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31 10:24:02| 人氣39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抗戰六十年老兵系列---6---王學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抗戰故事太多了

王學智是安徽阜陽人,身為家中次子,每天看著村子百姓沒飯吃,家中下雨淹水生活困苦不堪,所以在民國二十八年,毅然拜別父母離開家鄉投入抗戰行列。

民國二十六年的七月七日,象徵我全民抗戰的七七事變於十一時四十分在蘆溝橋爆發。

夜晚二點,日本強要派隊進城檢查,否則就要包圍全城。駐蘆溝橋的是吉星文團長,嚴密戒備,準備應戰。

八日清晨五點,日軍已在宛平城展開包圍,吉團長與王冷齋專員(行政督察專員)拒絕日軍進城檢查。

日方武力威脅伎倆已窮,開始向城內砲轟,並掩護步兵前進。吉團長發下命令,日軍未射擊前不先射擊;待他們射擊接近我們最有效射距離內(三百至四百公尺),我軍才以「快放」「齊放」猛烈射擊,因此日軍傷亡頗重。

廿八日拂曉,日軍調集陸空優勢兵力,約計步兵三聯隊、砲兵一聯隊、飛機三十餘架,向南苑進攻。

激戰到下午四時,我軍傷亡慘重;尤其痛心的是在南苑受訓的大學畢業學生,不但參加戰鬥,傷亡也不少。

下午宋哲元將軍、張自忠師長及二十九軍副軍長秦德純兼任北平市長,在鐵獅子胡同進德社商討南苑戰事。

決定將平津防務、政務交張自忠負責;二十八日晚上九點,馮治安師長及秦德純等由北平西直門經三家店至長辛店時,轉赴保定。到長辛店,圍攻蘆溝橋日本砲兵,集中向長辛店車站射擊。

從此偉大的抗日戰爭,遂全面展開。


民國二十八年、三十年日本軍經歷兩次失敗,在發動太平洋戰爭前,最令人不可想像的是長沙一戰,經我們堅強抵抗,苦戰十一天,竟然殺敵盈萬打了個大勝仗。

此後,三十一年的浙贛會戰,三十二年的鄂西會戰、常德會戰,三十三年的豫中會戰,這些在中國本土的會戰之外,還又加上史迪威在缅印發動的两次缅甸争奪戰,讓中國部隊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只有犧牲。

當時,二十九軍一個軍處於國防最前線,兵力頗感單薄。

四個師共分佈為:
(1)馮治安的第三十七師分佈在北平南苑西苑豐臺保定一帶。
(2)張自忠的第三十八師分佈在天津大沽滄縣廊房一帶。
(3)劉汝明的第一四三師分佈在張家口張北縣懷來縣涿鹿縣及蔚縣一帶。
(4)趙登禹的第一三二師分佈在河北省南部大名河間一帶。

三十三年底三十四年初,日本軍閥在大陸作最後挣扎,集中最後可能調動的兵力,繞道廣西、貴州,然後進入四川的西南公路,從南面進攻重慶。

我們在「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動員口號下,調動精銳部隊予以迎戰。



我看到張自忠自殺


一臉沈靜的王學智說,日本人在華中地區與河北的張自忠部隊打到短兵相接,只看到山頭上有兩個人打一個日本兵的,也有被日本兵打的,日本兵更用刺刀橫的滑過我們同志的腹部。

個頭不大年紀也小的勤務兵王學智,就這麼站在三百公尺遠的勤務連,親眼看到英勇的張自忠將軍,被日本人的刺刀一刀刺進肚子,然後張自忠拿起手槍,舉向自己的頭部,自殺了。

連著三年沒過過年的王學智說,三十八師張自忠死了,連長受傷住院,而六十八軍的他們,部隊又開往信陽打日本兵,就連除夕夜也照打,總是白天訓練,晚上攻擊打著游擊戰。

尤其晴天是敵機到處轟炸的日子,白天不能燒火煮飯,走路也不自由,如果一發現敵機,得立刻停住腳步,倒臥在稻田或者樹叢裡;否則,即使只有你一個人,他們也會丟下一顆炸彈給你嚐嚐滋味。

由於六十八軍是西北軍,穿著到小腿肚的半截棉褲,三個月的餉買不起一雙布鞋。

民國三十年在河南,團長是山東人,一個人發六發手榴彈,大家都準備好作最後殊死戰。



一段又一段抗戰的故事


說起日本人很會欺負百姓,用刺刀和槍枝撬開一戶一戶中國百姓的家門,燒殺搶掠,無所不作;

另外聽說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也被敵人強姦,日本人想利用她來偵探我們國軍的軍情,卻不知道這位老太太是一個愛國志士。

她每天都想法子偷偷跑到國軍營區,把敵方的情形報告給國軍,什麼地方是敵人的炮兵陣地,那個地方是敵人的火藥庫,都記得很清楚,也都說得很清楚。

但是後來被日本人知道了,就用手榴彈把她炸成兩段。

日本軍隊中還有高麗棒子的韓國人。王學智清楚的說。

後來日本人撤退跑到湖北與河南交界的山上,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和日本人隔著一條河,一邊送日本人上火車,一邊準備接收日本人的武器彈藥。

民國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在江北打仗,右腳被子彈貫穿,爬著沒法子跟上部隊,只好向老百姓要飯吃。

來到江西九江的23野戰醫院住了一個星期,九江失守,醫院也沒了,只好上火車到南昌的22野戰醫院,但是腳還是沒好。

在醫院裡看到弟兄們有的炸壞了大腿,有的打穿了頭蓋,有的腰部被開花彈炸得只剩半邊了,有的肚子上被機關槍打穿了許多大窟窿,有的眼睛打瞎了,有的嘴巴被炸去了半邊,、、、種種慘狀,都是戰爭送的禮物。

沒多久,南昌也失守,政府通知撤離,發給在醫院裡的人每人五毛大頭,坐上小船離開到江西。

在江西醫院沒吃沒喝整整三天,僅僅靠著找著的一點水,後來四十七軍老廣部隊叫傷兵上車開到湖南衡陽醫院,醫院已經無法再容納傷兵,最後只好在通信兵第九團裡,沒多久又在衡陽搭火車去到廣州,然後來到海南島的裝甲兵部隊,最後跟著來到台灣。

民國四十三年,那時的參謀長彭孟緝說,能服務就到團管區去訓練新兵,王學智來到團管區開始新的生活,四十八年退伍。

聽王學智伯伯說起抗戰,不疾不徐,

走過抗戰種種戰役,

走過八二三金門戰役,

右腳的不便於行,更註記著他失去的青春歲月,

是弟兄們一塊用血肉、頭顱,

用生命寫的歷史上!

台長: 李董
人氣(39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未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抗戰六十年老兵系列---7---陳柏林
此分類上一篇:抗戰六十年老兵系列---5---唐李蓮

驪雯
我對於這些老兵有莫名的尊敬 知道他們背後有許多家國的故事與悲哀 大時代戰火的無情 我卻從未為他們做過什麼 真欽佩你做的事情 重要的 是 為時代留下一個 重要的紀錄 中國人的歷史許多湮沒在洪流中 我們缺乏紀錄者 甚至缺乏觀賞者 知情的人 請努力寫下去 我支持你
2006-01-31 13:36:38
版主回應
親愛的驪雯:

歡迎你上來看。
尤其是大年下。

書寫這些人,那些事,那個年代,那些個故往塵事,
心中的欷噓,不知好幾。

在榮民之家裡,
看著每一個老先生的臉,
和他們握手,
卻無法真正的跟他們交手。

因為,
握手只是禮貌。
交手涵蓋的是與他們共呼吸,
交手涵蓋的是與他們共痛苦,
交手涵蓋的是與他們共交心。

我,
什麼也沒有。
唯一能做的,
僅僅是,
聆聽。
2006-02-03 14:18: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