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7 14:39:05|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92下第一次段考第六組報告~李魁賢介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魁賢

成長史

事實上,我是在台北出生的,我的祖先二百多年前就住在淡水了,我們的祖厝是在淡江大學後面淡水水源地一帶,那是我們李家祖先最初的開發地,到了第三、四代祖,就遷移到距離淡水五、六公里的中寮里開墾。我父親在台北工作,所以我是在台北出生,不過出生後不久,我就回淡水鄉下和祖父母一起住,直到讀幼稚園時才再到台北市。但是,不久遇到戰爭空襲,所以我在台北讀小學一年級時又「疏開」回淡水,就讀水源國小,再到淡水初級中學(今淡水國中)讀書,之後又到台北工專就讀。  工專畢業後,服預備軍官役,那一年發生八二三砲戰。我八月十五日入伍,到步兵學校報到那天半夜,大家都被叫起來,一人發一把槍,躲到防空洞,聽說那一天就有狀況了,一週後就發生金門八二三砲戰了。我在步兵學校六個月,再到花蓮砲兵學校三個月,接著被派往馬祖,直到退伍。比起金門,馬祖距離中國較遠,情況沒那麼緊張,不過也受到砲擊,當時的砲大都只能打到北竿島,只有一、兩顆砲彈打到馬祖南竿島,打壞了一間廚房而已。
  退伍後,我到中壢泰豐輪胎廠工作了幾個月後,考入南港台灣肥料公司。在台肥公司工作七年當中,有一次被派往瑞士考察,那是我第一次出國,又是到瑞士這麼好的地方,和當時條件很差的台灣,有強烈的對比,給我很深的感觸。離開台肥公司之後,我這二十多年來從事的是替人申請專利的工作。

得過英國劍橋國際文學學術院士

英國劍橋有個傳記中心,專門出版世界各種專業人物的傳記叢書,當時成立了「世界詩人協會」,邀請我為發起人之一,後來改組為「世界文學院」,每二、三年編一本詩人的傳記或作家的名人詞典,最近出到第十三版,蒐集了近千位目前還在從事活動的作家資料。

是學化學工程的,這和寫詩有什麼關係?

化學工程這門課程和寫詩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是從初中開始寫詩,太平洋戰爭結束時,我是國小三年級,當時師資很缺乏,有些課程沒有老師來教授,就改成勞動課,所謂勞動課是在校園空地種菜,所以,大約有一年的時間沒有好好上課。很多老師都是晚上到淡水街上學當時所謂的北京話,第二天就回學校教我們。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戰後復課的第一天,看到老師發給我們「ㄅㄆㄇㄈ」的講義,和以前讀的完全不同,感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就像我們現在看到阿拉伯文那種感受一樣。  戰後,師資不夠,而且很多從中國大陸來的老師,不一定有教師資格,只因會講北京話就來教書,其實哪裡是北京話?他們的各省口音腔調濃重,所以,我初一上學期都聽不懂老師的話,到了下學期才漸漸聽懂。當時我最感頭痛的是作文,因為認識的字有限,不知如何下筆。為了解決這個困難,我自已很認真地看課外讀物,多少接觸文學作品,於是開始對文學感興趣。  我第一次在《野風》文藝綜合雜誌發表詩作是一九五三年,我初三的時候。進入工專讀書,所學的是硬梆梆的化工,和感性的文學完全不同。那時我的課業很繁重,從週一到週六,每天滿滿八堂課,不過,喜愛文學就像吃鴉片一樣會上癮,所以,我還是盡量抽時間看書。當時工專圖書館裡有中國三?年代作家的書,魯迅、老舍、沈從文等人的作品,我就是在台北工專讀書的時候看的。

一九八二年得到義大利藝術大學文學傑出獎

當時他們正在編寫亞洲文學史,其中一部分會寫到台灣。後來我也收到這個獎的證書,但是亞洲文學史一直沒有編寫出版,我曾經寫信問文學史的事,他們表示必須再擴大蒐集資料,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以後我就沒有再和他們聯絡,也不知道亞洲文學史出版了沒有。

對孤獨有什麼看法?

一般所謂的「孤獨」是孤僻、不合群。我所說的孤獨是心靈上的,這個概念是從德國詩人里爾克來的。他在《給年輕詩人的書簡》這本書裡談到: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世界最大。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是矛盾的,但是仔細想想,卻有道理。我們平常生活當中,免不了和外在的人事物接觸,這接觸會使彼此間的距離縮短,產生糾葛,限制了個人的活動空間。當一個人孤獨時,不必考慮任何外在的拘束,或利害關係,心靈將會放大,思考或觀察任何事物,就不會受到牽制,心靈的空間就很開闊。所以,我所謂的孤獨是就心靈而言,不受太多的牽制,完全沒有束縛。我們寫詩,如果能夠以孤獨的心靈來觀察事物,所看的事物將更開闊。至於愛,不只是愛人類,也愛天下事物,站在這樣的立場來觀察,比較不會受限於習慣性的概念,比較不會有社會功利思想。我曾經說過,寫詩最好保持小孩子第一次看到事物的那種新奇的心情,那個世界是最美的。

評論

李先生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從他的多首詩作當中可以看出來,他有十幾首詩都提到「鼓聲」,這鼓聲象徵著憧憬和莊嚴,也象徵詩人的生命融入台灣的生命,因而超越極限,使生命更堅強。



李魁賢之代表作

<留鳥>

我的朋友還在監獄裡 斂翅成為失語症的留鳥
不學候鳥 放棄語言,也
追求自由的季節 放棄海拔的記憶,也
尋找適應的新生地 放棄隨風飄舉的訓練
寧願 寧願
反哺軟弱的鄉土 我的朋友還在監獄裡
我的朋友還在監獄裡 我的朋友還在監獄裡

我的朋友還在監獄裡」是一句很寫實的話,卻包括著相當深刻的意義。在白色恐怖時代,如果有朋友被捕入獄,大部分的人都會和他劃清界限,不承認有這個朋友。也有詩人曾經提到某人,當那個人入獄之後,就把那人的名字劃掉,是有這樣的例子。我個人沒有膽量也沒有能力參與政治活動,但是對於朋友拚著性命從事各種活動,我是非常欽佩的,無論如何,我在精神上都是和他們站在一起的。所以,「我的朋友」還在監獄裡,有這樣的含意。

  另外,留鳥和候鳥是相對的,候鳥會因季節改變而飛去尋找適合居住的所在,留鳥則不一樣,認定這裡就是自已的住處,不管氣候再差,還是要留在此地。我就是用這兩種不同習性的鳥,來形容那些為台灣鄉土文學打拚的作家朋友,他們不肯離開台灣,堅持為這塊土地付出,結果卻被關在監獄裡,他們為台灣受苦受難。我寫這首詩,主要用精神力量懷念這些朋友,同時支持他們所做的工作。

<海邊暮情>

海邊 波浪傾訴
有人在垂釣 徒然到處流浪
釣走晚霞 無處上岸的辛酸
剩下沒有血色的暮靄 沒有人看見
海邊 波浪無奈
有人在烤肉 沿岸抗議遊行後
把黃昏 被強制驅離的疲勞
和黃昏的故鄉 老天沒有講一句話
愈烤愈黑 只是閉上眼睛
沒有人聽見

在這首詩裡,我還表達了環保、台灣政治現實的情況。最後兩句「老天沒有講一句話/只是閉上眼睛」,是很大的抗議。

  至於這首詩所寫的現實風景,那是一次到八里海邊看海的經驗,晚霞很美,有人在那兒垂釣。我看到夕陽西沈,好像被釣魚人釣走晚霞,天色逐漸轉暗。海邊也有人在烤肉,烤肉的火冒出的黑煙,似乎整個天空都被烤黑了。轉頭看海裡的波浪,想到當時(一九九二年)台灣社會許多示威遊行,也想到不少人在海外不得返鄉,就像那波浪沿著海岸流浪而不能上岸,海岸好像禁區,自己的鄉土被阻擋隔離。對於政權的阻礙,人民是無奈的,無法衝破權力的界限,無法達到自已的目的或理想。
  
最後兩句,說起來也是描寫風景,因為天暗了之後,好像老天閉上眼睛什麼都看不到。但是,這兩句話還表達出一種抗議,自已的鄉親不能回來,人民示威遊行卻被強制驅離,對這種情況,老天居然一句話都不說,甚至閉上眼睛不看。這首詩的題目是很抒情的,我也盡量用抒情的筆調來寫,不過,那心情是沈重的,也多少表達出不滿的情緒。
詩人介紹-商禽


商禽介紹

商禽,本名羅燕,另有筆名羅硯、羅馬,四川省珙縣人,一 九三○年生。中學肄業,一九四六年從軍,一九六八年退役,曾任碼頭工人、園丁、牛肉麵販、編輯等職,一九六九年應愛荷華大學國際創作計畫專案之邀,赴美遊學兩年, 曾任《文藝》月刊及《青年戰士報》副刊助編,參與《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編務,以後擔任《時報周刊》副總編輯多年,現已退休。曾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研究兩年,並為《現代詩》、《創世紀》同仁。著有詩集《夢或者黎明》、《用腳思想》、《商禽鹱世紀詩選》。詩作曾被譯成瑞典文、英文、法文三種單行本在外國出版。


作品欣賞




五官素描

嘴說什麼好呢唯吃是第一義的歌偶爾也唱也曾吻過不少的啊──酒瓶 眉只有翅翼而無身軀的鳥在哭和笑之間不斷飛翔 鼻沒有碑碣雙穴的墓梁山伯和祝英台就葬在這裡
眼一對相戀的魚尾巴要在四十歲以後才出現中間隔著一道鼻樑有如我和我的家人中間隔著一條海峽這一輩子怕是無法相見的了偶爾也會混在一起只是在夢中的他們的淚 耳如果沒有雙手來幫忙這實在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存在然則請說吧咒罵或者讚揚若是有人放屁臭是鼻子的事

長頸鹿

那個年輕的獄卒發覺囚犯們每次體格檢查時身長的逐月增加都是在脖子之後,他報告典獄長說:「長官,窗子太高了!」而他得到的回答卻是:「不,他們瞻望歲月。」

仁慈的青年獄卒,不識歲月的容顏,不知歲月的籍貫,不明歲月的行蹤;乃夜夜往動物園中,到長頸鹿欄下,去逡巡,去守候。

<解析>

商禽此詩除了超現實意象的手法之外,此首散文詩還運用了小說般的戲劇情節,在語言的使用上非常精簡,達到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意象,也都是情節。

第一段是超現實的情節,然後加上獄卒與典獄長的對話,對話之中暗藏玄機,兩個對話不但含蓄而且具有暗示性,前述的「窗子太高了」是具體的描述,後者「不,他們瞻望歲月。」是虛筆的描寫,兩者一實一虛,從對比之中,見出年輕的獄卒與年長的典獄長在對事情的判斷上的不同,一個從簡單的思考中找出原因,一個是經過歲月所磨鍊出來的智慧之語,兩者既具對比的效果,也正好符合說話者的身分。語言的精簡扼要更見出作者裁剪對話內容的功力所在。

第二段則是將焦點放在年輕獄卒的動作上,讓年輕的獄卒在夜夜到動物園去守候的過程中,尋索出長頸鹿頸長的祕密。這一段只有年輕獄卒的動作,運用此一動作呈現出年輕獄卒的心情,而不直說。這段情節的設計是讓動作自行展現意義,也讓讀者在意猶未盡之中含有一點點的遺憾,讓讀者想知道答案卻又不直說答案的懸疑之感。如此,更形成了詩的含不盡於言外的特質。
商禽著作簡目
書名 著作形式 出版年 出版地 出版社
商禽世紀詩選 商禽著 2000 台北 爾雅出版社
用腳思想 : 詩及素描 商禽著 1988 台北 漢光出版社
從真摯出發 : [現代作家訪問記] 商禽等著 1971 台中 普天出版社
夢或者黎明 商禽著 1969 台北 十月出版社


l 成員
組長:黃小菁(29)
組員:辛昀臻(7)
林竹方(9)
林婉婷(16)
張靜怡(21)
郭錦玲(25)
黃鈺淇(32)

台長: 國文老師’
人氣(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