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10 21:03:21| 人氣1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皮可吞的五燴盤】大河本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傍晚,流連在新落成的八里河岸邊,看向晚的天色由灰轉藍,再轉為墨藍、濃黑,一彎接近半圓的月亮,就掛在頭頂,發出如詩的呼喚。眼下的租車者,正徜徉在閃爍的河邊,發出喜悅的笑聲,映著河景,讓人誤以為置身於巴黎的左岸。

淡水河口的兩岸,歷經數年的營造,終於建構完成了,已經為荒頹數十年的河岸,帶來了全新的希望,這一番績業功勞,不能不記在蘇貞昌縣長的身上,雖說任何建設均有其延續性,前人種下的樹苗也不能全然抹煞。

我們坐在月下的「十三行博物館」前,欣賞著行將熄燈打烊的博物館夜景,為這個開台的先驅之地,荒廢了幾個世代的海域感到慶幸。數年以前,「八里」還是個人煙罕至,爹不疼娘不愛的落後地方,不意幾經轉換,已然醜小鴨變天鵝,成了新興的旅遊觀摩天堂,誰說政治人物不能點石成金?只要有心、有情,得人、得法,台灣任何一塊荒疏之地,都可以有這種新生的可能。

如今,沿著八里「渡船頭」往「十三行」的方向,已經有了超越墾丁南灣的遊憩品質,不僅遊人可以在木堤上緩緩踱步,還可以脫下鞋子,踩著細沙,與河水、夕陽共舞,細細碎碎的人聲笑語,往來的自行車騎人,乾淨的商店街,都將這條河道妝點得艷美非常。一艘船往來於河的兩岸,喜歡熱鬧的人,可以從左往右,到淡水尋找刺激;偏好寧靜的人,又可以由右往左,來到八里享受安逸。船舶相通,公車相連,還有捷運可以抵達台北市區,這樣的設計已經考慮周延,為庶民階層提供了兼具繁華、便利與平價的遊樂,不能不為之喝采、鼓掌。

夜來的兩岸,右邊有淡水的燈影、漁人碼頭「跨港橋」的亮麗遠景、幢幢的山影;左邊有靜謐的河道、寬敞的木棧和觀音山巍峨的庇護,一條河分隔了彼此,也因為河的新生又勾連在一起,為兩岸的繁榮撐起新一波的願景。

我看到「台北商港」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淡水的商家坐享繁榮而笑逐顏開,八里的住民摩拳擦掌,準備迎接他們燦爛的未來,事事物物似乎都在積極的運行中。我相信兩岸的百姓心中必也充滿了驕傲和喜悅,就像那一日在博物館見到的「八里人」;他為一項開館的特展(展覽八里的文史)充當義工,雖然衣衫簡單,貌似鄙薄,卻昂首闊步,聲如宏鐘,一副亟欲參觀者知曉所有「八里」過往的模樣,像極了所有草根性的台灣島民,樸拙、平實、土直,而且熱情。一個政治人物所擘劃的建設,可以喚起人民心底的尊嚴與信心,這是「政績」最大的意義,也是「政治」最終的追求。

我也在入晚的博物館邊,見到跣著拖鞋漫步的居民,他們言談中不乏親善這座新建築的內容,看待它,已經一如自己的家人。而原本髒臭凌亂的渡船頭商店街,也因為河岸的整治而進入全新的階段,每個店員都一反原先的疲態,而換成和善的笑容,店家的裝潢也從烏黑轉為明亮,主客之間的關係亦已丕異矣。

一條河的新生,對於人民的貢獻,是難以言宣的,有些止於表面的所見,有些則漫漶於長久的未來,所以不可小覷了這條河的價值。河,特別是有著河口的河,代表的是想像的出口,它跟封閉的河道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人們坐在接近了河口的岸邊,他內心的馳騁自不同於封鎖的盆地和蜿蜒的河流,他有了一種來到出處的敞決,一種尊榮與自在。所以在河口見到的臉,均不同於侷促的都市。淡水和八里,是台灣先民最早登陸的入口之一,也是兼具入口與出口意涵的河岸,它的整建成功和它未來的想像,顯然是不可侷限的。


※ 附圖「淡水風景」出自: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yency/theme02/F-theme2.htm
為台灣畫家陳植棋所作

台長: pips
人氣(1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