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12 16:58:20| 人氣59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筆記1012─勾魂樂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影星克里斯多夫.李維過世後,連帶使得好多朋友再度懷想起了他們年輕歲月曾經迷戀過的「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

其實,「似曾相識」是一部破綻百出的愛情電影,不是因為音樂選得對,想得好,電影的感人力量或許不會淒美到讓人泫然欲泣。

電影的關鍵樂曲是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帕格里尼主題狂想曲」第十八號。

這首曲子第一次出現的場合是一位白髮老婆婆在看完李維的劇作演出時,緩步走向他,握著他的手,遞給他一只手錶,說了句:「Come back to me回到我身邊!」就轉身走了,現場男女全都一頭霧水不知怎麼回事。此時,鏡頭一轉,老婆婆回到旅館臥室,打開唱機,擴大機傳出的樂曲就是這首「帕格里尼主題狂想曲」第十八號。

音樂此時成了最便捷的蒙太奇手法,順著樂音往下走,時間過了七八年,男主角早已成為劇場菁英,但是創作遇上了瓶頸,即使聆聽著「帕格里尼主題狂想曲」也沒用,於是他駕車外出透氣,卻機緣湊巧來到了那麼Grand Hotel,而且在四處閒逛的過程中,意外撞見了博物館裡一代劇場女伶的照片,就那樣彷彿被磁鐵給吸附住了,一世情緣就在此刻鉤連住了。

李維此時透過特殊的「環境念力學」,全神貫注下就回到了一九一二年的「往日」中,遇見了珍.西摩兒飾演的那位一代女伶,而且突破層層障礙,吸引了珍,也順利邀珍出遊,就在兩人划船遊湖的時刻,李維哼出了他鍾愛的「帕格里尼主題狂想曲」第十八號。

珍問他:「這麼好聽的音樂是誰的作品?」

李維說:「拉赫曼尼諾夫。」

「拉赫曼尼諾夫?」珍很不解地說:「我也很喜歡他的音樂,可是我怎麼沒有聽過這首曲子呢?」

電影中有關拉赫曼尼諾夫的對白就這麼兩句,可是卻是整部電影的關鍵所在。

他們相遇的年代是一九一二年,拉赫曼尼諾夫在當時已經頗有名氣,但他要到一九三四年才發表了「帕格里尼主題狂想曲」,這就是為什麼女主角沒聽過的原因。後來,兩人被命運之神撕裂分開,女主角要苦等二十二年後才聽得到拉赫曼尼諾夫的這首音樂,才解開他的愛人其實是來自未來世界的謎團。

坦白說,「似曾相識」的劇情有點扯,但是愛人的世界裡是不用邏輯的,大家迷戀的是一生一世的淒美之情,片刻即永恆的刻骨銘心,所以音樂不但是劇情線索,更是讓你淚水直流的煽情源泉。

大作曲家約翰.貝律是將這部電影鍍金為傳奇的關鍵人物,當初,編導中意的是馬勒的音樂,但是他卻建議用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他所寫下的「似曾相識」主題旋律,簡直就是「帕格里尼主題狂想曲」的攣生姐妹,既甜美又淒切,讓人一聽就難忘,成為最受歡迎的電影主題音樂。

「似曾相識」的音樂是動聽的,但是如果在九十分鐘的電影裡不時就跑出來和你打招呼,要你「似曾相識」一下,你會不會覺得太甜,又太膩了些?這就是這麼傑出的音樂卻未能獲得奧斯卡青睞的關鍵所在,好聽的旋律人人愛,但是千萬別太多,吃太飽了就撐了,就再沒食欲了。

飲食男女,人間事好像都適用這樣的準則。

台長: 藍色俄羅斯
人氣(59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lemon3head
哈哈,当初在书店以70元的半价购得正版cd一张。
2007-12-27 21:52:51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