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09 13:47:59| 人氣61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化研究報告 - 香港武俠漫畫的樂與怒 (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後記: 老實說, 劣作, 寫既時候完全冇頭緒, 完全達唔到一篇文化研究文章既標準, 而且時間緊迫, 不過只不過讀左半年, 算吧啦!

香港武俠漫畫的樂與怒

以下內容純屬虛構

第一回 兩雄相遇

在某年某月某日一個雷電交更的晚上,於嶺南大學的永安廣場中,有二名昂高六尺英偉不凡的男士,相對而立,兩人目露兇光,看來必有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

其中一名嘴唇上掛了一束小胡子的男士說道:「論當今武俠漫畫當中,有誰不認識我-黃玉郎,你憑什麼去和我爭奪當今武俠漫畫之王的寶座?」

而另外一名外表比較斯文,面上掛上一副金絲眼鏡,不在意地說:「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就是我的『天下』了」

黃玉郎一面不憤地說:「就憑你-馬榮成?未免可笑了點。你先看看我輝煌的歷史才算吧!在香港,以武俠作題材的作品多不勝數,不管是電影、電視劇還是電影,都不難找到這類題材,因為這類題材的作品在海外的銷量長久以來都歷久不衰,而香港亦堪稱當代武俠的創作中心。然而在眾多不同媒體的作品中,漫畫可算是最有特色的一種,早在七十年代早期,漫畫已經成為香港青少年的精神食糧。」

第二回 輝煌戰績

黃玉郎回一回氣,再繼續說道:「香港戰後的漫畫家在1960年代才出現,那時候的漫畫家主要是受到中國大陸漫畫的影響,而當地漫畫家可以接觸到日本漫畫的渠道比較少,所以富有日文漫畫色彩的作品亦比較少。直至到1970年代,我-『香港連環圖教父』黃玉郎在香港漫畫界崛起,為香港漫畫開拓出一條新路向,創作出富有香港本土特色的漫畫。我早期的作品《小流氓》(1971-1975)開創了香港功夫漫畫的先河,這本漫畫內容是關於七個功夫小子在香港低下階層社會抱打不平的故事。而靈感是來自那時候的李小龍熱潮而創作而成。在1975年因香港政府立法打擊不良刊物,我籍著這個機會,把《小流氓》搖身一變,變成《龍虎門》,故事的背景亦由原本的香港各區黑幫變成亞洲各個地區的地下組織,連載直至現在。這種代表正義的中國功夫與代表邪惡的日本武士決戰,開創了香港功夫漫畫的一條方程式。《龍虎門》一直由70年代後半及80年代初都是香港最受歡迎的漫畫。怎樣?服了沒有?」

馬榮成聽了一大篇偉論,滿臉不在乎的說:「又來龍虎門,你悶不悶?不如說說80年代好不好?我在1980年出版的《中華英雄》後,你稱霸的王朝已經改變了。在這數十年間的漫畫對年輕消費族群日益顯著,當中我的《風雲》、《中華英雄》等亦相繼被拍成電影、系列電影或連續劇,近年更推出了電腦遊戲。你還活在《龍虎門》的那個年代嗎?」

第三回 漫畫-商業

此時,突然有一名同學由大門口走進兩人之間,一臉不解地說:「你兩個『公仔佬』係到爭乜呀?學阿媽話齋,做『公仔佬』有乜出色呀?慌你會發達咩?」

黃玉郎聽了一下,冷笑了數聲後說道:「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啦。其實香港武俠漫畫在連載的過程中,亦脫離不了整個商業化的機制。以《中華英雄》為例,它創刊於1980年9月5日,由最早在《金報》連載,到81年3月7日轉到《醉拳》中連載,82年年初再轉到《如來神掌》連載,到同年12月28日才正式出版單行本。由原著馬榮成到第九任主筆,前後共出版了三百七十一期。由『寄生式』的連載,到變成周刊形式的獨立發行,背後推動著這漫畫繼續連載的當然了龐大的利潤。你說畫漫畫沒有出色?其實只看你有沒有能力去吸引讀者一直追看你的漫畫。」

那位同學一瞼不惑,說:「咁你有咩方法去吸引讀者呀?」

黃玉郎又冷笑數聲,說:「其實在漫畫中,有時候你沒有留意一些很微細既地方,例如在一些商業化的小說裡頭,我們可找到『章回』這一類用來分隔故事與故事之間的標籤。傳統的章回小說是來自說故事的人,那時為了吸引聽眾下次再回來聽故事,故此便用了『下回分曉』的說書方式。後來以周刊形式發行的香港漫畫亦同樣採用了『下回分曉』的出版策略,而且不如傳統的『章回』那樣多掣肘,這種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在漫畫末預告下一點的內容方式,代替讀者去提出最關心的情節問題,並且企圖去說服讀者去同意它預設的疑問,越強大的疑問就即是越大的理由去說服讀者繼續追讀。」

馬榮成聽後作點補充:「這種『章回』形式與傳統的『章回』雖然都是企圖誘導讀者繼續追讀,是一種在商業上考慮到的策略。但其實兩者亦有相異的地方,而最大的分別在於傳統的『章回』作品本身已經是一套完整的作品,區分章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說故事。而香港漫畫則是畫了一回即出版,然後才繪畫下一回。香港漫畫由創作到出版,已經是偏向工廠式的製作方法,出版社都採用了『編繪分家』的制度,先由監制按市場的需求,預設了一個出版路線,然後才由編劇按計劃編成劇本,再把劇本交到主筆手上去繪畫,而且主筆亦很少會去落墨,頂多是負責草圖及主角的面相,而其餘的工作,則交給助理以流水作業式生產,這種由監制->編劇->主筆->助理的創作方式,亦是香港漫畫的一大特色。」

同學又問道:「咁點解你地要一個禮拜出一期?好似日本咁咪幾好,你地又唔駛咁趕?」

黃玉郎聽後搖了搖頭:「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在香港要以漫畫起家,談何容易,在我而言,有充足的時間來出版當然好,但從商業角度來看這種創作方式,將漫畫一整套的賣出去是一種極高的投資風險,因為沒法預計到市場的反應。反之,將故事化整為零的逐期出版,不但可以測試一下讀者的口味,而且可以限制著投資的風險,如果漫畫不合市場要求,便可即時停止連續。所以,在香港市場住住是主宰著漫畫的生死。」

第四回 神兵傳奇

同學聽後也認同了他們兩位的說法。突然,他靈光一閃,向著馬榮成問:「聽左咁多,你除o左《中華英雄》、《風雲》外,又有咩咁威,人地都有《龍虎門》、《神兵玄奇》,而且黃玉郎話晒都係『香港連環圖教父』?」

馬榮成聽後,暗裡笑了一笑,說:「小朋友即是小朋友,無錯,在七、八十年代的漫畫中,大部份的主題武功也是拳掌功夫,最著名的有「如來神掌」、「醉拳」等等。那時侯的「兵器」也只是配角,如我其中一部作品-《中華英雄》中主角華英雄的「赤劍」也不過一把紅色的劍,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那時侯我們漫畫中的刀劍都沒有什麼個性,所有的意義都是由其使用者去賦予的,我們甚至可以從小說中找到一些例子,如金庸小說中的屠龍刀,本身沒有甚麼過人之處,而其外型金庸亦只憑幾句簡單的說話去形容,那時候「兵器」的外形乃依賴於讀者的主動想像,所以「兵器」的外形是很主觀的。」

馬榮成回一回氣,又繼續「直至九十年代,香港的漫畫主筆發現了『兵器』潛在吸引力,於是乎「兵器」就變成新世代漫畫不可缺少的部份。而要說最成功的『兵器』,當然是由我主筆畫的《風雲》中的『絕世好劍』。「兵器」原意是為了強化高手交手時的視覺較果,而『絕世好劍』的出現,便是為了讓步驚雲發揮出最大的武學能量而誕生。而我為了創造這柄神兵,更花了一百多頁的篇幅去描繪其鑄造與爭奪的事蹟。『絕世好劍』的設計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無論是外型上,能力上也打破了一般傳統。當然,那時候也只是一個嘗試,而我覺唯一的缺點就是在於命名上,但之後我已找到一些命名的要訣,如後期才出現的『驚寂』、『天罪』、『天刃』、『敗亡』等,其命名已經大有改進。自此之後的神兵,設計上更高度個性化,使神兵進入另一個個層次之中。」

同學聽了一堆「神兵」的理論後後,呆了呆,問道:「咁又點?」

馬榮成聽後動氣了,說「就漫畫本身而言,『兵器』已經佔得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它不但成為讀者的焦點,而且更具備強化刀招或劍招威力的特較,它是強大的能力之象徵,更是武俠漫畫的重要的一環。雖然『兵器』本是漫畫中的配角,不過由於『兵器』能把力量強化,及某一些『兵器』能左右角色的性格與意識,『兵器』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主導著故事的發展。『兵器』不單止調整了武俠漫畫中的比重,它的『模型化』更成為了香港漫畫工業商業化的發展核心。」

同學此時明白了:「哦!即係新聞果時成日報導話漫畫節有唔知幾多萬人去買刀買劍,原來就係你搞出黎架啦!我都唔明點解d人會買埋晒d咁無聊既野。」

馬榮成聽後哭笑不得:「無聊!?『兵器』模型的儲蓄者,其實亦即是漫畫讀者。讀者透過真實的模型,虛擬的『兵器』真實地儲存在的『兵器』迷的腦中。故事不斷的發展,『兵器』接二連三地出現,讀者將對角色的喜惡儲存在『兵器』模型之內,而『兵器』模型本身亦存有鼓勵讀者忠心的效用,讀者去收集『兵器』模型之際,其實也是被出版商收集。你明白嗎?如此一來,不單只可以鞏固了原有的讀者,同時也希望籍著模型的贈送去吸引一批好奇的讀者。」

同學立時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咁剩係得你一間有呢d模型送,都冇理由吸引到幾萬人去漫畫節架?」

馬榮成:「你不要以為只有你懂這樣做,而且這個『兵器』趨勢更不單止在以古代作背景的漫畫上,甚至乎更出現於以現今社會作背景的漫畫上,如《火武耀揚》、《武神》等。而目前出版商亦以神兵的圖像及模型來預告下點的劇情發展,譬如尚未正式出場的神兵等等。而這種『半賣半送』的情況,並不單止在一間出版社,例如玉郎集團(用手指著黃玉郎)亦也推出多套神兵,而這正正就展開了香港漫畫史上最大規模的『半賣半送漫畫大行動』。」

同學:「咁除左以古代同現代作背景既武俠漫畫外?仲有冇其他漫畫都有送『兵器』架?」

黃玉郎發覺自己很久未沒有出聲,立即搶先答到:「當然有,除了由香港原創的漫畫外,日本開發的電動遊戲也成了一股新勢力,例如《街頭霸王》系列、《拳王》系列和《鐵拳》系列等等有時候也會送一些其他禮品,如打火機等。而另外一股勢力則是改編自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例如《大唐雙龍傳》、《尋秦記》、《大劍師》等,亦有贈品相送。這類漫畫雖然吸引力遠遠不及原創漫畫,但由於原本的小說的有一定名氣,所以銷量亦也有一定保證。」

第五回 低級趣味?

忽然,馬榮成低頭慨嘆。

同學問:「咩事咁愁呀?宜家未幾好,又搵到兩餐食。」

馬榮成沒精打彩地回答:「唉,你不會明白我們這些香港漫畫家的苦處,雖然武俠漫畫是一齊陪伴我們成長的東西,但你知道嗎?其實香港武俠漫畫早已被劃分為一項文化水平較低的刊物,例如在街上看到行人手上拿著香港漫畫的(如《古惑仔》、《神兵玄奇》),有很多人心裡不自覺地已將那人標了一個文化水平較低的標籤,就算是政府早期推出的不良刊物廣告中,你亦可以看到片中一名咬牙切齒的太太說了句:「呢d野,最好都係dump左佢」,之後,就將一些香港漫畫丟進垃圾筒中。你說,香港漫畫真的是垃圾嗎?」

同學遲疑了半秒:「這個...」

黃玉郎聽到這裡,身同感受,忍不住插了一句嘴:「無可否認,香港漫畫中的質素不及日本,故事亦集中在暴力及色情上。但我們也是無可奈何的,像馬榮成之前提及過的廣告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某程度上香港政府以至社會將香港漫畫邊緣化。在這種社會規範與主流觀念下,我們只好盡量爭取低下階層的讀者為目標,繼而與主流價值觀的分歧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亦唯有加入大量暴力、色情元素,希望能爭取到一些要求官能刺激的讀者來為持銷量。」

同學:「咁究竟係問題出係邊到?」

黃玉郎有點無奈地答:「社會進步!當社會不斷進步,人的知識水平不斷提升時,漫畫在這社會的地位亦跟隨變動。」

同學:「咁你冇試過做其他題材先?成日打打殺殺都唔係方法架?」

黃玉郎:「當然有試過,例如早期的《狄克戀曲》、《賭聖》等,到較近期的《流氓律師》、《首都高速》等,雖然質素參差,但總能不說沒試過吧?然而薄裝漫畫在這麼多年後,已經被社會定位,亦即一般人所說的『打書』,別人看見你手上拿著薄裝漫畫,不會去想內容是什麼,因為薄裝漫畫一早已經被定型。」

同學:「唉,點解你唔的起心肝好d質素?你地都唔想被人一世都睇死架。」

此時兩人突然不發一言,並低下頭。

同學:「喂!咁即係點呀,答我啦!」

本來理直氣壯的黃玉郎,現在低下頭並用很微細的聲音說:「一字記之曰-『錢』!」

同學:「咩話?又關錢咩事?人地得你地唔得?」

馬榮成此時亦低下頭並作補充:「在商言商,誰會嫌錢太多?既然製作兩三本質素較差的漫畫比起製作一本優良的作品的利潤更佳時,那自然希望推出多兩三本質素較差的漫畫。而這一個「棄舊迎新」的過程就不斷地重覆,作品的質素則越出越低。而且薄裝漫畫的價值,只有一星期,一星期後又會被新的一期取代,既然如此,我還畫得那麼用心幹麼?」

同學:「講咁耐,原來又係錢作怪!但咁又難怪,生係呢個資本主義既社會到,一切都係『錢』字行頭。」

台長:
人氣(61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春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0 22:12: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