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後遺症腦霧如何降低傷害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室長期追蹤調查,最新的6月1日與5月6日的兩份報告,顯示Omicron感染者罹患長新冠的比例是7.1%;施打3劑疫苗後,感染Omicron變異株分型BA.1及BA.2各有約8%及9%的長新冠患者。長新冠後遺症,染疫者7月後可能出現,腦霧屬於永久性腦神經傷害,可透過良好飲食、睡眠、運動習慣,降低傷害
新冠病毒延燒全球,各國研究陸續發現,民眾染疫後會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影響患者康復後的生活。常見後遺症包含疲倦、胸悶、胸痛及腦霧,其中「腦霧」最常被提出討論。
染疫後遺症 3個月後發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表示,腦霧的三大症狀為專注力、理解力、記憶力下降。根據研究顯示,約二成五的染疫後康復者會出現腦霧後遺症,新冠病毒引起的腦霧屬於永久性對腦神經的傷害,除非避免染疫,否則無法預防,染疫後,可透過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讓傷害程度降低。
表示,新冠後遺症通常會在染疫後3個月發生,國內疫情爆發,推估新冠後遺症會在7月左右陸續出現,國內尚未出現有染疫後出現腦霧的患者,但從國外的監測顯示,大約有二成五的Omicron染疫患者會出現腦霧症狀,且多數患者在染疫期間為輕症或是無症狀感染者。
有些疾病 也會引起腦霧
腦霧並非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專屬後遺症,會引發腦霧的疾病包含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內分泌異常、偏頭痛、功能性情緒障礙、纖維肌痛症、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慢性疲憊症候群等。
引發腦霧分為主要與次發性,以新冠病毒來說,新冠病毒與人體的ACE2受器結合引發症狀,ACE2多集中在呼吸道,但其餘臟器、血液中也會有受體,病毒也可能透過血液,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導致腦神經發炎,這就是主要引起腦霧的原因,且腦神經受損後就無法透過藥物等方式改善。
長新冠出現「腦霧」該怎麼辦?
A7: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指出,腦霧會導致認知功能減退,患者恐出現記憶力、注意力及理解力下降等情形;而大腦能量來源是葡萄糖,組織腦部、促進腦部發達所需要的是蛋白質及脂質,維生素B群中B1、B2、B3跟葡萄糖代謝有關,B6、泛酸及葉酸則跟神經傳達物質合成有關,富含DHA、EPA的食物也可幫助健腦,促進腦部活化、情報傳遞與幫助記憶力並提升注意力。
黃淑敏表示,若要幫助大腦神經傳遞物質能夠順利,可食用富含維生素B群及DHA、EPA、大豆與堅果的食物;許多研究指出,目前世界公認最健康的飲食型態之一的「地中海飲食」,有助於提升大腦功能、防止發炎及改善憂鬱症狀等,包括大量蔬菜、豆類、水果、堅果、橄欖油、全穀類、適量魚類、適量乳製品(起司)、少量肉類,家禽類及飽和脂肪酸
黃淑敏說,在歐美的地中海飲食還包括搭配適量紅酒,但國人並不是每人都有飲用紅酒的習慣,建議可用茶來代替;此外,也建議可補充蛋類食物,建議一天可食用一顆蛋,除了補充蛋白質和許多營養素,如維生素B2、B12,其豐富的卵磷脂也是大腦和神經系統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預防失智症作法 可望改善
不過,像纖維肌痛症、慢性疲憊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引起的腦霧屬於次發性,只要原先的疾病改善,就能避免腦霧發生,以睡眠呼吸中止症而言,腦部因缺氧,才會出現腦霧症狀,因此需先診斷出導致腦霧原因,才能釐清是否能改善症狀。
腦霧的三大核心症狀,就是專注力、理解力以及記憶力的下降,比較的基準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引發腦霧的原因,若是新冠病毒則屬於永久傷害,染疫後,應避免讓腦神經傷害得更嚴重,或是讓其他可能引發腦霧的疾病加重症狀,建議可以採取類似預防失智症的作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