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09 20:11:22| 人氣3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訓練「孤獨與慢」的能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到CHEERS雜誌的一篇報導,心有戚戚焉。主旨是藉SARS的發生,提醒台灣人是不是趁這個時候檢視自己的生活。

到了英國,真的覺得台灣人的生活步調太快了,有必要這樣快嗎?整個產業大環境惡性競爭的結果,24小時待命的工作方式,假日無休無止的加班生活,就怕落後了存在世界任何一角的競爭者。台灣人拼老命的工作精神與拼命加快速度的工作模式,的確為台灣在高科技的領域贏得無數的商機。但是,在這種高壓力的社會環境下工作和生活,台灣人真的很快樂嗎?

行走歐洲各國,訝異他們的工作模式是那種事事「慢很多拍」,但是他們經濟實力仍舊可以遙遙領先台灣。旅行的經驗,一再的提醒我,台灣人是不是應該發展更高水平的生活模式,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屬於家庭的時間,取代終日忙碌的生活型態。媒體不再吹捧那些賺了一堆股票,年入百萬,卻無暇享受金錢的高科技人。辦公室主管不再讚美那些加班加的越晚的人表示越認真。


在英國生活了八個月,想到要離開了,有點害怕再回到那個步調快到令人無法放鬆的日子。害怕三更半夜接到臨時得召開國際會議的電話,害怕早上通知,下午就得提案的日子。害怕穿的漂漂亮亮要出門卻被call回公司處理緊急狀況的生活。害怕週五晚上想趕快回家休息,卻被拉去KTV耗一個晚上的生活。害怕不想參加飯局,卻得勉強出席強裝笑臉的日子。台灣上班族不但步調快,還害怕一個人,害怕寂寞。假日無法一個人在家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喜歡呼朋引伴一起玩樂。或是人在家,卻任由電視傳來豪無營養的聲音,陪著自己一整晚的時光。這種生活模式和現在自英國體會的生活截然不同。英國留學的日子,讓我學會處理一個人的時間,放慢自己的步調,認真的面對一個人的自己,進行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不禁,喜歡上這樣的日子。

本文轉載自CHEERS雜誌33期 2003/6/1
作者:王浩威醫師
訓練「孤獨與慢」的能力
人際關係對我們的社會結構向來很重要,我們的工作時間很長,整天都很熱鬧;我們的社會講求快步調,全世界也只有紐約、東京的步調比我們快而已,其實我們城市的速度不需要這麼快。所以,其實我們對孤獨、安靜、慢是很無能的。我很鼓勵自助旅行,但是現在並不適合,趁現在大家都很少出去,你可以把這段時間當做「閉關修行」,學習孤獨和慢。
在我們人生中,遲早要有這樣的能力,能慢、能孤獨,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會比較強。慢,才真的能進去放鬆的狀態、享受慢的東西,比如美術、音樂的欣賞,讀詩詞也要慢才會有感受力。而且,慢了以後,比較能傾聽,人們平常總是把慢跟懶聯想在一起,很多人工作很辛苦,叫他想像在 里島度假一個禮拜,聽著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有沒有手機?」
獨處時,才能好好思考,包括跳出來分析一些事情,判斷力、自信心都會比較強。愈自信愈能獨處,愈能獨處也愈自信。獨處代表你能分析、思考、單兵作戰,自己的生活也會更自在。
說實在,大小創傷是需要療傷的,別人可以給我們安慰,但還是有限,你還是需要自己療癒。
很多人獨處時不斷上網、看電視,它的節奏比你的思考還快,怎麼能靜下來?比較好的是閱讀,因為你可以自己控制速度,透過這樣來整理自己、規劃自己。也可以慢慢寫信給朋友,分享心情。以前我們都是匆匆回信、短短幾句,現在時間多了,可以慢慢寫,一方面寫給對方,一方面寫給自己。

台長: D & S
人氣(3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