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5 20:05:38| 人氣4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國歇後語(取自知識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歇後語

孔明大擺空城計 化險為夷 孔明七擒孟獲  要他心服

孔明斬馬謖  明正軍紀 諸葛亮皺眉頭 計上心來

劉備借荊州  有借無還 劉備摔阿斗  收買人心

劉備見孔明  如魚得水 劉備的江山  哭出來的

劉備報仇  因小失大 張飛捉耗子  大眼瞪小眼

張飛使計謀  粗中有細 張飛戰馬超  不相上下

司馬誇諸葛  甘拜下風 東吳招親  弄假成真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草船借箭  滿載而歸

魯肅服孔明  五體投地 曹操吃雞肋食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關雲長刮骨下棋 若無其事 關公面前耍大刀 不自量力

關雲長守嫂嫂  情義為重 關羽放屁 不知臉紅

關雲長敗走麥城 吃虧全在大意 關公鬥李逵 大刀闊斧

關帝廟求子 拜錯了神 關公吃酒 看不出來

關公開刀鋪 貨真價實 關公走麥城 最後一招

關羽降曹操 身在曹營心在漢

關羽失荊州 驕兵必敗 隔著門縫看諸葛亮 瞧扁了英雄

黃忠射箭 百發百中 董卓進京 不懷好意

蔣幹盜書 只知歡喜,忘了中計

蔣幹訪周瑜 自找麻煩 許褚戰馬超 赤膊上陣

徐庶入曹營 一言不發 周瑜打黃蓋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成語

一手包辦【出處】三國志魏志典韋傳:「韋一手建之」

一舉兩得【出處】三國志魏志臧洪傳:「將以安社稷,一舉兩得。」

一臂之力【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回:「願助兄一臂之力,共誅國賊。」

一親芳澤【出處】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無御。」

七步成詩【出處】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慙色。

三顧茅廬【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下筆成章【出處】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

不出所料【出處】三國演義第三十一回:「豐在遇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說【出處】三國演義第十三回:「李傕隨後掩殺,郭汜兵退,車駕冒險出城,不由分說,竟擁到李傕營中。」

不知所云【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廢【出處】三國志蜀志魏延傳:「不忍有所偏廢。」

乘虛而入【出處】魏志袁紹傳:「將軍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

五內如焚【出處】蔡琰悲憤詩:「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

人生如寄【出處】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憂何為?」曹植仙人篇:「俯觀五岳間,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出處】後漢書袁紹傳:「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鼓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伯仲之間【出處】曹丕典論:「傅說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

位極人臣【出處】吳志孫綝傳:「因緣肺腑,位極人臣。」

作姦犯科【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偃旗息鼓【出處】三國志蜀志趙雲傳注:「偃旗息鼓,曹軍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遜【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處】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廬【出處】據三國演義所載,諸葛亮初出茅廬,佐劉備用兵,觀與張飛不服,行事諸多困難。

刮目相待【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

危急存亡之秋【出處】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處】司馬昭在曹髦在位時,為大將軍,專管國政,自封為相國,不久封為晉公,昭還假裝不接受。髦很生氣地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虛傳【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兵精糧足,名不虛傳。」

同符合契【出處】三國志吳志孫傳注:「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吳下阿蒙【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肅附蒙背曰:『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參考資料

http://home.pchome.com.tw/life/hao321/Data36.htm

台長: amuck archfiend
人氣(4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小知識 |
此分類下一篇:歇後語(取自關公看春秋歇後語典故)
此分類上一篇:歇後語(取自鄉土教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