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01 19:06:11| 人氣5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法鼓山參訪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善居  本文刊於三學講堂創刊號

有一天善慈師姐福至心靈的提起參觀法鼓山的建議,因緣際會及她熱心的聯繫與安排,很快的就促成了十一月四日由安慧法師帶領三學講堂善家族及眾親友們,共五十八位參訪團員的參訪行程。

由於安慧法師領隊及執事的師兄、姊們規劃安排得宜,參訪團準時七點由中壢出發。行車間,首先善慈師姐說明參訪因緣及大略行程,感謝法鼓山國香師姊發心當大家的領隊,幽默輕鬆帶動大家,請大家以輕鬆活潑的心情參訪。因為這是安慧師父帶領善家族的第一次參訪活動,他希望能未來能有更多各大寺院佛學等的參訪,師父期許大家解行並重由參訪中學習,了解台灣佛教各大名山道場弘揚佛法的精神與理念,以及佛教教育的人才培養。接著由福嚴佛學院宗妙法師以散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例,鼓勵大家由參訪善知識中學習,並思索為何參訪?參訪的對象是什麼?從中獲得的意義又是什麼?藉由兩位師父的開示,也提醒大家參訪的活動可以是學習的、啟發的。

在抵達法鼓山之前,國香師姊也簡略介紹法鼓山的開山歷史,法鼓山前身是由東初老人創建的農禪寺及中華佛教文化館發展而來。後因信眾日增,遂於七十八得購得金山一塊土地,聖嚴法師將之命名為法鼓山,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第一期工程於2001年正式落成使用。在尋找道場用地多年中,其中發生了殊勝的法緣,聖嚴法師於民國七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當天帶領僧俗四眾弟子,共同持誦大悲咒祈求感應,而幾乎在同時位於金山鄉的觀音殿中,全度法師也於觀世音菩薩法像前持大悲咒,祈求能夠早日找到適當的法師大德掌管寺院住持,如此的機緣巧合成就了法鼓山在金山的美事。法鼓山自稱為觀音道場是緣起於一場不可思議的因緣。

我們參訪車一進法鼓山,迎面的建築環境景觀即讓人有一種和諧的感覺。建築物採閩南式建築風格,以褐、白、灰色為主,與金山土地的原色協調,像是對大地的禮讚。而這些沉穩色系讓人心情自然地沉靜,也體現佛教沉穩安定的特質,這呈現和諧莊嚴的場景,讓我這朝聖的心更加肅穆,看到大家景仰的神情,應都有同樣的感受吧!

一下車就看到法鼓山師姐們在等候著,他們協助帶領大家,當我們當天的導覽志工,真是感謝。首先我們觀賞介紹法鼓山的影片大哉斯鼓,主持說明的法師希望大家能以禪修者的心來參訪。所以再觀賞影片後,導覽師姊特帶領大家到一處可遠眺金山山水美的地方,進行三到五分鐘靜坐,讓心靈安靜下來。她表示專注在當下所做的事即是禪修,走路是禪,吃飯是禪,看來當天大家心中隨處隨時皆可有禪意。

當祈願觀音殿外「大悲心起」進入眼簾,加上波光水濂的「水幕」以及一塘「池水」,一種讓人感動的氛圍及上心頭。看到嘴角上揚的觀世音法像之美,更有安定自在的感受。殿內「入流亡所」大匾額吸引了我的注意,請教了導覽師姐,她告知是「耳入無住,一入即流」之意。此時我不禁也要讚嘆建築及設計者的巧思,除了表現仿唐風格的建築美,更把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藉有形的物件充分表現出來。「水幕」代表一切如流水一樣流逝過去,當一個人真能不再執著固有,也就尋得內心的自在了。

「池水」意表海潮,代表觀世音菩薩耳根眼通,救渡眾生的精神。

接著我們參觀開山紀念館,館內供奉有佛陀舍利。紀念館中清楚展示「法脈傳承表」。聖嚴法師十四歲出家,稟承臨濟宗及曹洞宗的兩系法脈,易服隨軍來台,軍旅生涯後再度出家,聖嚴法師在美濃六年苦修,深入經藏,閉關時居住的「瓔珞關房」,在紀念館內被原樣重塑展示。之後留日,赴美弘法,開創法鼓山,在忙碌的弘法行程中仍著書寫作,館內展有聖嚴法師百餘本書籍、論文以及重要紀事。另有「尋根發願區」展出佛陀發願出家,悟道成佛,初次在鹿野苑說法等;也介紹光孝寺,中國第一座禪宗道場正覺禪寺等。「感恩區」介紹太虛大師改變當時佛教只為亡者服務的社會觀感;雲源老和尚、曹洞宗東初老人以及虛雲老和尚,這些都是對聖嚴法師有深厚淵源和影響的大師。

在參觀活動暫告一階段後,我們到了七樓國際宴會廳學習法鼓山八式動禪。志工老師指導我們學習心法:身在哪裡,心在哪裡。練習八式動禪三要件為:1.清楚,2.放鬆,3.全身放鬆。在學會八式動禪後,大夥排班接著下一式「吃飯禪」,享用午齋飯後,稍作休息。

下午的行程開始,首先先到大殿。偌大的「本來面目」牌匾,提醒著眾生放下心中煩惱執著,回歸原本自性清淨的心。進入大殿內,大家各自禮佛。殿內供奉三寶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三尊佛像法相莊嚴收攝人心,佛像光背是舟形形狀,須彌座是方形,每一面皆是一幅山水畫。接著腳步移至大殿後方山丘平台上的「開山觀音」,此處是法鼓山的最高點。大眾繞觀世音菩薩法相念佛。這座開山觀音的前身是全度法師供奉的觀音像,後重新鑄銅,在2004年觀世音菩薩生日那天安座落成,祈求正法永住。

我們又回到八式動禪學習的原場地,接下來是重要的行程──禪修指引教學。法鼓山向以大力推動禪修活動為名,因應現代人追求放鬆身心、安定身心的需求。我們入寶山當然要來體驗一下了。 禪坐個人感受不同,進階功夫也各有不同,當下我確實感受放鬆身體,放空念頭的片刻寧靜。只可惜背部、腳的疼痛把我拉回思緒中了。結束將近二個小時禪坐指導學習及八式動禪練習後。約半小時的點心、購物自由活動,補充能量也為家人親友選購些紀念品之後,是戶外生命園區朝山步道的觀景步行活動,在遙望藥師古佛的同時,我的膝蓋發出警訊,我和另一位同樣有此困擾的師姐結伴先行搭車至停車場等待。很高興大夥因步行活動後都泛出開朗紅潤的面容。感謝法鼓山義工們的盡心接待、導覽以及指導讓我們有一次充實溫馨的參訪回憶。就在感恩聲中我們圓滿賦歸了。

在回程車上,師父開示,帶領大家誦經迴向。大家都感性地分享對今天行程的感受,增進了善家族彼此心靈距離。參訪名山,對個人而言是心靈饗宴;對三學講堂而言是個期許,凡事有成皆是由無生有,由小而大,法鼓山是我們大家的目標。



台長: sanxue
人氣(5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講堂活動與大事紀 |
此分類下一篇:介紹三學講堂
此分類上一篇:社會關懷與慈善救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