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24 12:00:31| 人氣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靜電油煙處理機 【mobile01】靜電機安裝測試開箱說明~

《北京市居傢養老服務條例》實施情況報告

(2018年1月26日)

《北京市居傢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5年5月1日起實施。《條例》實施以來,我市調整養老服務工作重點,明確瞭居傢養老服務社會化、產業化、信息化、體系化發展思路。創新服務方式,由政府直管包辦養老服務,向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市場服務、激活社會服務轉變。改進發展模式,堅持“夯實中間,帶動兩頭”,促進居傢、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由割裂狀態向融合發展狀態轉變。充實瞭部門職責,對市老齡委成員單位職責進行修訂,強化瞭對居傢養老服務工作的統籌協調。轉變瞭投入重點,由建設養老機構、完成床位任務、短期增強“硬實力”,向發展居傢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綜合服務體系、長效增強“軟實力”轉變。

一、落實《條例》的組織體系和責任分工體系基本形成

適應落實《條例》和促進全市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市充分發揮市老齡委職責作用,統籌協調全市老齡工作。2015年,將《條例》26項實施任務分解到31個部門和各區政府,由分管民政老齡工作副市長、市老齡委主任與各牽頭單位分別簽訂責任書。三年來,逐步調整、充實、優化市老齡工作機構,將老齡委成員單位擴充至53個,通過定期召開市老齡委全體會議、老齡委主任擴大會和專項會議,部署安排和檢查落實《條例》落實情況。市老齡委及其各成員單位主動作為,銳意創新,攻堅克難,形成瞭分工有序、責任清晰、群策群力共謀養老事業發展的良好工作態勢。市老齡辦加強“統籌、協調、組織、指導”職能,協調推動有關部門加強對《條例》落實工作的指導和綜合管理,指導督促各區老齡工作。各區建立瞭工作協調機制,優化瞭老齡工作機構設置,制定瞭《條例》實施的具體細則,部分區把老齡工作納入“大黨建”工作督導、督查、考評的一項內容,《條例》實施的組織體系和責任分工體系基本形成,全市居傢養老工作呈現市級統籌指揮、區級貫徹推進、基層積極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落實《條例》的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自《條例》頒佈實施以來,制定瞭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為促進居傢養老服務發展奠定良好的政策法治基礎。市級層面陸續出臺瞭《關於貫徹落實〈北京市居傢養老服務條例〉的實施意見》《北京市“十三五”時期老齡事業老發展規劃》《支持居傢養老服務發展十條政策》以及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推進醫養結合、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構建養老護理職業發展體系、開油煙處理機價格展養老服務質量建設、推進農村養老服務改革、加強老年人分類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區級層面,也加大瞭政策創制力度,涵蓋瞭規劃編制、老齡工作機構調整、驛站建設、適老化改造、服務標準、質量監管、托底保障、老年照護、資金管理等方方面面,為保障各項居傢養老服務工作落地奠定瞭制度基礎。

三、“三邊四級”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立

“三邊四級”養老服務體系,是在政府主導下,通過構建市級指導、區級統籌、街鄉落實、社區參與的四級縱向對接、層次豐富、功能互補服務網絡,依托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街鄉養老照料中心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等區域性養老服務平臺,統籌區域內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提供的各類專業服務和志願公益服務,實現老年人在其周邊、身邊和床邊就近享受居傢養老服務。2016年提出並著手構建體系框架,2017年在明職責、擴規模、加密度、強功能上下功夫。目前,朝陽、房山、順義、懷柔、密雲、延慶6區已建成本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並試運營,其它區正加快推進。全市共建設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252個,每年輻射開展居傢養老服務項目1000多個。兩年共建成運營社區養老服務驛站380傢,其中農村幸福晚年驛站140傢。“三邊四級”體系模樣初顯,建設已按部就班走上正軌。但體系的基礎鞏固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將“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不能僅僅滿足於把體系建起來,而且要把根紮下去,實現驛站的可持續發展,實現養老照料中心、養老驛站間的互補協調服務,實現街鄉鎮區域內各種養老服務的整合。從今年開始,老百姓身邊周邊將有越來越多的“老聯體”,也就是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的出現。

四、居傢養老重點領域取得創新突破

一是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規劃。《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首次專門單列社區和居傢養老服務設施規劃目標和佈局。《居住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指標實施意見》對托老所(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老年活動場站等社區養老設施的配置標準進行瞭規定。《關於加強本市新建住宅小區配建養老設施建設、移交與管理工作的通知》將規劃條件、配建養老設施類型和移交方式一並作為土地上市交易、劃撥或協議出讓的前提條件。開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普查,摸清本市社區養老設施底數,聚焦資源整合和利用,推動各級特別是基層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為政府提供居傢養老基本公共服務、社會機構提供居傢養老專業服務增加設施供給。

二是扶持居傢養老服務專業運營。調動社會力量積極性,扶持培育各類專業服務單位發展,養老服務單位在數量、規模和服務范圍等方面,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東城、西城等區通過公開征集等方式,建立本區居傢養老服務機構庫,涵蓋各類服務商。朝陽區大力推廣“一址多點”“以院統站”模式,養老照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連鎖化率分別達到62%和75%。發佈“北京養老”品牌標識,引導各類養老場所推廣使用,逐步實現以統一品牌形象、統一服務標準提供專業服務。“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社區配送+老年人傢庭”的養老助餐模式基本建立。青松康護、慈愛嘉、關愛惟士、儆堂集、傢福寧、清檬、龍振等專業機構,向失能老年人提供康復護理服務。越來越多的傢政服務企業開始增加此類服務,業務規模年增長率約為50%。

三是破解醫養結合發展難題。制定《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和《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支持居傢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完善社區居傢老年醫療服務。為四類慢性疾病患者提供2個月社區用藥長處方便利。啟動中醫藥健康養老身邊工程。解決傢庭病床、巡診等醫療服務合法執業問題。通過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上浮20%,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起草《北京市居傢養老上門醫療服務出診補貼辦法(試行)》,解決動力問題。明確上門醫療服務的具體服務事項以及醫保支付的范圍,解決規范性問題。海淀區開展瞭居傢養老失能護理互助保險試點,石景山區啟動瞭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市民政局開展瞭老年人能力評估工作,建立瞭16.48萬經評估認定為失能老人的數據庫。

四是邁出適老化設施改造新步伐。2015年明確新型適老社區建設管理思路,發佈《居住區無障礙設計規程》地方標準,制定住宅適老性規劃設計意見。2016年起,開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市政府明確瞭增設電梯財政補貼政策,對電梯購置及安裝費用按照每臺不超過40%、最高額不超過24萬元補貼。2017年,市住建部門牽頭,全年開工建設459部,年底全市已完成電梯安裝並投入使用274部,其餘185部延續到2018年完成。通過打“組合拳”的方式來解決老人上下樓不便的問題。推進老年人傢庭適老化改造,2017年完成經濟困難老年人傢庭適老化改造4682戶。

五是部署開展農村養老服務工作。2017年,我市制定瞭《關於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做好農村幸福晚年驛站建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從設施規劃、土地保障、建設支持、運營資助、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通過反哺農村,補農村公共服務設施虧欠的短板,加快建設與城市同步、服務同質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截至2017年底,全市已建成農村幸福晚年驛站113傢,就近為農村老人提供就餐送餐、文化娛樂等服務。在密雲區、平谷區、懷柔區開展農村養老改革試點工作,探索農村養老服務模式,

六是推進養老服務職業體系建設。推進養老護理職業發展體系改革試點。制定落實《關於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導行業協會在海淀區開展改革試點,制定薪酬待遇試點政策,拓寬養老服務人才來源渠道,打通初級養老護理員到養老護理師、高級養老護理師的晉級渠道。研究制定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薪酬待遇政策,探索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與薪酬待遇掛鉤機制、畢業生入職補貼等制度。對於進入養老行業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傢政服務員,實行“雙證書”制度。推進養老服務培訓院校和教材建設。在市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勁松職業學校和養老人才培訓學校,增掛市養老服務人才培訓院校牌子。

五、《條例》落實的保障基礎更加堅固

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和預算執行監管力度。2015年至2017年,市財政安排養老服務資金預算分別為10.12億元、10.88億元、12.81億元,累計33.81億元,為保障《條例》落實提供瞭資金支持和保障。從2016年起,改革資金投入方式,強化全過程績效管理,加強養老服務專項轉移支付預算“項目法+因素法”分配的統籌應用,促進各區結合自身實際自主決策統籌財力,並加強全過程預算績效和監督管理。

二是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加快完善居傢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在通則、助餐服務、助醫服務、助潔服務、助浴服務、助急服務、康復服務七項居傢養老服務規范通過地方標準立項基礎上,進行居傢養老服務標準(草案)試點。建設全市統一的養老服務與管理信息平臺,推動實現民政、公安、衛生、社保系統老年人口數據對接,形成全市5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據庫。開展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制發工作,累計為我市65歲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制發北京通-養老助殘卡達到253萬張。分析持養老助殘卡的老年人消費及服務數據,實現對老年人服務情況的智能分析和精準管理。

三是加強養老行業監管。研究制定《北京市養老服務監管辦法》,規范養老服務監管主體靜電油煙處理機、內容、方式,積極構建政府部門靜電除油機行政監管、行業協會自律管理、服務對象及傢屬主動監督、社會輿論公開監督的養老服務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工作,委托專業機構完成《北京市養老服務單位誠信體系建設研究報告》,起草《養老服務業誠信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和《養老服務單位誠信評價管理辦法(試行)》,經修改完善後擬以相關單位名義聯合印發。
AD1591332327988B

台長: rvxpu93052
人氣(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