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02 00:41:52| 人氣33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遲到是職場殺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龍溪微微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不是危言聳聽,經常遲到的公司員工,在同等條件下晉升得往往會慢一些。

一個人愛遲到,並不意味著他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今天他遲到了,可能是因為頭天晚上熬夜加班睡得太晚,也可能是因為半途折回家取一份重要文件,但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遲到是一個鐵的事實。而這個事實如果不斷重復,很可能影響到一個人在同事和上司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我是遲到大王,平均每周上班都要遲到兩三次,早上按時起床對我來說實在太難了。我已經盡力了,可我總聽不到鬧鍾響。」我的朋友A說。

「我定了三個時段的鬧鍾,清早6:30分第一次響,提醒我該起床了;6:45分第二次響,這時候我起床還來得及。7:00第三次響,意味著我必須一路狂奔到地鐵站,下了地鐵還要打車才能趕上。如果不小心睡過了七點,那我就干瞪眼只能遲到了。」我的朋友B說。

「我實在不想遲到,但我家離公司很遠,交通也不方便,經常堵車。什麼時候我買了私家車,就可以擺脫遲到的命運了。」我的朋友C說。

這三位「遲到者」共同的觀點是:「我本來不想遲到,但……」

愛遲到的人,總能給自己的行為找到各種理由。比如堵車、鬧鍾失靈、遺忘重要物品、睡眠不足等。其實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習慣。

遲到是一種慣性,你無法阻擋。愛遲到的人,絕不僅限於每天早上狂奔打卡的舉動,看一場電影,約朋友喝茶,他都會遲到。愛遲到的人,很難理解每次提前半個小時趕到約會地點,然後無所事事地等候的人,他們認為這是浪費時間。而他們自己,如果約了三點半,很少會在三點二十五之前提前出現。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愛遲到的人往往遵循個人收益最大化的原則。如果遲到者貪睡二十分鍾結果並沒有遲到,那麼他賺到了二十分鍾的睡眠收益。如果遲到者貪睡二十分鍾結果遲到,那麼他的公司會承擔可能帶來的損失——比如錯過關鍵的電話,比如耽誤重要的會議,更不用說影響了辦公室其他人的工作情緒。這就是遲到者不受歡迎的原因。

很多遲到者之所以經常性遲到,是因為同事和老板對自己的遲到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並沒有多說什麼——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默許。事實上,對於遲到者,上司和同事的沉默往往並非默許,而是容忍。當容忍到了一定限度時,遲到者可能會得到「缺乏時間觀念」、「責任感差」、「作風懶散」、「不可靠」等有損職業形象的負面評價。而且,評價者永遠無需對被評價者解釋什麼。

如果更「小人」一點,你的平級同事可能會喜歡你的遲到——因為這樣既可以襯托他們的守時敬業,也可以為他們偶爾的遲到找到墊背的。

當然,對於一些不需要坐班的行業,遲到不是個大問題。比如在銷售行業,一個經常遲到但業績優秀的銷售代表,和一個從不遲到但業績平平的銷售代表,前者擁有絕對優勢,可謂瑕不掩瑜。

另一個例外就是我國的公務員行業,由於職場生存壓力較小,考核制度相對寬松,很多公務員們已經養成了經常遲到的習慣。我曾看過一篇標題為《公務員遲到與打工者跑步如廁》的報道,對公務員行業存在的不准點上班現象做了無情的諷刺。其實,這不是人的問題,而是環境的問題,個體行為很難脫離職場生態環境的影響——當辦公室的每個同事都姍姍來遲時,你的提前到達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在我看來,大多數人流於平庸,往往源自群體性本能——以別人的想法和做法作為自己的參照藍本,所以永遠無法超越別人。有時候,一點點的「與眾不同」,對我們的職業道路有益無害。一位在國家部委供職的公務員朋友對我表示:「我每天早上提前二十分鍾到辦公室,澆花,喂魚(她養了兩條小金魚),收發郵件……我喜歡從容一點的感覺。而且每次領導有什麼急事到辦公室找人,我總在那裡。」我想,能在經常遲到的人群中堅持早到,正是她的與眾不同之處。

其實,很多遲到者都希望改變自己的習慣,但「積習難改」還真是一句大實話。改變,需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最重要的是內心的渴求。我想,如果那位將遲到歸咎於堵車的朋友C不從根兒上改變想法,即使她買了車,也照樣會遲到,而且會遲到更狠。

請記住一條真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各位在職場撲騰的鳥兒們,為了能多吃一點美味的小蟲,還是早點起床吧!

台長: 橘子果凍♡.。.:*・
人氣(33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分享事件(´(ェ)`) |
此分類上一篇:港人性高潮比率 全球包尾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