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20 10:30:00| 人氣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宋人好翻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翻謝無量《實用文章義法》第一章論文章須有識力一段,提到「蘇子瞻文筆絕世,而議論卻腐。論范增云:當去於羽殺宋義之時﹔論荀子以為其道似伯夷,其才似子房﹔論孔融以為能殺曹操。此皆不免書生之見。」

謝無量此說該如何看待呢?

我不想用見仁見智之類的話滑過去,當然,我必須承認須覽過蘇軾文集中的論說文乃能得其全貌,由此再去衡量謝氏此說方為持平。不過,套句孫老師的話,拿他自己的話來問他最適合。氏著第二章文意論 第四節駕空立意 談到「駕空自出新意,乃是論家別才,不可不知。」

文章虛讀實讀有別,坡公為論,汪洋宏肆,恐非能一一坐實,雖題名曰論,然未必不可駕空立意,漢魏文章,唐人四六。翻翻駢文便知,一篇駢文所須運用的大量詞彙故事,數百年來論文作題,是否都被前人寫盡寫光了呢?想想,東坡是否也會有如此想法呢?可能會有,但是東坡之所以為東坡,絕非僥倖。

有人說宋人著書立說喜作翻案文章,喜標新立異,有時可能是不得不然喔。再說了,持筆為論,若與前人相同,則前賢已言,豈非贅言?若未出於前人,何必為文?當然是有自出機抒,讀書得閒,如東坡論其友李公擇:

「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採剝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以為己有,發於文詞,見于行事,以聞名于當世矣。」(見李氏山房藏書記)

聞名與否倒在其次?僅求聞名者,則如夫子所言:今之學者為人者是。但是讀書能至涉流探源,自然能有一番見解在胸中。東坡議論可能如謝氏所說之腐,但也可能不是。

讀謝氏此書,不是想從中學得寫文言文的萬能鑰匙,反倒是有機會讓自己多看一點文章,或許他的評點分析可以讓我多點收穫。這跟讀小說評點本的效果類似,我家中那彙校彙評本《儒林外史》讀後,重讀金庸小說,突然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東西,何處是伏筆?何處是回應?如果一一寫出,恐怕這金庸也很難看,瞧完一本評點本,自然可以體會這種樂趣,至於這種趣味是否適合每一個人,那就是仁智之見囉。

讀書不是為了干祿,不是為了復誦前人牙慧,而是不斷去尋訪那千年之前的文人心靈﹔神友古人,不是為了偶像崇拜,不是為了炫學傲人,而是從不同的生命歷程中尋找與之相應甚至相憐的生命氣質,道一句:

哈,老朋友,找你好久了!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