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03 11:07:43| 人氣500|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六組報告:陸川導演的電影"可可西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導演:陸川

  1971年2月8日生於新疆,中國北京人。
  1993年畢業於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英語專業.
  1998年獲得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電影學專業碩士學位。
  1998年8月加入中國電影集團藝術創作人員中心,任導演。

生平:
  父親身為著名作家陸天明,姑姑是著名作家陸星兒,生於這樣一個文藝家庭,陸川的精神世界必然帶有家族的潛在影響。當年,作家陸天明和妻子從上海去新疆兵團成為下鄉知青,陸川在新疆出生,4歲時,陸川就隨調到中央廣播文工團的父母來到了北京。

  由於生於文藝世家,陸川受家庭文藝氣氛的影響,而後才開始對電影產生濃厚的興趣。那時的陸川純粹是個業餘分子,比較喜歡一些通俗的電影和賞心悅目的東西。譬如,帕索裏尼,《索多瑪120天》則是自己的聖經,喜歡的程度和文學作品中的《麥田裏的守望者》差不多。此外,他比較喜歡一些另類的電影,但那種銳利不是一種自戀的精細,而是一把實實在在的鐵器,是強力的而不是虛弱的。更有趣的是,陸川更喜歡電影本身,喜歡那些故事,喜歡裏面吸引自己的段落和鏡頭。而這些偏愛在今年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他的電影風格。

  2001年,青年導演陸川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尋槍》,這部充滿陽剛之氣的電影由於姜文的加入,使得許多人更願意相信這是姜文的作品。三年後,陸川以他的第二部影片《可可西里》贏得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這部電影比起《尋槍》來,他的剛烈之氣則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追求真實感,陸川帶著攝製組來到了平均海拔4700米的可哥西裏無人區進行實地拍攝,高原缺氧,條件之艱苦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尋槍》記載了陸川所有的第一次,沒有《尋槍》的那樣一個生長,就沒有可可西里這樣一個結果,所有的事情都勾在了一起,只是兩部片子的外觀或者表達的方式,還有《尋槍》的那種不顧一切的衝撞和可哥西裏之間的那種平靜和克制其實他是一脈相承下來的。

 主要作品:

  《尋槍》(2001年)入圍威尼斯電影節”逆流而上”單元。
  《可可西里》獲41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攝影,第17屆東京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等諸多獎項。

拍攝背景:
從南端的唐古喇山脈到北部的昆侖山脈之間的廣袤地域,被稱為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這裏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氣候寒冷、空氣稀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年平均氣溫僅零下4.4至零下10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73至495毫米,且多為降雪形式。如此惡劣的自然條件,被稱為“人類生存的禁區”。就在這個地方,由新銳導演陸川率領100多人苦戰120天,克服種種艱難拍成了中國第一部西部歷險片《可可西里》。

這支隊伍抵達的第一站是西寧,然後分乘4輛越野車和房車奔赴可哥西裏,途經格爾木、察爾汗鹽湖、楚馬爾河、昆侖山口、納赤台不凍泉、胡楊林等地,整個行程歷時5天。陸川介紹說,可可西里無人區是一個充滿神秘、充滿未知力量的地方,即使沿途條件異常艱苦,仍然吸引那些富有冒險和探索精神的人們前往。尤其面對蒼莽的昆侖山,經過這裏的人無不為之感慨,恰有一種“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邁氣概。在電影《可可西里》中,除了巡山隊員與盜獵分子展開生死較量的悲壯故事外,可哥西裏這些充滿獨特韻味的自然風光也盡收片中。
 尤為獨特的是,電影《可可西里》中有一段難得一見的“天葬”情節。以往的影視作品,比較忌諱表現“天葬”風俗,而《可可西里》因劇情的需要,出現了1分鐘的天葬鏡頭。陸川介紹說,這場戲在藏民和天葬師的配合下,拍得很順利,場面也處理得比較藝術化。在影片審查時,這場戲沒有被剪掉,可以讓廣大觀眾領略到藏族這種獨特的民俗。他說,這場戲雖然很短,但拍起來極其複雜,前後拍了3次,每次買了幾十斤牛羊肉,招鷹過來,場面十分震撼。

  在拍攝過程中,所有程式都按實際情況進行。比如“死者”蓋的白衫布,脖子上掛的羊毛搓成的白線,還有天葬師所用的砍刀,所有一切都力求真實。鏡頭裏出現的所有喇嘛都站在真的天葬臺上,否則鷹是不會下來的。難能可貴的是,藏族演員強巴敢於突破禁忌扮演死屍,這是一般藏族人不願做的事。拍攝時,天葬師點燃了幾米高的白煙,嘴裏念著經,不一會就看見老鷹一批批地往下落,令人不可思議。天葬師念一次經就能飛下來三四隻鷹。那些鷹都是從遙遠的天邊飛過來的,從開始的一些小黑點,到後來越來越近,形成黑壓壓的一片。據說天葬師念的咒是世代相傳的,一直念下去,印度的鷹都得飛過來。這一場面首次出現在國產影片中,給《可可西里》增添了不少魅力。

劇情簡介

本片獲得2004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攝影獎,東京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中國導演協會年度最佳新導演。《可可西里》是一部關於信仰與生命的中國電影,一部關注人類自我生存狀況和自然環境的電影。
美麗寂寥的可哥西裏安睡在寧靜中。突然,槍聲打破寧靜,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鮮血染紅戈壁,又一批藏羚羊群慘遭屠戮……

一定要抓到盜獵者!巡山隊長日泰下了死命令,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闖進了正在流血的可可西里。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在稀薄的空氣中,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

巡山隊員在遍佈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盜獵者出現在冰河對岸,隊員們不顧一切地衝入湍急的冰河之中。一場生死搏鬥之後,只捕獲了一些盜獵份子,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

風雪中,繼續追趕盜獵份子的巡山隊員已瀕臨絕境: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不斷倒在冷槍之下…..連最頑強的藏族漢子也哭喊道:我們走不出去了!!

打擊盜獵,是巡山隊義不容辭的責任;守護家園,是巡山隊不可動搖的信仰。巡山隊員頑強地在風雪戈壁中追捕盜獵者,槍聲在可可西里的群山中長久地迴響—這不只是一次巡山,這是一次憾人心魄的生命歷險。

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獄,還是見證生命與信仰的聖地?因為, 可可西里的故事難以訴說,只有真正走過的人才能體會!!

劇情分析:
1.劇名:
可可西里在蒙古語裏的意思是美麗的少女,這大抵又是一個意淫者起的名字,這也是一個不詳的名字。

美麗少女是悲哀的,從古自今多是被財富和權勢佔有,淪為玩物或者花瓶,而財富和權勢的背後又有太多的罪惡,所以美麗的少女從古自今多是和罪惡共存;在道德和法律失去約束力的時候,美麗少女又會被普通如你我的男人淩辱,被老女人醜女人的嫉妒眼神殺死唾沫淹死,這樣的故事在《狗鎮》裏被拉斯。馮提爾用放大鏡赤裸裸的展示出來;即便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美麗少婦也一樣難逃厄運。總之美麗的少女的命運多是淒慘的,這也印證了 “自古紅顏多薄命”的這句古語。
所以,當一個地域被人用“美麗的少女”命名的時候,這裏一定是危險的,是註定要被欲望、罪惡、死亡籠罩的地方!

2.「美麗與無情」做對比:
可哥西裏原本是個地理名詞,它緊臨昆侖山脈,位於青海和西藏的交界處,它的名字有兩個意思,蒙語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語則是指「美麗的少女」。電影中,更直接透過巡山隊員用這麼一句:「美麗的青山,美麗的少女。」來形容「可可西里」。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去「可可西里」,觀眾無需涉險,透過電影就可以「神遊」在本片中充份發揚,映入眼簾的高原青山、遼闊無垠的山河美景,以及繁星似海的無污染空間都讓人印像深刻。

更讓人驚歎的還有高原上的生存方式與哲學。可哥西裏位處高寒缺氧地帶,常年大風,當地人稱做「生命的禁區」,生活在這裡的藏人以天葬儀式,將死亡的肉身回歸自然,對照他們在野地求生,打到兔子就生食兔肉的場景,都是原始至極,卻又自然至極的生命血肉碰撞;巡山隊員脫褲涉水逮人的動作,突兀卻可以讓人對寒原氣候下的自然生態多添許多聯想(褲子遇水就硬,不利奔跑?);高原上快跑追逐逃犯,卻可能演生高山病變;沙漠無情,流砂會吞人……

3.生命與生存的矛盾:生死都來得突然﹐根本不能防範﹐例如流沙一場﹐便特別令人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好端端的一條性命﹐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就無聲無色地沉沒了.
一出發時,巡山隊員有10多人,到追捕行動的最後,只剩下區區4人,我們看到一片茫茫的無言大地皚皚白雪,隊員與獵人你逃我追,拼命的向前踩著笨重的步伐,一前一後,一跌倒高山空氣的稀薄,立刻讓他鼻血直流、全身僵硬再也無法起身,對比第一個被獵人擊殺的隊員,最後喪命的隊長瑞塔,除北京記者葛玉與中途被送醫的隊員,竟無一倖免,全數罹難。怪不得他們每一次的分手,抱的那麼熱切用力,原來彼此早知是生死永隔的最後一次!

4.人物描寫:巡山隊長日泰萬裏緝兇的毅力由何而生?他為什麼熱愛可哥西裏?上面不給人不給錢只憑一個隊長虛名,日泰如何號召隊員萬裏涉險?非官非民的他們不但在路上設關卡,攔阻非法入侵者,動不動就罰款、燒車、私刑拷問,甚至在危急存亡之際,還可以出售他們查扣的藏羚羊絨來救急……在巡山前線,通權達變的處置是必要的,不是任何警備條例或用鎗守則可以規範限制的,陸川的多面呈現確實做到了主要人物的心性探索,不盲目做英雄崇拜,然而全片何以還是給人盲目失焦的錯覺呢?關鍵就在於隨隊山上的記者朵玉。

會說藏語的朵玉當初隻因為關心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成立,日泰就接受朵玉的採訪,也讓朵玉目擊他們住家也有為數甚多的藏羚羊皮草,朵玉見証了藏羚羊被屠殺的慘狀,見証了可可西里的美麗,也默默看著日泰在生死存亡關頭,施行遊走法律邊緣的求生手段,冷眼旁觀是他做新聞報導的態度。

5.理想主義者的弱小和悲哀:
一群連幾百元工資都不能按拿到的英雄在為了保護藏羚羊而奔波賣命,可他們自身卻沒有得到政府應有的保護和支持;他們或餓死,或被盜獵者打死,或被流沙淹沒,他們並不如一只藏羚羊活的輕鬆,可是他們卻背負者崇高的理想沉重的責任艱難的生活!後來他們倖存下來的竟然有8人被政府起訴,判刑,理由是他們私自賣了從盜獵者手中繳獲的藏羚羊皮,這真是莫大的悲哀和超級諷刺.

6. 看法雖然傾向悲觀﹐卻沒有事先安排一個正面或負面的觀點:
沒有把這些生命沉沒的描寫殘酷化處理﹐而是從一個比較持平的角度去記錄這些事件﹐盡量不加諸任何情緒提示﹐也不抱同情的角度﹐而是由觀眾自行決定誰是誰非。
「日泰」在電影中對朵玉說:「我們只可以沒收,沒權力抓人」,這是多麼無助的一句話.

7.環保意識:
藏羚羊毛絨製成的外套禦寒功效奇佳,歐美市場爭著下藏羚羊絨的訂單,導致價格暴漲,面對暴利誘惑,青康藏高原居民開始大舉捕殺藏羚羊,甚至還因此鎗殺守護藏羚羊的巡山隊員。當地原本百萬頭的牲口很快就瀕臨種危機,陸川只用幾張照片和一兩個鏡頭捕捉荒原大地上成千上百具被人剥去皮毛,只剩骨駭的藏羚羊屍身,就已經讓人感受到一種生靈即將滅絕的淒涼。

誰來捍衛藏羚羊?電影中的安排是一位藏族領袖巡山隊長「日泰」,他在政府不給人也不給錢的情況下,甚至多數隊員都已經有一年多沒有領到工資的狀態下,依然冒著生命危險上山去追捕盜獵者。這樣的情境設計,無非就是絕地中的一個偉大靈魂的讚歌,完全符合傳統環保主題電影的特質:一位悲劇英雄試圖扭轉命運,他註定失敗,註定要以身殉來喚醒世人。

8.歌頌藏北高原的環保鬥士日泰:
讚美肯為家園獻身的環保英雄。導演急著刻畫日泰的「焦慮」與「志向」,卻不能以情節和動作來彰顯他的內心與性格,只讓我們看到末路英雄的「外形」氣質與悲壯「行逕」。明明他是通權達變的大丈夫,然而被盜獵者繳了械,依然頑強地要「老闆」伏法就逮,甚至還魯莽衝前打人,以致於在混亂中槍倒地!

此舉固然可以說是他自知死期不遠,悲壯地選擇最後尊嚴,就像其他的中外悲劇英雄一樣,他們都有自毀的傾向,都會在生命最危急的一刻,做出最不合時宜的悲壯行為;然而原本通權達變哲理的領袖,最後卻成了玉石俱焚、不合時宜的殉道者。戲劇上的矛盾,人格上也欠完整,徒然讓這部能夠開啟觀眾視野,思索人與自然主題的血淚電影,留下了若有所憾的餘韻。

台長: 辛金順老師
人氣(500)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疑問
藏族領袖巡山隊長「日泰」,在政府不給人也不給經費的情況下,依然帶領著數名隊員,冒著生命危險上山去追捕盜獵者,表現出日泰等人熱愛可可西里的偉大情操。
可是非官非民的他們不但在路上設關卡,攔阻非法入侵者,動不動就罰款、燒車、私刑拷問,甚至在危急存亡之際,還可以出售他們查扣的藏羚羊絨來救急……
如果說是英雄日泰的通權達變,那為何如此識時務的日泰,最後為何被盜獵者繳了械,依然頑強地要「老闆」伏法就逮,甚至還魯莽衝前打人,以致於在混亂中槍倒地?
又如果要解釋說日泰是自知死期不遠,悲壯地選擇最後尊嚴,那被「老闆」放一條生路的記者朵玉就算是狗熊嗎?
2008-01-08 03:16:04
辛金順老師
好問題.可見你看電影時有在進行一些思辯的活動.
這問題等報告同學回答後,老師再加以提出看法和補充.
2008-01-08 13:17:51
收收收~
老師有收到報告嗎?我們寄了唷~
2008-01-08 19:01:25
辛金順老師
報告還沒在我的信箱內出現.
請確定了信箱後再重寄.
2008-01-08 19:34:35
報告
是sks6912@pchome.com.tw嗎?
2008-01-08 22:07:41
Jacky
Good Good>=<"
2009-12-10 23:16: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