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6 17:31:44| 人氣9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1世紀資訊素養教育之我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想到要寫paper或報告, 總是在篇章組織架構, 以其言而有據之侷限中, 紊亂了思緒. 所以, 先把這些忘記, 只把一些觀點看法寫下來吧!

1. Teacher/ Coach/ Engineer

目前台灣學校人員編制, 只有資訊教師, 掌管全校電腦問題, 他們被稱為資訊組長, 或者資訊執祕. 有些學校比較幸運, 能聘請兼職的工程師協助硬體或網路的維修. 而在台灣, 似乎還沒有所謂的Coach. 

所謂Coach, 在美國所看到的例子之一, 是由具有圖書館與教育科技學位之教師, 擔任圖書館長, 同時為全校師生之資訊Q&A站. 例如電腦操作, 搜尋資料, 使用電子資源等等問題, 都可以請教Coach. 但Coach的工作不包含維修, 維修工作是由專門的工程師負責. 

電腦/資訊教師, Coach, 和工程師, 應在其崗位各司其職, 並合作互通. 試想這樣的可行度如何?

資訊教師本身必須授課, 是專職工作, 不需作調整. 但當他們有課時, 若有師生有問題需要詢問怎麼辦? 這就是台灣教師體制需要檢討的地方--教師兼行政職, 但仍有十幾節的課要上. 

所以, 若負責圖書館的職員, 或教師轉任圖書館長的工作, 可以全時間留在圖書館, 有固定且專業的諮詢窗口, 即可避免目前教師兼任資訊組長不但個人負擔太重, 更無法隨時發揮解惑工作的問題. 

至於工程師, 當然不需要擴充到一校一工程師, 以鄰近學區為範疇劃分, 雇用專任工程師, 可隨時到校支援軟硬體的維護. 

2.用競賽推動, 只推有心不推廣

上至教育部, 下至地方教育局, 常見以競賽之方式獎勵努力嘗試與推廣的學校. 因此出現了一個狀況, 就是有心努力的學校或老師, 年年在競賽中獲獎, 成為學校的廣告活招牌; 這些得獎的學校和老師, 被邀請在研習中, 與他校分享成功經驗, 然而無心之學校, 在研習過後, 就繼續保持沉默, 繼續照舊, 特別是資訊教育並非七大學習領域, 並無非常嚴格制定的課程, 教學彈性非常大, 要不要嘗試, 也就無人能管. 因此, 要推廣, 並非以競賽為手段, 應考量, 如何讓不是很有心的學校和教師, 也能輕易上手, 嘗試新的教學方式或內容. 

例如在密西根州所看到的教學網站, 把所有國家或州立標準中提及的目標, 並依循八年級的資訊素養測驗方向, 設計成一個個的教學單元, 裡面已經有教學影片, 講義, 學習單, 練習等等資源, 有心的老師可參考並調整成自己想要的教學內容或方式, 無心的老師只要套用此網站之資源, 一樣可以達成相同的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學會所有目標並完成測驗. 如此, 才能真正的推廣!

ps.關於教學網站, 在教育部找到了這個網路素養的教學網http://eteacher.edu.tw/About.aspx
ps.但教育部之"發展九年一貫資訊教育議題教材計畫"之網頁連結, 卻呈現錯誤, 尚無法找到該教材資源網站

3.課綱的過度理想

97年修訂了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將課綱與實際脫節的部分作文字上的修正. 然而, 依然有其過度理想化的部分, 可能因為它只是一份課程綱要, 為了尊重教師的專業自主, 往往課綱只是一份依循的手冊, 但並非教學必須達到的標準, 因此過度理想的文字, 只要被忽略, 執行上就不會有困難. 

過度理想之一, 是國中三年的階段, 在資訊科技的使用能力中, 必須學習程式語言:

2-4-1 能認識程式語言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我相當好奇, 全台灣有多少國中資訊老師, 真的會教學生程式語言? 以往, 製作網頁的軟體還停留在FrontPage的時代, 也許會用到一些概念; 但時至今日, 這麼多的平台都可以簡易的套用功能與範本製作網頁, 更不需要了解背後真正的程式碼了. 那麼, 為什麼要讓程式語言被訂定為國中資訊教育的課程綱要呢?

根據高雄市資訊教育輔導團的說明文件, 程式語言的類型還包含了腳本式(HTML), 交談式繪圖(LOGO), 視覺化軟體(Scratch)等非傳統式程式語言. 以Scratch為例, 以視覺化呈現的軟體, 的確是學習程式語言概念的好工具, 甚至更是一種創作的軟體. 暫時我想不出更好的說法, 但課綱中列出"程式語言", 似乎過於高深理想, 其實學生學到的並非的程式語言本身, 而是與電腦溝通的邏輯, 以及建立溝通之後所能進行設計. 


過度理想之二, 是各個領域的學習, 似乎硬是要套上人文層面, 來美化台灣教育給人的高道德標準印象. 藝術和人文關懷, 的確有很直接的關聯性, 當然資訊科技的應用也可以朝人文層面的方向, 科學也不能說與人文層面毫無關係, 各領域都不是毫無關係的, 當然也不需要特別去強調關係. 

5-4-6 能建立科技為增進整體人類福祉的正確觀念,善用資訊科技做為關心他人及協助弱勢族群的工具。

這條綱要很有意思, 首先是科技真的增進了整體人類福祉嗎? 再者, 何謂正確觀念? 訂定這條綱要的專家學者, 先是認同科技能增進人類福祉, 所以將此觀念認定為正確. 但這句話是否全然正確, 對我來說, 仍有很大的思考空間. 例如, 這句話是站在自認為現代化高度開發國家的角度來思考的, 所謂的人類福祉, 未必只是便利迅速有效率, 身心靈的健康, 大自然環境的維護與尊重, 似乎不能和科技的進步畫上等號. 

4.課綱的蜻蜓點水

似乎是為了顧全大局與保持彈性空間, 課綱提到很多很多, 但卻少了清楚, 確定, 或者深入的條文.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搜尋資訊, 我想不只是運用搜尋引擎就夠的吧?! 舉個簡單而實用的例子, 如果要準備出外旅遊, 搜尋引擎和很厲害的搜尋技巧, 能得到什麼資訊? 旅遊記部落格, 官方網站介紹, 交通資訊, 推薦飯店...等, 那麼要如何訂飯店? 如果是出國需要訂機票呢? 即便都訂得到, 但價格是否已經是最優惠的? 用過全球訂房和訂機票的網站就知道, 比價與看顧客評價是很重要的, 要如何取得最優惠的價格, 並不會落入網路消費的陷阱, 這並不是搜尋引擎可以找到的資訊. 

在密西根州的中學教學網站中, 則是直接提供實用的網站, 規定預算, 並實際讓學生去規劃一次的旅程. 或者, 提供一些可以查詢可靠資訊的網頁, 像是查詢一些名詞的定義, 就不能只用搜尋引擎找知識家的答案. 

5.教師專業自主的陷阱

台灣很鼓勵教師能發揮其專業自主, 特別是自編教材, 往往都能在競賽與評鑑中獲得加分. 但就如同以往所謂"照本宣科"有所缺憾, 若教師專業自主過度發揮, 也會產生一些缺憾. 以我個人的音樂教學為例, 我一直不喜歡使用課本, 但也不是以課本為綱去自編教材, 而是挑自覺課本有興趣之內容自行設計一套課程, 以一次段考的期間進行; 但卻因此使學生少學了一些單元內容, 等到學生高中了, 回頭看國中的學習, 有學到的的確印象深刻, 沒學到的卻一片空白, 於是造成了一些缺憾. 

既然資訊素養是二十一世紀的必備素養, 對教師專業自主的尊重與鼓勵, 是否真的對學生培養未來的關鍵能力有所助益? 

6.資訊科技硬體與網路的建設

在與國外專家學者的訪談中, 電腦已經不是資訊科技的唯一硬體選擇, 而是智慧型手機; 並且, 硬體設備, 不需要完全靠學校提供, 甚至有朝一日可能不需要電腦教室, 這一日, 就是行動e化設備普及與無線網路環境建成之日. 

但仍有需要留意的問題: 1)科技工具在怎麼普及, 一定還是有學生無法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 所以還是必須有借用的設備與制度; 2)無線網路必須是有限的, 不能在校園內連通的, 會影響上課的, 都必須先設好限制. 

善用學生自有之硬體設備, 建立完善的網路環境, 不但能省下經費和空間, 也能讓學習更貼近生活. 透過網路環境的技術限制, 也能讓手機與學習和平共存, 畢竟我們看到的, 手機帶來學校變成學習剋星的問題, 已經不是校規和嚴師能控管的了. 

台長: 黑糖潤餅捲
人氣(9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資訊媒體素養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資訊素養教育的兩個小靈感
此分類上一篇:Big 6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