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11 22:59:39| 人氣8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給一個重新對焦的機會ー致樂生與大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李依玲

從新聞畫面談起
  三月十六日,台北縣政府派遣200名警察進入樂生療養院張貼拆遷公告,限期樂生院民於四月十六日前搬離,引發學生與警察之間的肢體衝突;四月三日上午,部分學生代表與院民前往市府市政會議,當面向郝市長表明對捷運局長行事的不滿,產生些微拉扯。這些在新聞上只佔十秒畫面的背後,卻顯少被正確說明。有關於事件發生的背景前因省略不談,只截取暴力、衝撞甚至流血的片段,在媒體重覆地強力放送之後,留給大眾的印象會是什麼?

誤解與失焦
  樂生療養院與捷運新莊線之間存在著複雜的問題。包括目前官方立場的41%方案與學者提出90%方案之間,各有優缺點、建設求進步與保存古蹟、維護人權之間的爭執。簡單而言,議題的討論可分成「工程」、「人權」與「文化資產」,各團體對於這三大方面長久以來不斷地持有既定立場,使得問題日益複雜,似乎沒有交集的空間,導致今日看似形成二選一的對立狀態。媒體必須負一部分的責任,在報導事件時,是為呈現真實或向收視觀眾看齊?各個方案之間的比較有多少頻道仔細了解過?每回聽證會、公聽會過程與結果有多少媒體關注並報導?議題的核心(使園區中有價值古蹟被保存與捷運雙贏,且不影響施工進度與花費的方案)很明顯被擺在一邊甚至隱形,失焦於刺激、吵鬧、激動的叫聲之中。

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方式
  除了媒體呈現方面造成的混滛視聽,或許學生代表在進行陳情、遊行等時,必須更小心、謹慎於團體給大眾的形象,須思考如何把衝動的激情化為點醒人心的力量。因為大眾在接收電視新聞播報後,無論產生任何觀感,都是套在樂生全體之上,負面的形象越頻繁地出現,對整個議題解決越有不利的影響。如何讓越多人因為新聞十秒而肯主動花一小時了解真相,才是推動官方政府、市民、大眾去正面積極思考與處理的不二法門。

台長: sakura
人氣(8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實踐與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文學與實踐

薛映晨 (「辰」、「晨
「給一個重新對焦的機會ー致樂生與大眾」昨天就想回應這篇的說,不過打完魯迅《阿Q正傳》就忘了 (>&quot<),於是今天又來…「樂生」現在如何?經過請願以後,政府依然堅持保留41%的原案?跟一些人一樣,我感到困惑,到底該支持新莊居民的訴求還是要站在你們這邊?

有一點頗諷刺的……從新閒媒體報導,我得到的是正反兩方約略模糊地的訴求--拆與保留。反倒看了李濤2001全民開講這種最易激化大眾情緒的扣應節目,才知道官方和民間原來都有保留方案,爭論的是保留院區的大小,還有院民搬遷的後續安置問題。然而,2001全民開講呈現的,畢竟還是一方的觀點,觀眾看不到代表官方的人士出來陳述或答辯。遺憾的是,新聞媒體呈現兩方理念的誠意不夠,而且對每一件事前因後果解釋的不夠詳細,犧牲的是我們這些觀眾了解、思考,還有決定站在哪一邊,諸如此類參與、解決這個議題的熱情。

妳的標題「給一個重新對焦的機會ー致樂生與大眾」可以代換為「給一個客觀詳盡的報導--致各路新聞媒體」
2007-10-30 17:00:54
數位阿鋼
http://blog.roodo.com/weichen/archives/cat_463259.html

請來看看掛著基督招牌的撒旦如何污衊維護樂生的青年學生
2007-12-21 16:27: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