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詩歌初探
----本文係學生的期末讀書報告,引用了詩評家莫渝先生對杜潘芳格詩人的研究,若有心進一步深入了解杜潘芳格詩人的作品研究,請參閱莫渝先生的研究論文「綠色荒原的徘徊者──杜潘芳格研究」一文(《竹塹文獻雜誌》22期,2002年1月;《笠》詩刊230期,2002年8月;現收錄於莫渝著《螢光與花束》(台北縣文化局),2004年12月。)
----在此衷心感謝莫渝前輩的來信指正,讓潔民感受到詩人謙和高尚的風範,這正是我們晚輩要多學習的喔!在此也一併感謝諸多讀者給學生們及版主潔民的鼓勵!
----莫渝詩人的網站:菊花院的水鏡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2257/
第24組 企二B 黃敏玲 蕭慧婷 林雅萱
一、杜潘芳格簡介與其文學歷程、理念:
● 生平簡介
杜潘芳格,本名潘芳格,曾用筆名杜芳格。新竹人。生於1927年3月9日。1948年結婚,隨後移居桃園縣中壢市,一邊協助丈夫杜慶壽醫業,一邊自由寫作,以及擔任插花教室指導老師。1967年9月的一場車禍,事後,她積極參與在客家地區傳播基督教福音的工作。杜潘芳格自謂:「1982年5月,總算獲得了美國公民權,簡單地說,我這一生,二十幾歲年代是日本人,三十、四十歲年代的二十年間是慘勝的中國人。五十歲年代,完成了一件大工程:移民美洲大陸。」。以年代言,可以這麼說:第一階段,1927年出生至1945年8月日本戰敗,潘芳格是日本籍,或是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第二階段,1945年10月至1982年5月,她是中華民國籍;第三階段,1982年5月以後,她是持有美國籍身分的中華民國台灣人。這樣的國族歸屬與認同,發生在與杜潘女士同輩者,雖無正確統計,應屬不少,杜潘女士決非特例。
● 文學歷程與理念
杜潘女士是新竹人,出生於客語家庭,其成長時期,接受了比較完整的日本學校體制的教育,日常生活、處事原則與寫作表達,都能駕輕就熟地以日文做為思考模式。戰後,直到1960年代,她才開始寫作中文詩,最初發表的是〈春天〉和〈相思樹〉。第一本著作是1977年3月出版中文詩、日文詩合集《慶壽》,正式踏入台灣新詩界。1979年6月出版,標榜「戰後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現代詩選」的《美麗島詩集》,即選入杜潘女士10首代表詩作,當時署名本名「潘芳格」。1980年代中期起,嘗試使用其母語(客語)寫作。
繼詩集《慶壽》之後,杜潘女士陸續出版中文詩集《淮山完海》、中文詩客語詩合集《朝晴》、中日英文合刊詩選集《遠千湖》、詩文合集《青鳳蘭波》、詩文合集《芙蓉花的季節》、日文詩集《拯層》。就寫作語系與數量言,截至目前,杜潘女士大約寫作日文詩50首、華文詩(中文詩)100首、客語詩70首,另有零星的散文隨筆和短篇小說。
在詩文學的活動上,杜潘女士為「笠」詩社同仁(1965年加入),擔任「台灣文藝」雜誌社社長,「女鯨詩社」社長(1995年起)。關於「詩觀」,杜潘女士提出這樣的看法: 我的詩觀就是死觀。死也無悔,不把今天善惡的行為帶過明天。活一天猶如渡一日,是我的理想。在死的明理上,明理生;對於現實此時此刻,人與人的關係,自然的風景,樹葉,以及路旁的小孩的笑臉,都成為我詩觀裡珍貴的懷念。語言是映照心靈的鏡子,不能只耽於空虛的夢。在日常生活上,浸於太多的悲哀,是心靈無法顯出適當的語言之故,因此持著『死觀』,超脫『死線』的意象,就是我的『詩觀』。
至於「為何寫作?」,底下兩點是她意見的摘錄:
1.為「內在自由之追求」而寫作,即被迫而寫作。
2.對於我來說,寫作應該是,心志最深處的可能性的醒覺,不對是被醒覺的被那產生出席的語言所迫而寫作,這樣說較為正確。
二、作品賞析:
(一)兒子
以女性的社會經驗來看,透過生育、撫養小孩,而成為一位母親,是「女人」的成人禮與成為女性的象徵。在父權的社會結構中,婚姻不能使一位女性成為真正的女人,因此孩子成為女性面對現實掙扎的角色,以去對抗父權結構的權威。然而有時孩子卻成了對破滅愛情的一種慰藉與替代,這也就是在女性的作品中,有關母親、母性,母愛的作品不斷出現的原因。在杜潘芳格的<兒子>一詩,可見到她作為一位母親的心情。
這首<兒子>是將母子之間的情感,戲劇式的陳述出來,真切而動人,第一段描寫兒子與丈夫影像的重疊,「猶如昔日的你搶著同樣的風。」「昔日的你」即是指今日的丈夫已被兒子取代,並且為兒子的努力而喜,期待既起的生命意義風發,然而母親愛的嘮叨與兒子不耐煩,所產生的激辯、冷戰,也描寫得極為準確深刻:「你和我從兩極凝視所產生的一點,後退......。」這裡將母親無怨、包容、慈愛的心顯現無遺,「母親」對於孩子的一切都具有無限的寬恕與等待,「後退」即是將彼此的歧誤拉開,產生一個疏解的空間。
再者,她以「檸檬切片」來比喻自己與兒子之間相處的真實感受,將「青酸」略澀的滋味體現,而「檸檬切片」寂靜地浮沈在你我的杯子,這樣的意象給人一種心境上不可言喻的沈默,更突顯母親與兒子之間一種無形的相依與背離,隨著檸檬切片於杯中載浮載沈。
詩的末段有趣地描寫兒子回歸母親(女性)的異性情愫,母親(女性)胸脯吸住了兒子,代表了母親(女性)溫柔如大地的象徵,也釋放了被壓制的情感回歸到安全的幅地之中。
這首詩與其說是創作,不如說是杜潘芳格生命的體驗,自然不造作的抒發為人母親的情感,在樸素的語言之中見到詩的美及感動,同時在詩語中展現一種戲劇性的魅力,利用獨白、對話、意象的呈現,使這首詩的詩情真摯而豐富。
(二)一隻叫台灣的鳥
這裡我們看到杜潘芳格對台灣的關愛,是自省而真實的,同時對台灣的認同是確立而不移的,在這首詩的末節:「當羽毛已豐,正亦展翅而起的時候,∕不,那絕不屬於彼岸,∕那是一隻叫台灣的鳥,∕叫台灣的翅膀」,杜潘芳格以斬釘截鐵的語氣,訴說了她認同台灣的心。
(三)蜥蜴
對於蜥蜴原本只是簡單物像外表的描述「鮮綠搭配豔彩」,進入了第二段蜥蜴具有了人性「羞於表達感情」、「務實木訥」,最後說明蜥蜴的「視覺不是眼睛,是心靈」,這其實是杜潘芳格自己本身性格特質的聯想。由於杜潘芳格女士認為宗教對其影響甚深,所以末段以心靈上的體會作為人生的體悟。
(四)變成蝴蝶像星星奈麼遠的!
這首詩很明白的是寫對過世父親的懷念。父親像蝴蝶飛向天際,最後變成星星,讓人覺得父親其實並沒有消失,而是無時不刻的在關心著她。如今,飛來的蝴蝶讓他認為是父親的探訪,她也虔誠地為父親祈禱,她決定在活著的日子中,展開雙手愛她所能愛的人,以及所有有生命的東西,這樣生命便無遺憾,這也是父親給她的啟示。
(五)吾倆
一九四八年與醫師杜慶壽結為夫妻,體驗到自己戀愛與婚姻之間的差別。日後育有二男五女,在扮演母親的角色後,使得她更能感受到為人母的辛勞,同時再與父母的戀愛與婚姻做比較,對父母之間的情感產生了不同往昔的看法。或許藉著對父母親的觀照,也特別可以借鏡於自己與丈夫之間的關係,因此,格外珍視丈夫與自己倆人的生命交流與體驗,而這一首<吾倆>即從不同的角度來描寫夫妻之情。
杜潘芳格所揭示的是一種生死與共的感情,相互尊重扶攜的愛情,它不是建立在言說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種生命的默契中。從「啊!/盼望你活著,再接再勵地,/追越過年老而活下去吧。/願你,請你活著,活下去吧。/再接,再勵地。」可以看出杜潘芳格所企盼的是一種無私的愛,超脫個人情感境地。因此在這篇詩中會感受到一份溫馨、平和對等的愛情,透顯專注而醇厚的感情。
三、課外選讀:
杜潘芳格自己在收錄在《朝晴》中的一篇散文:〈(我的)Identity〉中有提到:自己曾經更換過三個國籍,日本籍到中華民國籍,最後是美國籍。經歷過日本即是非不得已得,但是由於缺乏安全感,所以移民到國外去,成為美國籍。所以每一本詩集出版的時間,反應著時代的背景,其中所使用的語言也代表著她對自己當時國籍的認同。她的處女詩集《慶壽》以及《淮山完海》是用日語創作的。而到現今的《朝晴》與《青鳳蘭波》中更嘗試以自己的母語客家話進行詩及散文創作。杜潘芳格曾說:「母語是心靈的細胞」,故以母語來創作,不僅是語言的轉換,同時是身份的認同。
杜潘芳格有很多詩集作品,其中有一些詩正是她當時心情的寫照,例如在對於鄉里的思念之情方面的作品有<故里>一詩,詩的內容是:
巴士載了一直閉著眼睛的我
跑
向著故里跑
故里光亮明朗,原為閉著又漆黑的我心
被光浸進逐漸地放晴。
我座位周圍的小孩互談著,被他們的話語誘發,
我終於微笑了
從此,我就能夠關懷這個人那個人了
故里那棵樹仍舊站著﹕
是一百年前祖先們殺死河南營兵吊死的。
父親種植的油加利樹長長長長地
延續在街道。
明朗的光,但也有陰影,
有一場葬禮﹕
那今之古人的腦細胞和他的意識全部
死 了嗎﹖
白蝴蝶飛舞在亮光中,
秋天的香氣白菊花,黃菊花。
成產地在遙遠的異國那可愛的小花
如今變成了野生無名草花叢開著。
我不得不現在立即回去
回去昏暗曇天的我的住所。
故里啊,可親的故里,再見吧。
給我,短暫卻是明朗的時間和場地,真是多謝了。
(選自【朝晴】,P24~26)
這一首詩是描寫她從國外回台短暫停留的經過。而這一首詩是作者因為要參加葬禮才回國的。杜潘芳格回到台灣,在車子上,原本的心是緊閉的,但是故里漸光亮的明朗,卻透進了她的心讓心房漸漸打開。
當時作者逃離了這塊土地,是因為種種不光亮的事和現象,但是如今有了這些孩子的聲音,讓她感到心中透進了光明。於是終於微笑了,並且認為自己從此,「就能夠關懷這個人那個人了。」但是在接下來的敘述中:「故里那棵樹仍舊站著﹕/是一百年前祖先們殺死河南營兵吊死的。」看出了故里的那一棵樹上所存的故事,是一種陰影和血腥的記憶。
而第四段的敘述就更加的嚴厲了,詩中提到:「明朗的光,但也有陰影,/有一場葬禮﹕/那今之古人的腦細胞和他的意識全部/死 了嗎﹖」而在第五段中,故鄉中的花在異國成了可愛的小花,但是,在花原本的產地卻是「如今變成了野生無名草花叢開著。」這一句似乎在暗指台灣人對於自己美好的東西,往往不去珍惜,但是這些事物在異地卻是可愛的。於是她又要回到她那「昏暗曇天的我的住所」,再度離開故里,但是最後她仍然對於故里所帶給她的短暫明朗,感到無比的謝意。
杜潘芳格在許多詩中所表現的是透過客語詩,去推崇母語文化,並且鼓勵人們去講母語,另外還有<道路>、<復活祭>、<存在>、<腦庫>、<學問>等等。其中,<道路>一詩中將語言比喻成道路,以下是詩的內容:
留下語言
語言是道路
將道路留下吧。
無行跡的道路。
開拓它
以你的語言
將世界和方向。
為那些隨即到來的
想瞭解這些真相的人
以所有的力量向前推進
留下語言的道路吧。
這首詩的寫作方式,似乎是在呼告人要將發生的事情用語言記載下來,等待給後人去了解。因為有歷史的記載,才能知道前人的點滴,否則只靠著口耳相傳,事情可能就會扭曲而失真。而這裡所指的語言應該包含文字,因為詩中提到:「為那些隨即到來的/想瞭解這些真相的人/以所有的力量向前推進/留下語言的道路吧。」若是單靠語言,則有可能會出現失真的情形,因此推測應該含有文字意義。杜潘芳格本身所使用的語言除了中文還有客家語。目前來說,台語或是客家語大多沒有完整的文字可以使用,所以在推廣或是記載方面都是十分不容易的。因此她在詩中提到:「開拓它/以你的語言/將世界和方向。」是希望能鼓勵他人將語言保留下來,不要漸漸的遺忘自己的母語。同時也在勉勵自己能努力推廣發展客家語。
杜潘芳格以冷凝的知性思維,關心鄉里、傳播聖書、超越生死、施放情愛,用心經營詩業,然而她長期在跨越語言的兩岸徘徊,彷彿在自己詩篇<荒原>的實虛之間猶疑一樣:
映在肉眼
青色的菜園
和成長的稻田
卻像一無事物的荒原。
大橋或工廠建築物
卻也像一無事物的荒原。
映在疾駛的車窗的肉眼
重疊的農作物和延綿的民家卻像一無事物的荒原
我
怎麼啦
死了麼!
我死了。
青青的草原
遠遠的山
河水的細流
綠綠的田園
無為蠕動的人群
映出死的眼睛裡
蒼白而悲哀的綠色荒原呵。
(選自【慶壽】,P113~115)
杜潘女士曾回憶此詩的寫作背景:「我有一次坐在車裡面,往外看,忽然眼前的景物都變成一片荒原,我眨眨眼再看,那些景物又回到眼前」,這類「幻覺」的寫作過程,文學史上的例子頗多。杜潘女士的經驗,依心理學潛意識,似乎可以如此解說:萬物的本質回歸於「塵土」,「無」或「虛無」就是終點;而另一首詩<因為在旅途>,杜潘芳格也說:「因為在旅途╱終會達到╱終點的」;那麼,充滿青綠的草原與田園,有流動的河川與人群,杜潘芳格卻在「真」與「假」、「實」與「幻」之間,晃動交錯的感覺;詩文學的表現是作者心象的呈顯,這位徘徊者的猶疑,是否肇因在身分認定與國族認同之際,發生三次不自主或自主的抉擇,內心缺乏安全感導致呢?然而,荒野或荒原絕非光禿荒漠死寂;放眼望去,荒蕪的表層,攤展一片綠意,荒蕪的底層,蘊藏無限生機。
(此為學生報告,參考書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