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0 06:51:53| 人氣4,05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S-37“金雕”前掠翼戰鬥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S-37“金雕”前掠翼戰鬥機
 
  1997年9月25日,一架白機頭黑機身的新型飛機,呼嘯著從茹科夫斯基試飛中心的水泥跑道上騰空而起,轉眼間消失在莫斯科郊外灰濛濛的天際之中。這就是俄羅斯蘇霍伊飛機設計局最新研製的前掠翼飛機C—37(英譯為S—37),綽號為“金雕”。
  儘管C—37還只能算是一種技術驗證機,但是由於它採用了前掠翼技術、三翼面設計和隱身措施,以後還將採用向量控制技術,據專家們預測,它不僅具有較好隱身性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在機動性能上將超過美國的第四代超音速戰鬥機F—22,因此如果資金允許的話,C—37很可能成為俄羅斯的第五代噴氣戰鬥機的原型機。俄、美在戰鬥機劃代上有所不同,俄羅斯的第五代噴氣戰鬥機相當於美國的第四代超音速戰鬥機。C—37的首飛成功,意味著俄羅斯新一代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這引起世界航空界的廣泛關注; 蘇—37殲擊機是在蘇—27M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其性能已遠在蘇—27和蘇—35殲擊機之上。
  蘇—37是一種單座、多用途、全天候的空中優勢殲擊機,由於其機動性能與常規殲擊機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可完成一般飛機無法完成的高難度機動動作,所以被稱為超機動性或超高機動性殲擊機。1996年4月,第一架蘇—37殲擊機首次試飛,隨後不久,這架蘇—37殲擊機於1996年9月在英國範堡羅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上進行了首次飛行表演並引起了轟動,這架飛機是由俄羅斯英雄、著名試飛員葉夫根尼.弗羅洛夫駕駛的。看過飛行表演的人都為它所表現出的高超機動性能而感歎不已,就連空軍的行家們也都認為蘇—37的特技飛行動作超出了他們的想像。例如“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動作後接一個360°滾轉、尾沖,在垂直平面內作360°轉向的賀形機動(此機動動作被命名為“弗羅洛夫法輪”),低速360°轉彎,高速盤旋時以大攻角攻擊目標,甚至可以在大迎角情況下以接近零速的狀態飛行,還有其他暫未取名的機動動作。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的總設計師米哈依.西蒙諾夫聲稱,蘇—37的這種“超機動性”將改變未來的空戰戰術。
  蘇—37之所以有這麼好的機動性能,主要是因為它裝備了一種功能獨特的動力裝置,即兩臺AL—37FU型渦輪風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不但推重比大,可為殲擊機提供強勁的飛行動力,而縣城採用了選進的轉向噴口設計,使飛機具有推力向量控制能力,可實現超常的高難度機動飛行。同時,蘇—37的機載設備也十分先進,電子對抗系統也比蘇—27飛機有很大改進。蘇—37殲擊機共有12個外掛點,如果採用多用途掛架還可增加到14個,可攜帶多種空空和空地武器,最大起飛品質可達34噸。
  蘇-37是一種單座、雙發、全天候、多用途的空中優勢戰鬥機,在蘇-27/蘇-35的基礎上加裝了可轉向的推力向量噴管,其最大特點是具有優秀的機動飛行能力。
  目前,現役戰鬥機具有控制能力的最大角度迎角一般為30度左右。而下一代先進戰鬥的任務要求必須在迎角達到60度至70度時仍具有控制能力(即所謂超機動能力);並且能順時達到100度至120度的迎角,這時可以不要求有控制能力(如果可控制則稱為高超機動能力),但必須保持穩定性。
  蘇-37在這次範保羅航展上,最引起轟動的就是它的超機動性飛行表演。在表演中,它先後出色地完成了著名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在垂直平面內作直徑很小的“筋鬥”(Kulbit),以及類似“尾沖”的“貝爾”(Bell,或譯為“鐘”式)機動飛行。在飛“眼鏡蛇”機動時,最大迎角達到了120度,與一般飛機的常規“筋鬥”相比,蘇-37的“筋鬥”半徑要小得多,時間要快得多。如果在實戰中利用這一動作,可有效地迫使尾追的敵人“沖過頭”,變被動為主動,反過來對敵人實施尾追攻擊。在飛“鐘”式機動時,飛機先是垂直爬升,達到最高點時,飛行員先是利用推力向量控制使飛機在這一位保持2至4秒鐘,然後飛機後仰,機背朝下,最後轉身退出機動,恢復正常飛行狀態。有專家認為這種機動飛行動作有助於常規戰鬥機與隱身戰鬥進行近距作戰,若一架具有這種能力的常規戰鬥機遇到一架隱身戰鬥機,可用“鐘”式機動快速改變方向咬住敵機,而不會丟失進攻瞄準的機會。
  強調高機動性
  同美國研製第四代超音速戰鬥機一樣,俄羅斯對第五代噴氣戰鬥機的研究也是從80年代開始的。當時正是俄第四代噴氣戰鬥機蘇—27和米格—29投產之時,一代飛機的投產問世便是下一代飛機研製的開始之時,這似乎成了軍機發展的一種規律。在蘇—27和米格—29的基礎上,經過對未來戰爭的分析研究,俄飛機研製部門和軍方逐步形成了共識,並提出了對第五代戰鬥機基本要求:如多用途性,也就是要具備打擊空中、地面、水面甚至包括水下目標的能力;具有超音速巡航飛行能力;飛機本身的雷達和紅外特徵小,即具有一定的隱身性能;探測設備功能強,具有較好的隱蔽性;應有高度綜合的多功能顯示和識別系統;在進行近距離空戰中可全方位攻擊目標,而在遠距離空戰時能同時用導彈攻擊多個目標。
  對於飛機控制系統來說,應該能保障暫態改變方向和航跡,而不需要過多的人工操縱和協調,在廣闊的飛行範圍內可避免出現大的操縱誤差,在遂行戰術任務時自動控制系統可起輔助操縱作用。
  在飛行性能上,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特別強了高機動性的要求,即所謂“超機動性”,甚至要求飛機在90度的大迎角下仍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可操縱性。應該指出的是,美國在提出先進戰術戰鬥機計畫(ATF)時,也曾提出過“超機動性”要求,但後來美國人在如何將隱身性、超音速巡航和“超機動性”融於一體時,遇到了如何兼顧的難題,於是只好降低最後一項要求,致使美國的F—22戰鬥機的機動性能並沒有大的提高,其水準大概只能接近於採用向量控制的蘇—27改進型,甚至還不如。美國空軍降低對新一代戰鬥機高機動性要求的理由是,機載武器發展較快,出現了高機動性全向攻擊導彈,加上先進的頭盔瞄準具的應用,可使飛機在執行空戰任務時無需從敵機後面進行攻擊。所以他們認為,降低高機動性要求對實際作戰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可是,俄羅斯專家則認為,雖然現代空戰主要在中等距離範圍內進行,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仍會出現近距作戰,這時機動性就是優勢。在現代空戰實踐中,曾不止一次有人拒絕近距離機動空戰,但結果是付出了包括生命在內的沈重代價,當然一邊倒的“沙漠風暴”行動除外。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現代空戰往往從遠距離參戰開始,最後總會有戰鬥機從遠戰轉變成近距格鬥,再以準確的機炮射擊而不是導彈攻擊而告終。
  再說,在大量使用電子戰武器的今天,加上因隱身性要求,作戰飛機的雷達和紅外特徵都越來越小,從而使遠距和中距導彈的實際作戰效能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使用同等效能的武器進行中遠距空戰時,也只有機動性好的戰鬥機,才能夠儘快將自己的飛機對準目標方向,並充分利用己方導彈性能而取得優勢。
  所以,對於新一代戰鬥機來說,無論是亞音速飛行,還是超音速飛行,如果具備“超機動性”,將具有特別重要的實戰意義。在研製新一代戰鬥機時,既要滿足隱身性和超音速巡航的要求,又要兼頤超機動能力,儘管這樣做有很大的技術困難,但對此蘇霍伊設計局一直初衷不改。
  採用前掠翼
  為了保證 C—37的高機動性要求,他們所採取的技術措施之一就是採用前掠式祝翼(另外還有推力向量控制技術)。經研究證明,與後掠翼飛機相比,採用前掠翼設計主要有如下優勢:
  大大改善了飛機在機動飛行時,尤其是在低速機動時的氣動性能;?與相同翼面積的後掠翼飛機相比,前掠翼飛機的升力更大,其結果可使飛機的載重量增加30%,或者是縮小飛祝的機翼面積,從而降低飛機的結構重量和飛行阻力;
  --減少了飛機的配平阻力,加大了飛機的亞音速航程;
  --改善了飛機低速操縱性能,從而可縮短著陸滑跑距離,
  --機翼氣動性能改善,起飛滑跑距離縮短;
  --失速速度降低,在低速飛行時飛機的穩定性提高;
  --不易進入螺旋,安全性能提高;
  --飛機內部容積,尤其是機翼和機身接合部的內部容積增大,既可安裝武器,又有利於提高飛機隱身性能;
  --良好的外形既適用於各種任務的需要,又可使飛機在不同速度飛行時都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早在40年代,就有人嘗試過前掠翼飛機設計。第一架帶前掠翼的飛機是餾國容克斯公司研製的Ju—287轟炸機。該機於1944年2月進行了首次飛行,最大速度達到815公裏/小時。後來,有兩架該型試驗轟炸機被當作戰利品運到了蘇聯。1945年,前蘇聯一位叫茨賓的飛機設計師,曾設計過多種試驗機,主要用於對戰鬥機氣動佈局的研究。這些試驗機用飛機拖曳升空,達到一定高度後,由助推火箭點火加速。其中有一架試驗機,即1947年投入試驗的JII—2號採用了前掠機翼,飛行速度曾達到過1150公裏/小時(相當於馬赫數 M0.95)。另外,蘇霍伊設計局也曾用蘇—9戰鬥機改裝過一架前掠翼飛機,遺憾的是在前蘇聯的航空文獻中沒有這一記載。總之,那個時候出現的所有前掠翼飛機都只是一種嘗試,大多數曇花一現,並沒有發展成為實用飛機。其原因是採用前掠翼會出現“氣動彈性發散”問題,即由於機翼前掠,其外翼部分(特別是翼尖)在氣動力的作用下會向上扭轉。翼尖前緣向上扭轉,又會使迎角增大,升力加大,扭轉進一步加劇,直至機翼結構破壞。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是不可能的。
  到了80年代,蘇聯和美國又開始研究下一代戰鬥機,在探討其外形佈局時人們又把目光投向了前掠翼。這時候由於先進複合材料的出現和應用,上述的“氣動彈性發散”問題已有可能得到解決。即在用複合材料加工製造前掠機翼時,通過合理的纖維鋪層,不但可保證機翼的結構強度要求,而且可以抑制“氣動彈性發散”。根據美國專家的計算,如果 F—16採用前掠翼的話。其轉彎角速度可增大14%,作戰半徑增加34%,起降距離減少35%。為了進一步驗證前掠機翼的可行性,俄美都研製了前掠翼技術驗證機。美國研製了X—29A。它由格魯門公司設計製造,機翼前掠角35度,前面裝—對鴨式前翼,沒有水準尾翼。為降低造價,該機在結構上採用了不少生產型飛機的現成設備和元件,如F—5A飛機的機頭和前起落架, F—16飛機上的主起落架等。試驗機於1984年12月14日進行了首次飛行,到1991年兩架飛機總共試飛了616次。應該說X—29A的研製是成功的,但最終前掠翼技術並沒有用到F—22和JSF飛機上,原因是在新一代戰鬥機上採用這種機翼有較大的風險,另外在試驗中還發現有阻力大的缺點。在美國,真正採用前掠翼並成批生產的飛行器,是美國體斯公司生產的AGM—129ACM隱形戰略巡航導彈(裝備於B—52轟炸礬)。當時該導彈選擇採用前掠翼,主要是為了提高其隱蔽性。
  在蘇霍伊設計局研製C—37之前,茹科夫斯基空氣流體力學研究所和西伯利亞航空科學研究所也作過前掠翼技術基礎研究工作。前者在一架米格—23飛機的基礎上安裝前掠翼,進行過風洞和水洞試驗;後者在一架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進行過使用前掠翼的結構研究;還有蘇霍伊設計局自己也曾搞過一種C—32(即S—32)方案。可以肯定這些研究均為後來研製C—37打下了基礎。
  1996年,在俄羅斯航空報刊上出現了蘇霍伊設計局向空軍領導人展示的新型戰鬥機模型的照片。這就是C—37前掠翼飛機的模型照片。它與美國的X—29A不同的是,C—37採用了水準三翼面佈局和雙垂直尾翼,機翼翼根裝有空對空導彈發射裝置,後機身—蔔還有攔阻鉤,也就是說也可作艦載機使用。1997年夏,兩種俄羅斯下一代戰鬥礬驗證機——蘇霍伊設計局的C—37和米高揚設計局(現稱莫斯科米高楊航空生產聯合企業)的II—42(英譯為I—42),都被運到了茹科夫斯基飛行試驗中心。這時,C—37被取名為“金雕”。
  9月份,C—37開始進行滑跑試驗。當月25日,由試飛員伊戈爾?沃金采夫駕駛首次飛向天空,並獲得成功。這個日子只比美國的F—22“猛禽”首飛時間晚18天,“猛禽”是9月7日進行首次飛行的在。9月14日,“金雕”再次升空。據說第一階段的試飛將一直延續到 1998年7月,之後再進行改進。截止到今年1月 C—37已完成了10次飛行。初步試飛表明,要完成超大迎角機動,其垂直安定面顯然太小,今後有可能讓垂尾向延伸,以增大垂直安定面的面積,也可能增加腹鰭。
三翼面佈局
  用蘇霍伊設計局的說法,C—37“金雕”採用的是“縱向一體化三翼面佈局”。從飛機三面圖看,前翼、主翼和平尾完全在一個平面上,這大概就是“縱向一體化”的含義所指。這種作法確實也很少見,一般情況是主翼和平尾在一個平面上,而前翼往往高於主翼。前翼的平面形狀為梯形,前緣後掠角超過45度。主翼翼展16.7米,由內外兩段組成,靠近翼根的內翼段為後掠翼,前緣後掠角約75度;外翼段為前掠翼,占整個機翼的絕大部分,平面形狀為梯形,前緣前掠角約20度,後緣前擦角稍大一些,後緣內側一半以上為襟翼,外側為升降副翼。水準尾翼的平面形狀為切尖三角形,前緣後掠角很大,約為75度,後緣平直。整個翼面通過從前到後的邊條與機身相連,使機翼與機身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個統一的升力體。
  C—37的垂直尾翼仍借用蘇—27戰鬥機的設計,採用左右對稱的雙垂尾,分別由安定面和方向舵組成,略有一些向外傾斜,這樣做據說也是出自于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的考慮。C—37的座艙蓋也與蘇—27基本相同。前風擋類似於美國的F—22“猛禽”,採用整體曲面防彈玻璃,而非傳統的框架式結構。這樣做不但可改善飛行員的視界,同時有助於減小雷達反射截面積。座艙內裝備有(或將裝備)新型的飛行員生命保障系統,彈射座椅可向後傾斜20度,有利於提高飛行員的抗超載能力。這種設計與蘇—35飛機很類似,但可能使彈射過程更加複雜。為了便於高機動和大迎角飛行,飛行員駕駛杆可能為短程側杆式,油門可能為應變傳感式。據說具有“超機動性”的蘇—37採用的也是這樣的設計形式。C—37的起降裝置沿用了蘇—27K艦載型飛機的設計。主起落架採用尺寸較大的單桃輪,固定在機翼與機身交接處,可向前收入進氣道下的機身兩側。
  前起落架為雙輪式,可向前收入前機身內。主輪距為4米,前後起落架輪距約8米。在結構上,C—37廣泛採用先進材料,尤其是前掠機器幾乎全部採用複合材料製作而成,通過合理的纖維鋪層克服了前掠翼的“氣動彈性發散”問題,龐該說這是蘇霍伊設計局在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方面取得的又一項成果,也是C—37之所以引入注目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介紹,C—37—隨機僅機翼使用複合材料達90%,也有資料說是整個機體結構的9O%,總之僅此一項就可使飛機提高有效載荷20-25%,壽命延長0.5--2倍,而材料本身的利用率可達85%,人工製造零部件的勞動強度也降低不少,尤其是可大大減小飛機的雷達特徵,提高飛機的隱身能力。美國在研製F—22飛機時所做試驗表明,與使用鋁和鈦合金材料的結構相比,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結構有更大的作戰生存能力,也就是說其結構一般小易被破壞。
  動力與設備
  首飛的C—37“金雕”危機使用的動力裝置,是兩臺彼爾姆航空發動機聯合企業製造的II—30Q6型渦扇發動機,目前米格—33M截擊機使用的也是這種發動機,單臺推力252千牛(15500公斤),發動機本身靜重2419公斤。目前使用的II—3099發動機。不帶推力向量控制系統。最終,C—37將使用留裏卡—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研製的A31—41Q(英譯為AL—41F)加力式雙涵道渦輪風扇發動機。據稱,這種發動機採用廠更新的技術,個但結構更簡單,推力更大,耗油率更低,而且可進行推力向量控制。AII—41Q發動機的單臺推力可達到196千牛(20000公斤力)在攜帶空空武器和副油箱的條件下,如果飛機的正常起飛重量是24噸,使用AII—41Q發動機可使起飛時的電機推重比達1.5。這麼大的推重比,肯定優於現在所有飛機,其中包括美國的第四代超裔戰鬥機F—22A,為C—37實現超音速巡航提供了動力保證。
  該機採用了固定幾何形狀的進氣道,進氣口位於鴨翼前的邊條翼下,截面形狀為四分之一圓形,上面的邊條翼正好可起導流和遮擋作用。據介紹,用不可調的固定式進氣道,可減少雷達反射截面積,有利丁提高隱身性,但不利於提高最大飛行速度。估計C—37的最大速度,在海平面為1400公 裏/小時,在9000米高空可達到2200公裏/小時。
  為了滿足俄羅斯空軍提出的上述戰術技術要求,C—37肯定使用了更加先進的機載設備、這是不容置疑的。主要有數位式多通道自動控制設備,一體化自動指揮和導航系統。在導航系統中,又有由衛星導航和“數位地圖”組成的鐳射陀螺儀慣性導航系統。這種系統已在多種飛機上使用,如蘇—30MKII、蘇—32/32QH和蘇—34戰鬥機等。
  雷達是戰鬥機最重要的機載設備,俄羅斯早就在作這方面的工作。1992年,一個名為法紮特龍的聯合企業推出了一種新型機載雷達,先後裝到了稱為“重量級”戰鬥機的蘇—35和蘇—37飛機上,該雷達使用在X波段工作的相控陣天線。裝備在C—37機頭的主機載雷達也是這種型號,或者是更先進的改進型。從雷達天線的設置和尺寸來判斷,其探測範圍是很大的。據研製者介紹,用於C—37飛機上的雷達系統還有很大發展潛力,為擴大垂直和水平面上的視區,將電子和機械掃描相結合,就可使新型雷達的方位角擴大到60度。
  根據目標的有效散射面的不同,C—37的主雷達系統對空中目標的發現距離為165--245公裏,可同時跟蹤24個目標,同時對其中的8個目標實施導彈攻擊。除主雷達外,該機還有兩部後視雷達,裝在機翼與發動機噴管之間。在垂尾、邊條翼、鴨翼和平尾的前緣或頂部,均有各種功能不同的天線。“金雕”還裝備了電視和紅外成像,以及鐳射探測設備等。這些光學設備分別安裝在機身前部或飛行員座艙風擋下方,與蘇—33和蘇—35戰鬥機上的一樣,不會影響飛行員的視野。
  武器裝備
  目前試飛的C—37技術驗證機沒有掛裝任何武器,機上除翼根外再沒有其他外部掛架。但如果將來發展成原型機或生產型戰鬥機,肯定需要攜帶機載武器及其系統。考慮到隱身性的需要,C—37的武器載荷將盡可能地採用保形安裝,即儘量安裝在機體內部,而不是暴露在外部。但機體內部的空間畢竟有限,為了加強飛機的火力和增大航程,在飛機的外部或多或少總會設計一些外掛架,以便攜帶導彈武器或副油箱。按照俄軍方對第五代噴氣戰鬥機的要求,C—37是作為一種多用途戰鬥機設計的,因此在武器配備方面也必須考慮多用途的需要,其中包括遠、中、近距武器,使用時可根據任務需要選擇安裝。從蘇—35和蘇—37兩種飛機使用的武器來判斷,在遠端武器方面,C—37飛機可能配備KC—172型導彈。這是一種大型遠端空對空導彈,飛行速度可達到高超音速。它採用了複合尋的導引系統,可攻擊4O0公裏以外的空中目標。不過使用 KC—172導彈時,發射後需要有其他導引設備將其引向目標。
  中程武器將是C—37飛機的主要武器裝備,將配備先進的PBB—AE型中程導彈。這是一種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的空對空導彈,據俄羅斯有關人士介紹,它可以與美國的AIM—120先進中距空對空導彈婉美。其彈翼可以折疊,以便於安裝在彈艙內。俄導彈研製生產部門已宣佈,該導彈又發展了新的改進型,並已在蘇—27飛機上成功地進行了飛行試驗。改型導彈上使用了新的衝壓式噴氣發動機,不但加快了飛行速度,而且可增大射程。近距武器對於戰鬥機來說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可供C—37選擇的近距武器餘地比較大。在1997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展出了一種俄羅斯研製的新型導彈K—74。它是在K—73導彈的基礎上製造的,主要區別在於改進了紅外制導系統,目標截獲角從原來的80--90度增加到120度。使用新的紅外制導系統也使導彈的最大殺傷距離增加了30%,達40公裏。K—74導彈的研製始於80年代中期,但直到1994年才開始進行飛行試驗,現在該型導彈已準備投入成批生產。除K—74導彈外,俄“長旒”科學生產聯合企業還研製了一系列近距導彈可供C—37選用。
  在C—37的機載武器中仍保留使用FIII—301型30毫米機炮。這種機炮重量很輕,只有45公斤,射速為每分鐘1500發,炮彈的初始速度為每秒850米。現在,米格—29和蘇—27飛機上使用的就是FIII—301機炮。與蘇—33、蘇—35和蘇—37等其他俄羅斯戰鬥機機一樣,C—37飛機也將裝備空對面攻擊性武器,包括空對地高精度導彈和集束炸彈,用於摧毀地面和水上的目標,如敵方的雷達站、交通樞紐和武器陣地等。關於C—37飛機自我防衛系統,有可能採用一種“複合式假目標”裝置,可以保護飛機免受雷達、紅外線和鐳射制導導彈等多種武器的攻擊。與以往作戰飛機上使用的被動保護手段不同的是,它對於空對空和麵對空武器的所有波段都有效。
  在防止紅外制導武器攻擊的時候,使用“複合式假目標”時會在飛機後形成一個燃燒區,在很大範圍內給敵方造成假目標;而且燃燒區的光譜與所保護飛機的光譜相同,使敵方的紅外制導武器真假難辨;再說假目標與真目標又保持一定的距離,即使敵方武器擊中了假目標,也不會傷及真目標(自己飛機)。
  而在防止雷達制導武器攻擊時,“複合假目標”可運用等離子添加物,它可增強燃燒區的無線電彼反射。此種添加物在燃燒區內產生自由電子,然後迅速集中,形成一個極象金屬物體的假目標。在對付鐳射制導武器的進攻時,“複合假目標”則使用一種粉沫狀鐳射作用物質。這種物質在燃燒過程中,可產生照射敵鐳射武器工作頻率段的電磁波,或者燃燒後遊離於燃燒區之外,在冷卻過程中產生所需波段的電磁波,從而幹擾來襲的鐳射武器尋找目標。總之,“複合式假目標”設想是非常巧妙的,不管是何種制導武器的進攻,都可以迷惑對方,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當然,“複合式假目標”是否真的有這麼靈驗,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目前C—37雖然還只是一種技術驗證機,但也確實應用了俄羅斯航空工業近年研究成果和最新技術。首先是成功地應用了前掠翼技術,當然美國的X—29A也應用了這一技術,但尺寸上兩者不是同一個量級,如前掠翼翼展C—37是16.7米,而X—29A是8.28米,僅為前者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說C—37採用的前掠翼已接近實用的水準,而X—29A要走向實用還有不少工作要做,風險也比較大。其次是“超機動性”,雖然C—37成功地採用了三翼面佈局和前掠翼設計,可暫時還沒有安裝推力向量控制系統,目前還不可能達到這一性能。但是,應用推力向量技術,對於蘇霍伊設計局來說已經有蘇—37的成功先例,應該說將來C—37裝上向量控制發動機後實現這一要求是有把握的。第三是隱身性能,在C—37飛機已經採取了不少措施,如結構材料大量使用複合材料、機體外塗刷吸波材料、進氣道採用特殊設計以及將武器儘量安裝在機體內等。據專家分析,採用這些措施後,C—37的前半球雷達特徵值比較小,隱身性能較好,相比之下後半球較差。至於超音速巡航性能,如果裝上大推力的AII—41Q新型發動機,應該說是可以實現的。因為與F—22比較,C—37的起飛重量更小,而發動機推力更大,前者具備超音速巡航性能,後者也不會有問題。
  當然,在上面的介紹中也存在分析和推測的成份,最後C—37能否走向實用,真正達到下一代戰鬥機的技術性能要求,還得看它的發展。最終決定“金雕”命運的,一是面臨與I—42的競爭,再就是俄羅斯軍方的財力支持,而後者顯得更為重要。
http://www.caep.cetin.net.cn/chg/russia/russiazdjs-37.htm

台長: 阿楨
人氣(4,05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其他空軍 |
此分類下一篇:空對空導彈
此分類上一篇:俄五代機

圖博館
機翼裝反了嗎?俄羅斯的SR-10前掠翼教練機終成正果2017.10.22新浪軍事

  俄羅斯國防部宣布16架SR-10前掠翼教練機訂單,首批飛機將在2018年量產,取代蘇聯時期遺留下的捷克造L-39中級教練機。
  至此,俄新一代教練機體制終於塵埃落定,由雅克-152取代雅克-52初級教練機,由SR-10取代L-39中級教練機,由雅克-130作為高級教練機和戰鬥機先導教練機。與蘇聯時期的三機三級制教練機體制(雅克-52、L-36、米-21U或米-23UB)相比,新教練機之間的銜接更加平滑,能提高整體訓練效益,降低俄空軍近年高發的事故率。
  SR-10在設計上非常有特色,該機是來繼格魯曼X-29和蘇霍-47驗證機之後問世的第三種複合材料噴氣式掠翼飛機。
  早期的前掠翼飛機都不是很成功。由於機翼存在一定彈性,當氣流流過前掠翼產生升力的同時,作用於翼尖的升力會把翼尖以以翼根為支點向上扭曲,而這種扭曲又導致翼尖迎角增加,產生更大的升力,進一步加劇扭轉。如果不加控制,機翼結構很快會由於過度扭曲而損壞,這就是前掠翼飛機所謂的氣動發散問題。
  X-29和蘇-47的試飛表明,前掠翼在超音速飛行時翼尖激波會與機身激波互相干涉,導致超音速巡航阻力過大,無法滿足未來戰鬥機的需求,所以就沒有進入實用化發展。
  但是對於亞音速教練機來說,超音速阻力根本不是缺點,同時前掠翼還具有優秀的大迎角飛行特性。前掠翼在大迎角飛行中,表面的氣流傾向於向內側流動,而不是像後掠翼那樣朝著翼尖流動,結果就是在翼根失速後,翼尖的副翼仍能發揮作用,所有具有非常優秀的大迎角操縱性和很低的失速速度,對於教練機來說都是寶貴的品質。
  SR-10原型機在2015.12.25首飛。該機採用複合材料製造,由於被設計為初教機,所以座艙內只有簡陋的儀表。SR-10的機翼前掠10度,其設計目的是為了保持與平直翼相同升力特性的同時增強大迎角操控能力,推遲失速速度,提高飛行安全性。與平直翼的L-39相比,SR-10在飛行速度速度、爬升率、轉彎半徑和機動性上全面勝出,同時造價和維護成本更低。
  SR-10僅2.4噸,安裝一台烏克蘭AI-25LT渦扇發動機推力1.7噸,未來會換成俄AL-55或SM-100,最大速度0.85馬赫,巡航速度520公里/小時。拜複合材料機身所賜,該機的最大過載達到驚人的+10G/-8G。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10-22/doc-ifymzqpq3234742.shtml
2017-10-23 10:09: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