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13 02:20:46| 人氣385|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內藤 昌的「江戶町 大型都市的發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部書(上下兩冊)介紹江戶的沿革:建築、歷史和人們的生活等等,有插畫輔助說明,很有意思。

江戶的原風貌

「江戶」名字的意涵,「江」是海水進入陸地的意思,「戶」是入口,即指隅田川流入大海的那一片低窪濕地。

江戶的西側是一片廣大的台地武藏野。古詩中曾經如此吟誦:

武藏野上 沒有月亮的藏身之處
自草原而升 消失在草原上

正如詩歌所唱的那樣,廣大的武藏野是一片遼闊無際的原野,長滿了蘆葦和芒草。

武藏野台地可以細分為五個小台地,由西向東分別是品川台地、麻布台地、麴町台地、本鄉台地和上野台地。在台地和台地之間,分別是山谷、沼澤,還有流向江戶湊(東京港的古名──譯註)的河流,形成許多河灣。其中,以日比谷灣最大,風平浪靜,灣水清淺,可以採收到許多海苔。海中架起採收海苔的編竹(發音為hibi),「日比谷(hibiya)」因而得名。(上冊第12頁)

火災和爭吵是江戶的特色 (下冊第6頁)

江戶也向西南方向發展,在溜池的一部分、京橋和木挽町的洲崎等地填海造鎮。這裡就是現在的「築地」,於是,江戶一直擴展到品川一帶。
另一方面,許多寺社轉移到東北部的淺草一帶,日本橋附近的「吉原」搬到淺草寺北方的日本堤附近,擴大規模,成為「新吉原」,繁榮更勝於前。江戶下町的花柳街,也從日本橋遷移到淺草一帶。
然而,江戶東邊的拓展卻受到隅田川的限制。隅田川對岸的本所、深川,成為江戶生活物質的新貯藏地。明曆大火時,放置在市中心材木町、炭町和薪町的木材、木炭和薪柴全遭受火苗波及,助長了火勢。隨著這些地區的發展,江戶已不再是武藏一國的都市了。(下冊第17頁)

兩國橋是架設在隅田川上的第一座橋,完成於1660年(萬治三年)。一開始稱為「大橋」,之後有人認為是連結武藏國(東京都)和下總國(千葉縣)之間的橋,因此稱之為「兩國橋」。(下冊第18頁)

台長: 書生
人氣(385)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書籍 |
此分類下一篇:遠藤周作的「深河」
此分類上一篇:「自學典範 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

phoenix
這兩本是這個系列裡我最喜歡的了,因為他不會那麼高不可攀,動不動就是國寶,就是建築的結構美學,說了許多江戶發展的故事,跟親切的町人生活面貌。
2007-04-20 15:12:58
書生
這個系列的其他書我還沒看。鳳飛兄最近看了不少書?
2007-04-20 16:13:08
phoenix
病榻高臥,讀書排淺而已!
2007-04-26 21:31:28
書生
雖然出院後看書的時間可能就不像以前那麼多了,但為你的出院感到高興,此後也請多休養身體。
2007-04-26 22:28: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