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03 22:28:25| 人氣5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50903:澳洲電影節:我行我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找對了演員,電影就成功了一半,澳洲新秀女導演凱特.蕭蘭(Cate Shortland)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我行我愛(SOMERSAULT)》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我行我愛》描述十六歲少女海蒂追尋愛情的故事,正是含苞待放的青春期女孩要怎麼樣才能盡情施展她的魅力,才不讓人覺得唐突,而且又願意真心接納她的迷惘,擁抱她的失落與求助呢?

凱特.蕭蘭做了明智的抉擇,她選中了年紀已經二十二歲的艾碧.康尼絲(Abbie Cornish),六歲的差距,讓海蒂的身體有了比尋常少女更成熟的風韻,卻又不至於太過早熟,你看得到青春的騷動,卻不致於覺得那是逾越的放縱;更重要的是她有張青澀稚嫩的臉蛋,面對無情的世界,她少見欲望的沈淪,反而不時顯現的是純情的不解與失落,成熟與青澀的對半並比的分寸拿捏,正是選角成功的關鍵。

海蒂的第一場主戲是面對母親的男朋友,面對著裸裎的異性胴體,以及從未見面的刺青,她先是好奇的伸手觸摸,異樣的肌膚碰觸讓她驚悸昏暈,於是就不知怎麼地忘情獻吻了,偏偏,母親是一定會撞開房門看到男友及女兒的失態……這款不讓人太意外的劇情發展,註定了電影的基調:青春就是茫然,春春就是跌撞。

茫然是因為對人生才一知半解,所以好奇,所以探索;但也正因為茫然,所以就不知輕重,不知天高地厚,率性而為的結果,就是跌跌撞撞一身是傷。於是,負氣的海蒂只能背著包包就到天涯流浪,類似這種蹺家的浪女故事,天下不知凡幾,《我行我愛》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導演讓「茫然」不再是少女的專利,而是放大到她周遭的所有人,一體適用的結果,讓全片有了更寬厚的生命力度。

無力謀生的海蒂要流浪就要付出代價,愛情、夢幻、工作就是她自力更生的新世界中必需面對,無從閃躲的現實,姿色和胴體就是她的天賦,艾碧.康尼絲的美豔外貌讓她的冒險有了可信的基礎,但也在每回「所遇非人」的情境,讓人油生不忍的悲歎傷悲。好不容易遇到了好像可以信託的男人Joe時,情境卻急轉直下,Joe尊重她,喜歡她,但是卻在愛與性的矛盾交戰下,有著更複雜的迷惑:到底他喜歡的是女生還是男生?

凱特.蕭蘭對《我行我愛》的敘事基調是愛與性的雙重辯論,當代男女習慣了在最短的時間裡產生「最親近的肉身接觸」,卻在極度的濡沫相親中,才赫然發覺彼此之間其實卻有著「最遙遠的心靈距離」,口頭上說一個愛字,其實只是一個唇齒運動而已,就像性行為也可以只是最不帶感情的肌肉運動而已,但是一旦你的愛人開始問你:「你到底愛不愛我?」你是不是才開始去思考:說一個「愛」字,到底有多沈重?

凱特.蕭蘭曾經在訪問中引述一段很發人深省的童話理論,她說:「童話世界的女性其實都面對著潛在的暴力威脅,柔弱的女性就像是經常行走於暗夜的少女,總是會受驚害怕,總是會有人埋伏襲擊、總是會迷失,總是等待著英雄或王子來救援……」這款柔弱與剛強的形勢對比,適用於童話,也適用在多數採用美女童話公式的電影創作,卻不適合《我行我愛》,偏偏這就是本片最強與最弱的地方所在。

當妳的夢中王子不能勝任那位一吻就讓白雪公主蘇醒的神奇魔法角色時,墮落似乎是海蒂別無選擇的宿命,那正是類似法國電影《天使熱愛的生活(la Vie Revee Des Anges)》必然的寫實歸宿,偏偏,凱特.蕭蘭卻在最後關頭相信了「青春就是還可以再回頭,青春就是一切還可以再從來」的保守邏輯,讓一則無解的生活的冒險,突然就又回歸了最安全也最保守的家庭範疇。

《我行我愛》是2004年澳洲電影獎的大贏家,十五項提名得到了十三項獎,穩健的技術水準,出色的演技競賽,前面四分之三的劇情刻畫,都緊扣人心,非常犀利。如果不是峰迴路轉的保守結局,也許我就不會那麼悵惘失落了,那是臨門一腳的功力,是大師與工匠的微妙關鍵所在。

台長: 藍色俄羅斯
人氣(5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