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勞工一 吳昭慧
組員:生科四 陳思凱
企管三 溫頌亞
化生一 黃子庭
化生一 陳凱郁
資管一 黃柏釗
資工一 黃馨儀
資工四 陳威利
數學二 王振聲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
原名沈岳煥。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小說家、散文家和考古學專家。
1917年高小畢業後,進入當地土著部隊辦理雜事,後任書記。
1923年進入北京大學旁聽,同時練習寫作。
1924年開始發表作品,並結識郁達夫、徐志摩、林宰平等人。
1925年發表第一篇小說《福生》,
1926年出版第一個創作文集《鴨子》。同年底,沈從文在上海與胡也頻等自籌資金,創辦《人間》、《紅黑》雜誌,終因資金不足而停刊。
沈從文20年代起蜚聲文壇,與詩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雜文家魯迅齊名。沈以其小說創作著稱。
而後,他改執教鞭,1928年到1930年任教於上海中國公學,兼任文藝副刊主編;後曾先後在輔仁大學、國立青島大學(現中國海洋大學魚山主校區)、武漢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
1948年受到所謂左翼文化人郭沫若等的批判,1948年12月31日宣佈封筆[1],中止文學創作,轉入歷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服飾。
1949年以後,沈從文沒有進行過小說創作。他的書在三十多年間僅出版過一次。
1950年到1978年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任文物研究員;
1978年到198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任研究員。
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因心臟病在北京去世。
感情
在中國公學教書時,沈從文愛上他的女學生張兆和,寫了不少的情書追求她,並引發校長胡適的同情,施以援手。最後,據說因沈從文的情書「寫得太好了」,張兆和終於同意嫁給沈從文。
肯定(諾貝爾文學獎)
沈從文只有小學學歷。美籍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則對「沈從文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評點沈的《靜》時他說,「三十年代的中國作家,再沒有別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內,寫出一篇如此有象徵意味如此感情豐富的小說來。」
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審委員馬悅然在《明報月刊》中表示,1987、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最後候選名單之中,沈從文入選了,而且馬悅然認為沈從文是1988年中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1988年,馬悅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館文化處詢問沈從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其實,沈從文剛剛離世數月。文化界流傳,1988年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已經決定文學獎得獎者是沈從文,但因為諾貝爾獎只會頒授給在世的人,因此沈從文與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失之交臂。
人物介紹
蕭蕭:是一位鄉下女孩,十二歲就嫁給比她年少十來歲的小丈夫,沒受過教育,雖然年紀不斷增長,但心智年齡卻還像個小女孩,擁有純真的想法,對未來與外面的世界存在著幻想與期待。
小丈夫:從蕭蕭嫁過來以後,就是蕭蕭每天要照顧的對象,對蕭蕭有姐姐還有媽媽的情感,個性天真溫柔。
女學生:受過教育的城市女孩,很有自己的主見,追求獨立、自由的生活, 相對於鄉下人是新時代的女性,擁有新思維,注重自己的生活。
祖父:是很傳統的鄉下人,生活樸實,對於都市的女學生的生活很不以為然,也帶有嘲笑的意味,認為他們生活糜爛。
花狗:是位工人,面如其心,生長得不很正氣,雖然塊頭大卻很膽小,不負責任。
啞巴:也是位工人,守本分、不說人長短的工人。
故事大綱
小說一開始就敘述傳統嫁娶的方式,再引出童養媳的文化,嫁過來的蕭蕭每天的任務就是陪她的小丈夫玩耍,或幫忙做一些家事。
在有一天夏天的晚上,大家坐在門前的庭院聊天,忽然間祖父提起女學生這個話題,對於鄉下的人來說,那些女學生是奢侈與自由的象徵,傳統的祖父帶著譏笑語氣去對蕭蕭說他以後也是個女學生,雖然蕭蕭不曾看過女學生,但她知道那是不利己的事,但聽過祖父敘述女學生後,蕭蕭不免有想當女學生憧憬,但鄉下人與女學生的生活終究不同。
花狗是家中的一名長工,油腔滑調,常常逗蕭蕭與她的小丈夫開心,雖然蕭蕭有意識到花狗對她有意思,對花狗雖然有點戒心,但每次花狗的花言巧語都能化解蕭蕭心中的恐懼。後來蕭蕭就這樣被花狗擄獲了心房,做了糊塗事。
之後蕭蕭發現她身體有些異樣,告訴了花狗,花狗塊頭大但膽子小,想不出任何辦法,雖然蕭蕭提出要一起到城裡自由去生活,但花狗以人生地不熟婉拒了,後來花狗就獨自離開了,雖然家中納悶花狗離開的原因,但久而久之也淡忘了。而蕭蕭卻想盡辦法要墮胎,脾氣也越來越壞了,小丈夫由於與蕭蕭相處久了,感情比父母還要深切,一直不敢告訴家中的人。
最後蕭蕭也想步上花狗後塵逃跑,但被發現了,被抓回來後,才發現蕭蕭的肚子懷有花狗的孩子,此時家中一時因為這件事開始混亂,後來祖父想到找蕭蕭的伯父來解決,決定把蕭蕭嫁到別處去,但一時找不到適合的人家,就繼續留在這家子。
後來蕭蕭生了一個兒子,大家都很喜歡這孩子,就把蕭蕭留下,而蕭蕭與她的小丈夫完婚後,兒子就喊蕭蕭的丈夫為大叔。故事最後蕭蕭也幫她的丈夫生了一個兒子,叫毛毛,而大兒子牛兒也娶了新的媳婦。
人物分析
蕭蕭:故事的主軸,十二歲嫁做為小媳婦。對於傳統社會逆來順受,毫不反抗,包括照顧小丈夫。
祖父:性格較傳統保守,同時也是女學生故事的開啟者。
花狗:有點輕浮的工人,覬覦蕭蕭並誘惑蕭蕭。不守信用給蕭蕭承諾卻一走了之。
小丈夫:蕭蕭的丈夫,真心喜歡蕭蕭,即使蕭蕭和別人生了個兒子仍接受她。
女學生:沒有具體形象,是自由的象徵也是對於制度的自覺的反省與反抗的力量。
文章轉折
1.祖父口中女學生的出現:開啟蕭蕭的想像和憧憬,和對自由的嚮往。即使蕭蕭被揶揄仍對女學生充滿想像。讓蕭蕭原本一成不變的生活有了變化,開始期待見到女學生。
2.花狗大的出現:花狗不停地誘惑蕭蕭且禁唱一些不入流的歌曲,久而久之蕭蕭也開始聽出些端倪,在一次意亂情迷下,蕭蕭和花狗大發生關係,蕭蕭因此懷了花狗的孩子。
3.蕭蕭懷了花狗大孩子且被發現:這等事在傳統社會中可是件非同小可的事,初被發現蕭蕭差點被沉潭,但幸而伯父不忍心讓蕭蕭改嫁,但改嫁不成。
4.被接納且生了丈夫的孩子:蕭蕭生下男孩並被接納,而後也和丈夫生下小孩。
文句解析:
女學生由祖父方面所知道得是這樣一種人…名叫「自由」
由祖父的來介紹女學生,描述女學生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做傳統婦女的家中雜事,一生只為自己而活,並盡情享樂,引出蕭蕭對女學生的憧憬,對自由的渴望。
蕭蕭:「明天長大了,我們要討學生媳婦」
雖然無法當女學生,蕭蕭仍期待將來的社會能夠開明,人人都可以追求自由,為自由而生,這是作者透過蕭蕭,表達出他對社會底層人的憐憫之情。
細節分析:
蕭蕭的夢: 幼時的夢à追求自由à回歸到現實
男女的不平等地位: 男人有三妻四妾不稀奇,但女子偷情的下場則是「沉潭」或「發賣」,這樣不同的待遇,明顯的指出社會上男女有非常多的不平等。
童養媳文化: 由於男女的不平等所造成,故事形成的背景。
蕭蕭的待遇: 買來的媳婦à不守婦道而被遺棄à因生男孩而又留下
非都市而頌鄉野:
都市代表:女學生&花狗大
在小說中,都市人屬於被貶的角色,且都市文化的是墮落且物慾的。
鄉下代表:蕭蕭
反觀鄉下人,善良、誠實且純樸,是他們的特點;雖然蕭蕭作了見不得人的事,但作者刻意淡化讀者對蕭蕭的批評,例如她有惶恐不安的感覺…等。
總結
過去:把婚姻設為自己一生的命運,婚姻對她們是如此的重要。但在婆婆、丈夫,甚至花狗大眼裡,蕭蕭婚姻的價值如此的卑微,可以隨意踐踏。那麼,蕭蕭的價值對他們而言,也沒什麼重要,連蕭蕭自己也認為自己生存的價值就只是這樣而已。
現代:在不為人知的角落,一定還存在著現代版的蕭蕭被剝奪人權。外籍配偶的例子更是多,甚至還有婚姻的買賣,難道人、愛情,是可以用金錢衡量的?這些被「買賣」的「她們」,感受是如何呢?
文末與開頭做一個呼應,暗示著另一個蕭蕭的宿命,及傳統女性的命運。
心得分享
在還沒仔細的分析文章內容和蒐集有關對這篇小說的解析之前,我們都好像是在瞎子摸象,雖然有時候會瞎貓碰到死耗子似的矇到作者的意思,大致上都還是不太懂隱藏在字裡行間的意義,作者的思維總是揚卑賤抑豪紳、非都市而頌鄉野,時常流露在他的文字裡,因為他個人的社會經歷,以及那悲憫下層階級的人,成就了他作品一貫的風格,透過抒情筆法,簡鍊的文字,讓我們更能感受到他對社會的關懷。
文章定位:
人氣(2,266)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