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31 10:12:10| 人氣7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席慕蓉演講有感-我所知道的席慕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說句老實話,在還沒經歷過這場演講前,我還真不知席老師這幾年為什麼要一直往往返返的在蒙古-台灣兩地穿梭。

先說說我對席老師的看法吧!不,或許是詩人兼美學家的席慕蓉女士的看法;我記得高中的時候讀過一首新詩〈一顆不開花的樹〉:如何讓我遇見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當時一讀,哇!覺得怎麼人會有人擁有這麼優雅的文筆、這麼深邃的感觸與這麼絕妙的語句阿!從此以後,我便愛上這富有高貴氣息的『絕、妙、好、辭』(當然,也讓我產生了「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感慨);從七里香、酒的解釋、《時光九篇》甚至是近期席老師與其夫君劉海北所著的《人間煙火》;每每在逛書店與書展時總會留意一下-席老師最近是否有新的作品?新的構想?在我的腦海中,席老師、席幕蓉可以說的上是某部分浪漫『實在』的代名詞,在這樣的氣氛下,我一直想親眼見見這名「奇女子」,這名「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物;但是對席老師有關於大漠、烏煙的荒蕪描寫,我可以說是一點兒興趣也沒有,甚是對什麼大漠、蒙古、戈壁之類的「專有名詞」,還是以高中時代所學的粗陋刻版印象加以定義-「畢竟那是別人家的事,與我何甘呢?」說一句不知羞恥的話-我是學社會學的。

近日有幸得知席老師將在弊校(台灣大學)演講的消息,在對這位總是出現在作者欄當中介紹的「名人」的熱愛,儘管演講題目是我所興致缺缺的【我所知道到大漠文化】,但是衝著對席老師精妙文筆的熱愛,我毅然決然的前往接受其「薰陶」;這場原本我所不預期的演講,竟然很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或許畢業旅行會去-如果有這麼一回事的話),也讓我明瞭到為什麼席老師為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往大漠;我用簡單的話說明,我所覺察到的即是「生命力」,誠如Simmel在論宗教一書當中所下的結論:「人存在的意義需透過個人從自己的生命當中去尋找,去發揚(生命力)」。也就是說,個人應該儘量的展現自己的生命力;或許這也如同Foucault在其晚年所提出的【自我修養】(修養應該是葉啟政老師的口吻-黃光國老師所言)有著相同的道理;但我更認為應該由海德格的觀點進行詮釋,即『與物同遊』,而這種同遊的心境也就是一種協調、一種人與生命與大自然的對話,並且依這樣的對話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在透過席老師對一張張幻燈片的解釋,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這個「老大人」並不單純只為了尋根,而隨同一大堆的探親老榮民一起拿著所謂的「呆胞證」,在中國大陸那「極有效率」的服務櫃檯邊,默默等候著公安們趾高氣揚的俯視;雖然我不清楚這樣的狀況有沒有發生在這位「老大人」的身上,但我清楚的知道她所要傳達給我的是那種天真、而又充滿力量的生命;她所要詮釋的不僅是一個她五十幾年沒有回去過的家鄉,更是一個延棉八百年之久的文化,甚或是感動;對攝影有基本了解的我,對這些照片的拍攝技巧與呈色並不能給予太高的贊同,但我想這些照片背後的深意,我卻不得不被吸引進去不得不與之共鳴;上學期末我問了黃光國老師這樣一個問題:「老師,東西方哲學的底蘊最後都希望能夠追尋「自由」的整體,而我們身為西方文明的殖民者,要如何去發揚我們的哲學呢?」黃老師笑了一笑,直接的對我說:「現在是什麼年紀,就應該去作你應該做的」。的確,當我年歲大了、多了幾絲憂愁時,或許我在回過頭來思索這些問題;也或許我會跟席老師一般,回我從沒去過的故里看看,思維著先組如何的打拼;這不僅是謝天,我想更是謝謝這樣的大塊包容我這麼渺小的生命。

我還記得去年俊帆在報告時所說的話:「哲學家的鄉愁」。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人一直尋找自身所缺乏的東西,一直在尋找著一個故鄉;當年歲無緣由的增長了、當接觸了些現實,還剩下些什麼呢?我想仍是一種自我生命力的脈動,一個在這個時空當中,不斷展現的脈動。

台長: 旅行者
人氣(7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