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12-12 12:59:55|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最低限度的統一方案的背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低限度的統一方案的背景

2000/12/12,為回應waiting001211於麻州大道留言所作。

如果統獨雙方,都認識到了兩岸關係涉及的複雜的系統整合的問題,那麼,我們就可以對此進行一些思考。我的「統獨基本認識」其實是說,當台灣加入了許多國際組織之後,在這些國際組織的相關領域,就與兩岸之間原有的一些可能由於「統一」而進行的「整合」,成為多餘的考慮。在這個地方,我們應該先停下來,想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

筆者希望在申論之前,再復述一次主要論點:「在(中國)台灣與中國(大陸)都加入的國際組織的相關的領域,所謂的統一對兩岸關係造成的影響,不復存在」。

這裡也願意復述「統獨基本認識」中的結語:「隨著台灣進一步參與非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的慣例的確立,雙方的爭點也就愈單純,所謂的統一的制度轉換的代價也就愈小,統一的可接受度也就愈高;簡單的說,台灣加入的國際組織愈多,台灣距離統一也愈近」。這個假設對兩岸的所謂統一的影響,特別是某些獨立即現狀論者的憂慮的影響何在?

例如,在國際上,獨派朋友提出「兩岸的政治整合,首先要納入亞太區域整合的一環」,現實是,兩岸在經貿上都參與了國際與亞太的整合,但兩岸的政治整合與全球經貿整合,卻是相互影響的「兩個」事情。這是經貿整合與「硬政治」問題的區分。

例如,獨派認為統派必須提出「清楚可行的架構」。但政經統合中的主要部分,可能都已在諸如「世界貿易組織」之類的機構上解決,因此這個架構其實涉及的範圍僅是國家認同,以及戰略地位的認識。例如,獨派擔心中國提出的一中是「國家整合」問題,但什麼是國家整合?如果「國家整合」與政治經濟都無關,僅與名分有關,那麼這樣一種「國家整合」的「大字眼」,是否太有些「嚇人」了?

好比說,獨派會以統一代表「中央政府、憲法、軍隊、貨幣」都必須實現一致,來表示統一的驚人「體制轉化成本」。但現實卻可能是,雖然實現統一,但北京不管台灣用什麼名義定義自身的法律位階的基礎(例如中華民國憲法),不管台灣用什麼名義選擇最高領導人(例如中華民國總統),不管台灣是否仍然擁有軍隊(其實他一直強調允許台灣保留軍隊),不管台灣是否發行自己的貨幣(甚至香港、澳門都仍發行自己的貨幣)。這完全可能。

簡單說,北京完全可能藉由其「中央立法」,賦予台灣以自己所偏愛的名義訂立自身「基本法」的權力、以自己偏愛的名義(例如總統)選擇最高領導人的權力、向外國採購軍事裝備的權力、發行貨幣的權力。在此狀況下,維持現狀就是統一,而體現統一的,可能是台灣增加一些「全國人大代表」,或避免再在聯合國或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上,挑戰「中國」;或什麼都不做,就乾耗著,繼續台灣的悲情,也是一種可能。在這種場景下,也許雙方會增加互信,逐步實現進一步的統合;也許不會,只是台灣人繼續做生意,不理天下大事。

很多人可能會對上述場景立刻反應:則台灣要維持現狀,「豈不依賴於北京的善意」?我的回答是:「這不是善意,這是務實」。需要北京的務實,讓台灣能以完全的維持現狀,實現統一。也需要台灣的務實,不去挑戰此種無害的架構,以使東亞局勢得到進一步的穩定。為了這種務實,我們得回到歷史,回到現實,回到權力對比,回到對雙方動機的分析,去認識這個可能的未來為何會發生。

獨派與統派的最大差異,在於是否認識到「現狀」是來自1945年以後,特別是1949以後的狀態。現狀是「內戰」尚未結束,只是似乎太平無事。這並非因為北京同意了台灣的獨立主權,或台灣和北京已經達成了妥協,而是因為華盛頓和北京,在1979年建交的同時,雙方建立了一種默契,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基於這種大國之間的「認識」,北京停止了對台灣的實際的軍事行動,當時是以「停止金門、馬祖的砲擊」作為象徵。而此種默契如果要加以改變,其代價為何?其代價就是一九九五、一九九六年之間的台海危機。在這樣的格局下,諸如「歐洲議會」的決議,對台灣究竟有多大幫助,真應引起我們的深思:台海危機時,歐洲又在哪裡呢?如果只是鼓勵了台灣人不切實際的期望,對於台灣的未來,是真正有利,或反而有害呢?

說到這裡,念法律的人可以說頗為無力。因為推到「暴力」,則政治就能顛覆「法律」,就能顛覆我們對自己的體制、財富的存續的信心。失去判決的執行力,就失去對法律的信心;失去防衛自身的力量,就失去主權。法律上的主權,政客口中的主權,只是鏡花水月;現實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就談不上主權。國際政治中的均勢,就是各形成均勢的大國都擁有主權,依靠此種均勢生存的小國,也擁不挑戰大國前提下的主權。而若情勢是各大國都承認某塊領土(例如台灣)是其中某一大國(例如中國)的一部份,則這塊土地的主權何在,就頗費思量了。

將近三十年前,失去美國的支持,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被北京所取代。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台北當時已經在尋求雙重代表權,但大勢已去,難以扭轉。而現狀卻是,沒有美國的曖昧的承諾,連中華民國的主權,或維持現狀的可能,都無從談起。但現狀並非無法維持。北京與美國的諒解,仍然起著維繫現狀的作用。某些台北的政治人物希望能改變這種諒解,但改變卻可能是以美中衝突為代價。如果北京進一步參與國際社會,表現其合作的意向,美國為台灣而犧牲良好的國際環境的可能,就更小了。

我們至此再回頭談兩岸架構,問題就不是一些較傾向獨立的朋友那麼輕鬆了。如何在上述環境下維護台灣與中華民國的獨立自主,絕非單純的「維持現狀」的問題,而是在美中諒解、一個中國的主權暗示下,爭取利益最大化的問題。而我所能「發現」的既實現台灣利益最大化,又是可實現的「架構」,就是我所形容的,北京單方立法賦予台灣完全自治權利的方案。這樣安定下來的法律秩序,當然是「國中有國」。而台灣用以自保的,仍然是美中諒解,仍然是自身的武力,仍然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現實;只是多了一項,即安定的法秩序。這裡要說到許信良了。其實按照其思路,則核心前提,也是各方都對「財富」的尊重。如果大家都不想破壞所有人都得利的財富的安定狀態,則動武的可能就變得極小。

最後又回到了「硬政治」問題。為何還是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此一問題問的其實是,為何台灣有可能挑戰國際秩序,從過去的一個中國主張改變,而非設法消弭兩岸之間的歧見?為何不能「維持現狀」,而總想改變現狀?更細節的說,則為何扭曲雙方在1992年至少都主張統一的共識,硬要說沒有共識?答案或許又回到歷史記憶。或者又是企圖扭曲與改變歷史記憶的菁英在施法作怪。但其背景還是「恐懼」,是中國大陸的落後狀態帶來的被「共產」的恐懼。但從樂觀的角度說,隨著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發展,此種恐懼,正在逐漸失去其物質的基礎了;於是「維持現狀的統一方案」,或如吳玉山所言的扈從政策,就會被多數人接受。

當然,我們也可以質疑北京為何總不能忘掉一百多年的被壓迫歷史,而一定要實現統一,以象徵中國的強盛?如果北京能拋開此種過時的壓抑感,則台灣獨立豈不可能?其實我想這裡也有一個樂觀的傾向,因為現實是中國大陸正在快速的發展;而當北京認識到其自身的力量,不需要以台灣為陪襯,那麼在此同時他也就會逐漸發現,他自身的外交與經濟力量,就足以拘束台灣的行動空間;而且北京會逐漸發現,甩開此一黏手的陳年舊帳,比從台灣獲取利益,更為重要。因此北京將比過去更能接納任何真正可實踐的統一方案,哪怕只是實現名義上的統一。

逐漸的,雙方會有一個交集;但實力對比會決定交集所在。今日的維持現狀方案,未必是明日的維持現狀方案。無論是哪一種方案,可預見的未來,由於對北京信心不足,台灣都還是得依靠自身的武力,來維持實質的獨立自主,這或是台灣的宿命。但是我們還是得好好想想,這最後的探戈,要如何跳法?


台長: 包淳亮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