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04 19:43:17| 人氣3,5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死亡心理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死亡過程與整體痛
「死亡」一般是指肉體存在的消失,但死亡過程可分四層面:
1.肉體(生理)過程:血壓下降,尿量減少,呼吸暫停,意識喪失等。
2.心理(精神)過程:包括焦慮、憤念、沮喪、孤寂等情緒反應。
3.社會過程:失去工作,與親友道別等。
4.靈性過程:靈性痛苦,在癌末病人更易出現。
    所以每個人死亡是以一個完整的個體(全人),而不是只有肉體死亡而已。因此在心身醫學的領域裏,臨終照顧的模式是一個包含生理(身體)、心理(精神)、社會及靈性照顧的模式。
    末期病患會遭遇所謂「整體痛」的痛苦,即包含下列四方面:
1.生理(身體)疼痛:全身各處疼痛、喘(呼吸困難)、胃腸症狀等。
2.心理(精神)痛苦:如焦慮與沮喪等。
3.社會痛苦:如經濟問題、家庭問題等。
4.靈性痛苦:尋找人生意義、探索死亡真相、尋求心靈依歸等。
而此四種不同的痛苦會彼此互相影響,造成病人更大的痛苦。

 

二、死亡的意義與情境
死亡過程中,除生理衰退之外,還包括個人對死亡的認知、死亡對個人的意義,以及個人在臨終過程中的心理行為反應,隨著年齡及其所處環境、情境不同而有差異。
死亡代表著許多不同的意義,有學者提出:死亡的基本意義是失落(loss),個人因為對生命失去控制,產生對未來失去確定性,感覺到喪失身體功能、喪失照顧人的能力以及親情與人際關係的失落等,甚至產生負面的情緒與行為反應。另外則有專家詮釋死亡是一種轉變的過程、無可避免的事實、釋放、生命的危機與失敗。
有學者提出四種常見的死亡情境分類:
1.死亡不可避免,而時間預估明確:急性且威脅生命的重大疾病。
2.死亡不可避免,但難以預測時間:慢性衰竭且威脅生命的疾病。
3.死亡未知,但處於等待確定的過程中:確立診斷或治療的過程。
4.死亡未知,且時間亦難預測:如:全身性紅斑狼瘡。

 

三、死亡的心理情緒反應
末期病人除了身體的痛苦之外,還有心理及靈性的痛苦。要先解除身體的痛苦,再深入了解其心理反應與靈性需求,才能提供完善的全人(身、心、靈)照顧。一般人在面臨挫折打擊時(包括死亡),也會有類似的心理反應與靈性需求。既然我們將來一定會面對自己的死亡,何妨藉此提早瞭解與思考。

心理反應五階段模式
    在美國最早研究臨終病人的精神過程的是伊莉莎白‧庫柏勒—羅絲醫師,其結論就是一般人較熟悉的「五階段」模式:
1.否認:「不,不是我,這不可能是真的!」
2.憤怒:暴怒、敵視、憤慨的感覺。
3.討價還價(磋商):試圖延後死期,自行訂定死期,條件交換等。
4.沮喪:強烈失落感,預期的悲傷。
5.接受:漫長的人生路的最後安息。但別誤以為是快樂期。
庫柏勒—羅絲所倡議的瀕臨死亡五階段的心理調適理論,她要求我們將臨終者當成活人看待。不料,長久以來人們竟然把它當成公式並且套用在每位臨終者身上,反而忽略了他們個別的人格特質與不同的人生經歷。

心理反應三階段模式
    目前已修訂為死亡過程的「三階段」模式:
1.起始期(面對威脅):剛知道病情時,病人會混合出現各種情緒反應,依其本身個性而定。可包括以下任一種或全部:恐懼、焦慮、震驚、不相信、憤怒、否認、罪惡感、幽默、希望/絕望、討價還價等。
2.慢性期(生病):當疾病逐漸惡化時,起始期的情緒反應中可化解的部分病人已自行解決。所有情緒的強度減小,不再有激烈的情緒反應。沮喪在此期是相當常見的。
3.終末期(接受):定義為病人對死亡的接受。病人不一定要進入接受期,而仍可沒有困擾、溝通正常、及正常做決定。
此三階段模式基於兩個中心原則:
1.病人面對死亡而存在一混合反應,其特質依病人而定,不是依診斷或死亡過程的階段而定。
2.死亡過程的明顯進展,不是依情緒的類型或特性而改變,而是依眾多情緒可解決成份的緩解而定。
(以上「三階段模式」根據牛津出版之緩和醫學教科書。)

 

第二節  死亡的概念與發展


一、成熟的「死亡概念」
人類的死亡概念主要是由一連串對死亡的不同想法所組成:
1.分離(separation):幼童常將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當成死亡。
2.不可移動(immobility):兒童會以能不能移動來判斷死亡。
3.擬人化(personification):死亡被兒童當作人或物,只要能夠打敗它,就可以永遠不死。
4.致因(causality):描述因為內在因素(如疾病)或外在因素(如車禍)導致死亡。
5.不可避免(inevitable):凡是生物就無法逃避死亡。
6.生命的一部份(a part of life):所有存活的生物終將老化與死亡,所以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
7.外觀(appearance):死者與存活者的外觀不同。
8.無功能(nonfunctionality):死亡時身體的生理與感覺都變成無功能。
9.真實(realization):死亡是真實的存在,和活著時不同。
10.不可逆(irreversibility):死亡是生命的永久結束而且不可逆。
11.普遍(universality):死亡是全宇宙普遍發生的。
12.無感覺(insensativity):死者沒有感官知覺。

 

二、死亡概念的發展階段
個體形成死亡概念是源自於嬰幼兒與親人分離。在3~5歲時,認為死亡是到遠處旅行,對死亡的概念是擬人化的。5~9歲兒童開始瞭解他人會死,並逐漸發展出類似成人的死亡概念。9~12歲的兒童才真正認知到死亡是不可逆的,是死亡概念成熟的重要時期。
青春期,開始會思索生存的意義與價值、人生的終極意義,對生命抱持浪漫的態度。成年期,落實生命中的生活目標與角色。中年人體力衰退與健康走下坡,隨著經歷親人的死亡,將關注焦點由「活著的意義」轉為「自己到底還能活多久」。老年期,對老人而言,死亡是既定與必然的事實,對死亡的關注變成具體行動,開始籌畫財產分配、身邊事物處置以及回顧生平事蹟等。

 

三、死亡概念發展的影響因素
常見且重要的影響因素如下:
1.死亡概念的發展受遺傳(成熟)與環境(學習)的影響很大。
2.心智年齡會影響兒童與成人的死亡經驗與死亡事件的處理方式。
3.兒童對親人或寵物死亡的經驗,會影響其瞭解死亡的事實。
4.個體的健康狀態也會直接影響其對死亡概念的發展。有學者認為:末期疾病的病童,提前至6歲就已經發展出完整的死亡概念。
5.一般女性比男性有較高的死亡焦慮。
6.社會經濟地位與支持系統運作狀況也會直接影響死亡概念發展。
7.大眾媒體被公認為是影響死亡概念的重要因素。
8.地域及歷史社會文化的差異,也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死亡意義。

 

四、人類各發展階段的死亡相關議題
不宜將死亡視為老年階段的特殊議題來探討,應提升為生命週期各階段重要且共同的發展概念,以全新角度學習並加以印證。
1.嬰兒期(出生~1歲):死因以源於週產期病態最高,其次為先天畸形。
2.幼兒期(1~3歲)、學齡前期(3~6歲)、學齡期(6~12歲)及青少年期(13~20歲):死因半數以上是事故傷害,其次才是惡性腫瘤。對死亡的體驗是寵物與親人的死亡,當然還有大眾媒體當中以及同學的意外死亡。
3.壯年期(20~40歲):死因主要仍是事故傷害,略勝於惡性腫瘤。對死亡的體驗來自於墮胎、子女夭折、長輩慢性病的死亡。
4.中年期(40~65歲):主要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事故傷害、腦血管疾病。對死亡的體驗最常來自於親朋好友的死亡,還需面臨年邁父母的照顧與送終。
5.老年期(65歲以上):主要死因為惡性腫瘤。開始要面對自己與同儕不免一死的事實,同時要克服各種失落,尤其是配偶的死亡。

 

第三節  對死亡的認知與恐懼


一、關於「臨死覺知」
《狀況》躁動不安而拉緊床單,看到一些幻影或說出奇怪的話。
《說明》可能是瀕死症狀,但也有可能是所謂「臨死覺知」。
以我在安寧病房的照顧經驗,可以分為三類。第一種病人(最高段的),能「自知時至」,主動告訴家屬或醫護人員:還有幾天或指出某月某日將會死亡,而且真的是「鐵口直斷」。第二種病人「若有所見」,看見已往生的親戚朋友來看他或說要帶他走,沒有多久就去世了。第三種病人「若有自覺」,在生命的最後幾天會吵著要回家,回到家有時病情會稍微好轉,就是一般常說的「迴光返照」,然後時候一到就永別了。這些都是「臨死覺知」。
這並非「怪力亂神」或「危言聳聽」,在美國也有「臨死覺知」的例證,有興趣者可以參考正中書局出版的「最後的禮物」一書。以上的現象在安寧病房的臨床照顧上都實際經驗過,而且大多很準確。
我們寧可相信病人自己的感覺,因為這是病人的身體與生命,唯有他自己最清楚。因此我們也會提醒家屬:千萬不要以為病人在胡說八道或胡吵亂鬧,若有上述情況要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和病人講話時要當作他的聽覺正常,即使病人聽不到。向他解釋正在做的事,說出心內話,鼓勵其他親友(即使是小孩)也這麼做。溫柔而有耐心的告訴他正確的人時地。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用毛毯蓋住床欄,以免病人碰撞受傷。

 

二、關於「死亡恐懼」
    有些研究顯示:在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症狀方面,有幾項特點:躁動不安在男性較多見,特別是肝癌末期病人。焦躁的比例在50歲左右最高,可能因為這年紀正活躍於工作與事業,位居重要職位,有很多的責任,小孩尚未獨立,而造成強列的失落所致。完全清楚病情與完全不知道病情的最不易焦躁,一知半解的病人則較容易焦躁。
    臨終病患的精神過程及症狀有很多世界共通的特性,但因文化背景而出現不同的反應方式。因為日本保守的民族性而與美國有不同的反應:西方病患較常出現憤怒,東方人則較多焦躁,而焦躁似乎可說是憤怒的前期(或發作不出的憤怒),不同文化間精神觀點的重要性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般人經常會問到:「臨終病人是否都有強烈的死亡恐懼?」根據我十多年的安寧療護臨床經驗:臨終病人因為身體衰敗導致惡病質而能量潰散,根本沒有能力去進行「死亡恐懼」的心智操控,是「腦袋一片空白」,對外界無法反應與互動。因此,「死亡恐懼」基本上是健康者在心智運作下的產物,簡單來說,就是胡思亂想而來的,把它套用到臨終者身上,則是我們的主觀認定。

 

三、生活當中的「死亡焦慮」
人們在面臨真正的死亡威脅時,一定會變得更焦慮嗎?這只是在現有的證據下,需要檢視的一個假設罷了。或許最真實的假設是:對死亡的恐懼等同於對死亡的預期性。
1.絕不提死亡:「事實上,我們很難去想像自己的死亡。無論如何揣摩,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個活的旁觀者。」(佛洛依德)
2.我們無法不害怕死亡:所有的焦慮都根植於我們對死亡的認知,其影響之廣泛,從個人生活和文化的各個層面都可發現。在這星球上有機生命對死亡的恐懼最真實的反應就是精神病。(貝克Ernest Becker,1973)
3.歡迎害怕死亡:這個奇怪的句子是由基督教傳達出的混合訊息。
4.沒有理由去思考死亡:這種態度常伴隨著宿命論的想法。
5.學著不要太害怕:一個變通的方式,配合現今心理學有限的技術。

 

四、「死亡焦慮」研究中學到什麼?
1.我們有多怕死?一點也不算太多。一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他們僅有中低程度的死亡焦慮。大多數的人真的不太關心死亡。沒有純粹獨特的心理功能和心理實體對應「死亡焦慮」這個名詞。死亡焦慮是由一群天真的探索者,用值得懷疑的方法,所提出的一個有嚴重瑕疵的概念。
2.死亡焦慮在不同性別的人身上是否會有差異?通常女性在「死亡焦慮」向度上回答較多的項目。雄赳赳的姿態相對地會導致男人較少表達死亡焦慮。誰最可能是那個隨侍在側的、日復一日幫忙照顧的最親密的人?女人!
3.死亡焦慮和年齡有關嗎?每個年齡層對死亡的看法多少有些不同的模式。一般來說,老年人並沒有較高的死亡焦慮。

 

五、高、低「死亡焦慮」間的關連
1.「死亡焦慮」的人口統計學資料:社經階層、家庭、婚姻。
2.種族和文化的關連:不同的文化常模會影響結果的判讀。
3.宗教和信仰:是緩衝,也是壓力源。
4.人格和生活形態:關連不大或無關。
5.擬人化、心像、幻想和夢:死亡的內容可以是隱喻或顯喻的。
6.死亡之夢:民間傳說中,夢到死亡或夢到死者都必須認真地看待,當然,一般的解釋就是這個夢預言死亡的到來。你可能會意外地發現:死亡和瀕死的夢常有一種愉快而非恐怖的性質。

台長: 雪兒
人氣(3,57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