讓中共解放軍有能力在周邊地區應付小規模與區域性的衝突。
    一九九七年,共軍就編寫完成以網絡戰為主的「新戰爭論 」,並下發全軍,普及網絡戰觀念。一九九九年初公開發行的「超限戰」一書,更進一步落實駭客在軍事行動中的作用。一九九九年7月5日,作者之一喬良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超限戰是我們在清理了整個美國的軍事理論思想后得出的新的軍事理論和思想。」。雖然喬良對於這一理論的付諸應用充滿信心,但仍然承認目前書中提出的思想還僅僅是理論,它需要實踐來完善。乍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然仔細思考,其理論並無特殊之處,只不過是一再強調將網路駭客、金融入侵、媒體宣傳等非軍事行為正式納入戰爭的手段之中,實現一種與恐怖份子行逕一般的恐怖主義,美其名自稱多維的「超限組合」,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楨:「美」國更會美其名)。

十二、對「超限戰」理論的評論:

    從「超限戰」的戰術運用與原則,不難發現「超限戰」並非喬良、王湘穗兩位作者的創古之作,說穿了就是孫子的「奇正之術 」,不過是對於其所謂的二十四種戰法的靈活運用罷了。此點可從中、外戰爭史例可以證明:
  早在中國春秋時代之聯盟作戰-張儀、蘇秦的「合縱連橫」之政、經、外交與武力戰結合並用的戰略運用。
  英阿福島戰役中的英國-在戰略上,運用外交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及北約各國的支持及支援、運用戰略轟炸機形成戰略威懾的心理戰;在戰術上,運用衛星、情報船及電子偵測與反制、電信總機的轉換等手段的電子資訊戰與情報戰、特攻破壞的游擊戰及兩棲佯動的欺敵戰。

  波灣戰爭-軍事與非軍事、武力與非武力、殺傷與非殺傷之大成。

    「超限戰」一書帶給我們一個重要觀念,即是未來的戰爭不再有戰場前方與後方、軍事對抗與非軍事對抗之分,參與戰爭者亦無軍人與百姓之分,而是無處不戰場、人人皆戰士;戰爭可以從任一領域、空間開打或同時進行,國家內任何一份子將無法保證能倖免於難,說得淺顯點,就是打仗不再是軍人的專利;「 九一一事件」即是「超限戰」的展現。尤其對本就幅員狹小、人口密集、都市化程度高的台灣,其影響更深,衝擊更大。

伍、「 超限戰」對我之影響

  海峽兩岸近年來由於政治上意識型態的衝突,軍事威脅日益增加。如今,共軍兩名大校軍官提出「超限戰」軍事理論,不論其動機為何,就現況而言,儼然已對我進行其所謂的「超限戰」中的心理戰、情報戰、資訊戰、電子戰、外交戰、虛擬戰、意識型態戰、走私戰、毒品戰、媒體戰等行動,對我民心士氣、心理上已產生若干之影響,研析如后︰

一、「 軍事」手段之影響:

    就書中論述「超限戰」區分三類之「軍事」類的八種戰法而言,中共至今仍不承諾不以武力犯台,如若中共決定使用全面性的軍事手段犯台時,其犯台的軍事選項決非僅侷限於「軍事」手段。

  「常規戰」對我之影響︰

     中共近年來積極擴充軍備,若完成其國防現代化後,為完成其所謂的「統一大業 」,對我實施「超限戰」之「常規戰」,屆時我國軍對台澎金馬防衛作戰的能力,實在令人憂心,更惶論其所謂的「超限組合」了;這也是今天我們國軍應深切檢討的重點。亦是現今備戰應深思熟慮之處。

  「城市游擊戰」之影響:

     據報載,1999年三月北約空襲南斯拉夫後,中共總參謀部即根據超限戰的觀念,替南斯拉夫模擬了反擊策略,派遣小分隊,就近潛入義大利,進入美軍基地附近,於美國飛機起飛時發射肩射飛彈;隨後再至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如法炮製,拿整個歐洲當人質,在歐洲展開城市游擊戰;期能透過歐陸國家向主參戰之英、美兩國施壓,中止對南國空襲。中共若以類似手段,於我港口、機場或政、經、軍、心重要設施,實施攻擊與破壞,在台灣幅員狹小,民間建物緊臨軍事與政府重要設施,我將很難防制,不僅造成戰力之折損,尤其影響我民心士氣與社會秩序。

  電子戰對我之影響︰

     波灣戰爭後,共軍戰略、戰術思想產生相當的轉變,以「打贏高技術條件局部戰爭」為其理念,視電子戰為訊息戰主要作戰方式,體認「電子對抗是下廿一世紀武裝衝突無可避免的戰爭模式」。如今,中共已具發射軍事偵察衛星能力,若再配合電子戰機與地面偵蒐站,蒐集我方電子發射參數,建立電子戰鬥序列,並於戰時軍事行動中,利用電子戰削弱我偵蒐力與指通力,進而破獲我指管通資監偵蒐電子戰設施,勢將對我構成嚴重威脅。

  「游擊戰 」、「 恐怖戰 」、「 太空戰」對我之影響︰
 
     近期共軍演訓頻繁,除著眼在增強其綜合戰力外,並具對我示警之意。由於中共部份軍事演習在我金馬當面實施,將可由演習迅即轉變為實際作戰行動;再若對外宣佈,依其「領海法及毗連區法」管制大陸週邊海域,對我遂行封銷作戰,此均將造成我應付突襲防衛之困難。如併用游擊戰、恐怖戰、電子戰,加上中共近年來積極發展「太空科技」之成果,施以太空戰,對我之影響可想而知;我若未能加以因應、反應於平日之戰備整備中,必將形成敵長我消之形勢。

二、「 超軍事」手段之影響︰

    就書中論述「超限戰」區分三類之「超軍事」類的八種戰法-外交戰、網路戰、情報戰、心理戰、技術戰、走私戰、毒品戰、虛擬戰【威懾戰】,實質上已全然對我進行實施中,其對我之影響研析如后︰

  「外交戰」之影響︰

     一九九九年七月,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特殊國與國關係」發表後,中共展現在國際政治體系的優勢實力,除要求各國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外,並運用外交圍堵政策,封殺我爭取加入聯合國議案,在亞太經合會使我處於侷促待遇,對台鬥爭在國際上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在持續擴大江澤民「元首外交」功能與影響力,逐步將美國一個中國的政策傾斜至「一個中國原則 」,並極力要求美國以具體作法實踐「新三不政策 」,企圖影響美國促談不促統的立場 ,並左右美國政府與國會的對台政策。除此之外,全力在外交上打壓我國際空間,持續進行其所謂的「三光政策 」,針對我邦交國進行高層走訪,建立雙邊關係,如近期之教廷及巴拿馬等國,企圖以政治經濟利益誘使與我斷絕外交關係;打擊我「務實外交」,在國際間更強力封殺我活動空間,嚴密防範我外交突圍,以提昇中共之國際地位,降低各國對台灣的認同。(楨:李扁搞的實是「烽火外交」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170563/20080725064403/

  「資訊戰【網路戰 】」-駭客之入侵之影響:

     由於我國電子資訊科技發達,已躍昇為國際重要地位,政府與民間各機關、事﹙企﹚業單位網路化成長快速,成為一高密度網路社會,在這片廣大的網路版圖中,自然易形成安全漏洞,例如在「兩國論」引發台海局勢氣分升高之際,國內多個政府機關發生網路遭到疑似大陸駭客入侵,造成各界相當程度的震撼,而暴露了國內資訊網路的漏洞,尤其中共正積極發展資訊戰,建立資訊化部隊能量﹙如近年來瀋陽、南京軍區的電腦網路病毒對抗演練 ﹚,其若對我發動資訊戰爭,我將可能造成社會、金融、治安秩序的混亂,更對我軍事C4ISR系統造成衝擊。1999年李總統提出「兩國論」後,造成兩岸局勢的緊繃,而一篇以中央社名義發出,描述台灣海峽發生空戰的假新聞,僅僅在網路上流傳30分鐘,就造成國內股市狂跌500點。由於發信地點來自大陸官方網站,國防部與軍情單位便懷疑超限戰中提及的信息戰已經開始發生效應,似已展開。

  「點穴戰」之影響︰

     中共基於「首戰即決戰」原則,未來若犯台判將結合衛星、通資網路偵蒐系統,竊取我政、經、軍戰略、戰術資訊,並透過電腦病毒、電磁脈衝炸彈攻勢作為,干擾我武器、戰情系統,迫使我國軍在惡劣環境下接戰;此外,中共可能以資訊戰侵入破壞我電信、金融、電力與交通等非軍事設施,迫使政府屈服而走向談判桌。最新一期新聞週刊在「二○一二年戰區」專題指出,台灣將成為中共電磁脈衝武器的受害者,台灣的電子商業將因此關閉,由此可見其對我之影響。
http://tw.myblog.yahoo.com/jw!.KIr8_yUEQNNnVB41BD7ldG1/article?mid=868&prev=869&l=f&fid=44

 

 

台長: 阿楨
人氣(5,678)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軍書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美軍在越南的宣傳戰》
此分類上一篇:《數位化戰士》

台灣新國際空間 雙英看不到 (上)
2011年5月24日 蘋果日報 廖漢騰(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研究所雅虎學者、英國牛津大學網際網路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台灣瘋藍綠選舉時,美國白宮發布《網路空間國際戰略》的「英雄帖」。網路空間的國際合作不是新鮮事,但此帖是第一份全面性政策文件,由美國總統歐巴馬背書,列出美國的3D行動方領──外交、國防及發展尋找合作夥伴。
在這看似混亂的網路,能發這樣英雄帖的政府不多。由最早發展網際網路的美國政府發帖,或是扛起責任,或是確保美國的網路武林盟主地位;不管如何,美國政府所擁有的外交、國防及發展的行政能量及國際合作網絡資源來說,尚未有對手。
比盟主位子更有趣的是,這英雄帖發送的對象不只是掌門的各國政府,還包括產業界、市民社會及網路使用者。
也許曾是芝加哥社區組織者的歐巴馬對市民社會念念不忘,畢竟網路動員組織讓他選上;然而更恰當的解讀是,美國正式支持日前漸成熟的「多方利害關係人治理」,不僅列入十項準則,歐巴馬也說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是社區自我組織的最佳範例、是「由市民社會、學界、業界及政府以民主的方式合作來確保有效管理」。
簡單說,美國藉由英雄帖來定義政府該有的武德。與其一把抓緊握拳頭,不如鬆開來擁抱全世界,這是李安及五月天相信的「鬆手擁有全世界」的武德,反映開放及攜手的價值觀,與政府控制和放任都有區別。
對台灣來說,這英雄帖意謂著什麼?卡在聯合國會員,在參與建制國際組織時台灣有訴不完的羞苦及委曲。
不同於醫療、文化、教育等國際治理領域有建制的「國家政府俱樂部」,網路有「開放參與」及「實名相副」的潛規則。台灣不但已有.tw的域名,更有世上最廣泛的數位漢字標準;就算聯合國用簡體中文,在內定開放多元的網路空間中台灣已有參與位置。
多方利害關係人治理和國家政府俱樂部不同。若台灣有業界聯盟參與國際打擊網路間諜、有民間組織參與國際數位漢字合作、有學者參與制定國際標準、有社會企業創業家分享網路動員經驗等等,台灣絕對可以將數位及網路投資及成果,以產業界、市民社會及網路使用者等角色來參與武林大會。
在台灣各角落的確有不少以靜水流深、鴨子划水的顯著成果。台灣所缺少的是像白宮以國家政策的、並外延到國際參與的國際戰略。
單打獨鬥的結果是,發源中國境內的幽靈網(GhostNet)入侵全世界時,受害電腦排名第一的台灣(美國第二)錯過廣召國際受害者的發帖機會。
2011-05-24 12:23:27
台灣新國際空間 雙英看不到 (下)
美國一石兩鳥發帖,除了確立其「鬆手得全世界」的開放立場,更以國際合作策略責成美國外交、國防及發展的3D行動;這是內網(政府內部)及外網(國際夥伴)的網網相連網著價值與戰略高地。
台灣在軍售和國際衛生大會的挫敗,需要希望及契機。在國防、外交,台灣也許是個小國,但網路指標上可是大國;如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網路整備度指標,台灣排名第6。產官學民的網路發展,讓台灣在數位醫療、數位人文、數位學習等領域練功的成果有潛力出區域及國際的江湖,進行合作甚或領頭。網路可讓小變大。
當網路空間穿透日常生活,是時候整合台灣網路實力,以「網路包圍現有外交及國防建制」,利用「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各角色,重返國際治理舞台。
也是時候看藍綠的雙「英」會如何接這白宮發的「國際英雄帖」。
2011-05-24 12:24:09
阿楨
俄上將解密俄軍方爲何錯判兩次伊拉克戰爭結果 2012-02-11環球網微博

  ——本文摘自《飈天風暴》(被遺忘的往事:海灣,第一場高科技戰爭系列叢書)一書前言部分 ,劉臨川 肖雲 編著,兵器工業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2008年第六期的俄羅斯《空天防禦》(雙月刊)刊登了俄聯邦軍事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前總參作戰總局局長維克托•巴倫金上將就這一年8月爆發的俄格沖突和俄軍事改革等問題的專著。巴倫金上將對于俄武裝力量在這次沖突中的表現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並駁斥了俄羅斯某些軍事宣傳機構所謂“俄軍已經徹底擺脫車臣戰爭陰影”的說法。針對外界批評俄羅斯軍隊在武器裝備和編制體制方面僵化落後,仍然將重點放在使用有生力量進行大規模地面機械化消耗戰上,巴倫金上將指出,俄羅斯武裝力量尤其是空軍很明顯地沒有做到與時俱進。
  巴倫金上將指出,俄空軍在這次沖突中暴露出主戰裝備陳舊落後(差不多95%的航空武器都達到了最大使用年限),而且信息化程度嚴重不足,缺乏精確制導彈藥和現代化的航空技偵裝備。不但部隊的總體裝備水平仍停留在蘇聯解體時的水平,戰術戰法和部隊編成也依然停留在冷戰時代。第一近衛強擊航空兵師的飛行員們,駕駛著上世紀70年代制造的蘇-25強擊機,在沒有得到任何電子壓制力量的掩護下沖向格魯吉亞軍隊的陣地投擲常規炸彈和火箭彈。這種偉大衛國戰爭時期的落後戰法使俄軍的航空兵部隊損失慘重,這也是俄羅斯軍隊戰後首次遭遇防空系統比小口徑炮和可移動地對空導彈系統強大的敵人。
  從進行信息化戰爭的能力角度來看,俄軍顯然還沒有做好准備,冷戰時代的烙印依舊存在。這無疑也顯示出,部隊主官觀念落後,前線部隊信息化戰爭能力尚顯不足,尚未對制造和大規模使用高精度武器打擊敵人的軍事和經濟設施給予足夠重視。
  巴倫金上將指出,從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的軍事戰略走過了複雜而充滿矛盾的發展道路。這一時期的突出特點是,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特別是在戰略上均發生了急劇而深刻的變化。同樣,戰略的特點是飛躍與迷惑並存、成功與失利同在。在不懈探索新的和非傳統理論的同時,出現了有關武裝力量建設以及戰爭性質、樣式和實施方法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和觀念之間的尖銳鬥爭。
2012-02-13 09:12:39
版主回應
  早在1991年海灣戰爭後,蘇聯武裝力量內部曾經就軍事改革和如何看待信息化戰爭等一系列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遺憾的是,由于蘇聯軍隊領導人和其繼任者——後來的俄羅斯軍隊高層墨守陳規、抱殘守缺,俄軍一直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結束後才開始真正反省如何打贏未來戰爭的軍事變革問題。
  巴倫金上將透露說,海灣戰爭結束後,在阿爾巴特軍區(俄羅斯俏皮話:實際指俄羅斯國防部和總參謀部,位于莫斯科阿爾巴特大街)和空軍總司令部之間就曾經就這一問題進行過異常激烈的爭論。衆所周知,伊拉克軍隊長期裝備使用蘇制武器裝備,軍隊建設也與蘇軍類似。蘇聯軍事領導人曾經以爲,盡管美軍將取得最終的勝利,但也將付出重大代價,甚至有可能超過朝鮮戰爭時期。在這其中,唯獨空軍參謀長安德烈•馬柳科夫中將提出截然不同的意見。作爲前任總參謀長尼古拉•奧加爾科夫元帥所倡導“新軍事技術革命”的忠實信徒,馬柳科夫將軍指出,自越南戰爭結束以來,美國軍隊配備了大量的精確制導武器,其空中力量全面換代升級已接近完成。馬柳科夫據此推斷,美軍在這場戰爭中將會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模式快速贏得勝利,而其損失將被控制在近乎微不足道的水平。除非美國人發了瘋,想一鼓作氣占領伊拉克全境。
  最終,戰爭的結果證明了馬柳科夫將軍的預測是精准的。從1991年1月17日淩晨開打並進行了42天的海灣戰爭中,主要以美軍爲首的多國部隊空中力量在前38天進行的空中進攻戰役中,共出動了10萬架次作戰與支援飛機,發射了288枚“戰斧”型巡航導彈、9300枚激光制導炸彈、5100枚“小牛”空地導彈,摧毀了伊軍的防空系統,消滅了伊拉克海軍,使伊拉克空軍失去了作戰能力,基本摧毀了伊軍的指揮與控制系統,使伊軍雷達迷盲、通信中斷、指揮失靈和武器失控。伊軍參戰的43個師中共有38個師被重創或殲滅,6.2萬人被俘,3847輛坦克、1450輛裝甲輸送車、2917門火炮被擊毀或繳獲,324架飛機被擊落、擊毀或繳獲(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軍作戰艦艇遭重創或被擊毀。持續猛烈的空襲造成伊軍傷亡嚴重、供應不足、逃兵增多和鬥志衰退、伊拉克軍隊已經因爲喪失士氣而變得不堪一擊。所有這一切嚴重削弱了伊軍的戰鬥力。爲多國部隊在後來的100小時地面作戰中能夠迅速達成戰役目的創造了前提條件。
  一開始,海灣戰場上發生的一切也的確對蘇軍的首長們造成了相當巨大的沖擊,蘇聯的將軍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爲什麽經曆過8年兩伊戰爭磨練,裝備有大量蘇制現代化武器的伊拉克軍隊會被美國人如刺刀穿透黃油般輕易擊潰。而多國部隊付出的代價,不過是亡378人(其中美軍因作戰身亡的有148人,非作戰身亡的145人。英軍死亡47人,阿拉伯軍隊死亡40人,法軍損失2人)。未等硝煙散盡,蘇聯國防部長德米特裏•亞佐夫元帥派出一個軍事代表團訪問巴格達,對這場戰爭進行實地調查。而問題恰恰就出在這裏……
  維克托•巴倫金上將指出,第一次海灣戰爭可以被視爲現代戰爭模式發展方向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蘇聯武裝力量長期以來所持的看法是:現代戰爭需要依賴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才能取得勝利,必須以陸軍爲主。而通過這次戰爭,證明了長期以來被蘇軍首長們嗤之以鼻的“空中制勝論”已然成爲對戰爭影響明顯的現實因素。許多軍事專家和戰略家紛紛表示憂慮,他們從伊拉克戰敗的現實中看到的是蘇聯軍事學說的失敗,也昭示著蘇制武器裝備和軍事理論的落後。
  但轟轟烈烈追趕世界軍事改革潮流的景象並沒有出現,除了因爲蘇聯的改革已經進入死胡同,帝國處于崩潰的前夕,無法也無力推行軍事變革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武裝力量內部的強力反對。蘇聯軍事代表團從伊拉克實地考察歸來後,得出的結論是:西方誇大了他們在海灣戰爭中的表現,尤其是美國空中力量和精確制導武器的威力更是被“神化”了。蘇聯軍事代表團發布的報告提出,伊拉克一共擊落了167架聯軍飛機,而不是西方公布的幾十架。戰斧式巡航導彈的威力也並不像美國宣揚的那樣大,而且這種導彈非常容易遭到防空火力的攔截。而蘇聯的防空系統要比伊拉克的完善得多,也強大得多。伊軍的失敗完全是因爲其官兵的素質低下,武器裝備的性能落後和指揮員臨戰指揮水平太差。而蘇聯軍隊在所有重要的方面與美軍相比絕不落後。雖然伊軍大量裝備的是蘇制武器,但絕大多數都是專供出口用的簡化型,在性能上與蘇軍自用技術裝備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蘇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足夠的預算,只要國家能夠滿足軍人們的要求,他們有信心應對任何挑戰。
……………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2-11/1133682034.html

(楨:但美也陷伊戰越戰化!另參本館:伊戰越戰化 《海灣戰爭》《1977年世界國力評估》蘇俄建軍原則《戰爭之道》《車臣跨世紀的反恐戰爭》《新戰爭論》《美國的軍事革新》)
2012-02-13 09:13:16
阿楨
「全領域海上力量」抵禦中共: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轉型前瞻 2021-07-28 全球防衛雜誌

美國2020年12月發布《重獲優勢:以整合式全領域海軍力量致勝》,2021年1月再公布《領航計畫》提出「全領域海上力量」概念,除了運用資訊戰、網路戰、特種作戰,以及各種水下、水面及空中發射的武器打擊對手之外,需要配備一支能執行全領域作戰的部隊。除了海軍的水面、水下艦艇及作戰飛機外,陸戰隊也可以提供額外的情監偵與指揮管制能力,以及岸基的反艦火力;海岸巡防隊則可以應付灰色地帶衝突,確保海上航道安全,以及維持海軍的運輸及後勤能力。
美國海軍在可見的未來都無法有效反制解放軍海軍,以及其「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能力,必須全方位發展制海力量,有效分散海軍的作戰部署。美智庫蘭德等曾建議在第一島鏈部署岸基反艦飛彈,以扼控出海口阻止解放軍海軍。最近陸戰隊朝「以陸制海」以及「多領域作戰」概念下嘗試部署遠程打擊武器,可算是這些建議的實現。另外,美國空軍B-52等轟炸機均可配備AGM-158長程反艦飛彈,可協助海軍「以空制海」。
  陸戰隊改變兩棲作戰面貌
首先,陸戰隊要在西太平洋的作戰場景中,搶佔島嶼、防止敵人奪佔,並與海軍分散式殺傷部署密切結合;再者,在島上部署岸基反艦飛彈,或設置F-35B前進機場,避免大型基地遭到對手的彈道飛彈摧毀,並運用島鏈基地,形成火力屏障,控制關鍵水域如宮古海峽、巴士海峽等,掩護海軍航空母艦的部署,並拒止解放軍海軍進入西太平洋——這稱為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陸戰隊已開始組建三個「濱海戰鬥團」(MLR),分別在夏威夷、關島及日本,進行為期三年的驗證。
MLR由一個步兵營及遠程反艦單位作為核心,搭配一個防空營及後勤營,將裁減或淘汰不符合新作戰的重型裝備如戰車、榴砲,以及短程無人機。且未來陸戰隊將只保留21個陸戰營,支持海上及聯合作戰需求,也要裁撤戰車連、砲兵連及兩棲突擊連,並裁撤三個保留五個CH-53K重型直升機中隊、再裁撤三個MV-22中型傾斜旋翼機中隊,因為步兵營及作戰支援任務減少,因此保留的MV-22即可滿足需要。
2021-07-29 09:35:54
阿楨
陸戰隊將運用更小、具匿蹤設計且更實用的小型兩棲登陸艦,以及其他分散式機動平台,增加火箭砲兵連,使用「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可配備射程3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ATACMS),或「精確打擊飛彈」(PrSM),可打擊500公里目標。這些飛彈未來會具備制海能力,陸戰隊也計畫運用大型無人卡車搭載海軍打擊飛彈(NSM),由雷神公司發展,稱為「海軍—陸戰隊遠征海上阻絕系統」(Navy-Marine Expeditionary Ship Interdiction System, NMESIS),可部署在島嶼上瞰制出海口,嚇阻解放軍海軍的海上部署。
  回應
這本雜誌別吹了,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靜悄悄從琉球撤軍走人放棄第一島鏈!「全領域海上力量」是從大軍優勢火力轉變為海上遊擊隊流竄,以防被一擊全滅!

坦承涉台機密兵推慘敗 美要改採新戰術 2021/07/28 中時新聞網 楊幼蘭

據《防務一號》網2021/07/287報導,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海頓周一在美國國防工業協會成立新興技術研究所的儀式中說,「一點也不誇張,它整個慘敗。」美方得到的一個關鍵教訓,就是在一處集結軍艦,戰機和其他軍力,將使他們很容易遭受攻擊。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從去年10月起,就開始改採名為「擴散式機動」的作戰新概念。希望,美軍能在2030年以前,能在新的軍事行動概念下,運用現今的許多武器,戰機和戰艦執行作戰任務。
  回應
簡而言之,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美軍被擋在2000公里外!
什麼戰術都沒用,老共戰力翻倍的速度比你改戰術更快,你改完又得改。
新戰術就是把呆彎往前推呀~綠蛆崩潰了~

美專家:動員達200萬部隊 陸若攻台規模將超乎想像 2021/07/27

據《富比士》2021/07/26報導,華府智庫「2049計畫協會」軍事專家易思安(Ian Easton)在新研究報告中指出,解放軍為了讓足夠的重兵登陸台灣,並發揮充分的速度,以擊敗台灣的裝甲部隊,很可能需要完整攻佔至少一個當地海港。台灣只有14個小型海灘適合兩棲部隊登陸,而台灣軍方可以將它們每一個都變成殺戮地帶。分析指出,台灣雖是個棘手的硬目標,但中共似乎已打定主意,就算冒險,遲早也要「統一」。
  回應
太瞎了吧!什麼時代還動員200萬人?解放軍第一輪導彈/遠程火箭將台灣重要軍事機場、港口、電力、網路、雷達都打掉,任何地方登陸都可以.
2021-07-29 09:42:15
阿楨
解放軍最新型無人作戰裝備,亮相奪島登陸演習,其背後意義重大 2020-11-02

近日,據央視新聞的報導,解放軍海軍陸戰隊在東南沿海地區進行了奪島登陸軍事演習,演習中多兵種配合,海陸空立體作戰,出現了多款新型的無人裝備。
無人破障艇在演習中在海面快速機動,釋放出爆炸物,引爆了在灘頭預先埋設的水雷,開闢了一條緊急航線,幫助人員裝備登陸艇順利登陸。
無人全地形戰車平台搭載了非常先進的紅外觀瞄設備,在武器欄中有輕重機槍和自行榴彈發射器等配置,在戰鬥過程中伴隨解放軍共同作戰,在巷戰或城市戰鬥中可以替代人員去執行高危任務,還有偵察型和運輸型無人全地形戰車,可以在運送傷員的過程中越過1.2米的障礙物
在空中,也是新型裝備不斷閃現,多型號的無人機如蜂群般出動,空中偵察目標,火力支援,在海面上無人破障艇開闢登陸航線,陸地解放軍戰士伴隨無人全地形戰車登陸作戰。在無人武器、直升機空降和海軍登陸部隊多兵種的相互配合下,解放軍可以快速完成登島作戰任務。如今在高科技武器的加成之下,解放軍登島作戰戰鬥力得到了充分加成。
目前日本和美國在搞轟轟烈烈的幾萬人海上演習,還進行了奪島訓練。此前,美國曾發出聲音,出動軍隊幫助日本奪取釣魚島。在目前周邊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加上台獨勢力蠢蠢欲動,我國在這個時候舉行登陸演習,亮相新的裝備,也是一種震懾。同時,這些無人裝備也是登島作戰的利器,展示畜類多樣化登陸作戰能力。
最近的亞阿衝突中,無人作戰武器的重要性再次引起了關注,同時解放軍中無人作戰武器的地位逐步上升,從原來的無人機發展到現在的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無人作戰系統,無人作戰這一戰鬥的方式已經成為了未來軍事發展的共識,我國逐年對人工智慧和無人系統的投入加大,我國的科研人員也不斷突破自我,追趕和保持我國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再次也奉勸台灣當局的台獨勢力,接受祖國和平統一,切勿以武舉拒統。
  相關新聞
解放軍新型無人作戰裝備大漠集結 2022-01-13 軍迷天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Ef6HJrBfo&t=1077s
2022-02-08 11:41: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