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16 12:15:58| 人氣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韓國清溪川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清溪川原本是一條紓洪的渠道,是一條充滿惡臭跟髒亂的溪流,於是1958年在都市更新的過程中被覆蓋上了水泥蓋,成為首爾市的一條主要交通動脈,之後更增建了高架快速道路,每日運送12萬以上的交通量。

2002年新市長李明博上任後,提出了拆除高架橋復原清溪川的計畫,日前Discovery正好播出清溪川令人震撼的復原工程:工程分兩部分同時進行,一個是拆除工程,另一個是考古工程;拆除團隊撤除橋上的號誌與標牌後,將雙向四車道的橋面切割成一塊一塊,變成拖板車可以載運的大小,橋面完全清除之後剩下一條一條的T型立柱,再利用鑽石纜線切割成小塊,直到整條高架道路的痕跡完全消失。

另一方面,考古團隊進入覆蓋超過40年,充滿惡臭的清溪川河床,挖掘埋藏在河床底下的文物,並且構建清溪川的原始風貌,包括以前的堤防、石橋等遺跡,一一挖掘出來、編號,以便將來重建其原始的風貌。

橋樑拆除與考古工程大抵在同一時間完成,之後開始進行河道的建設,為此,工作團隊先建立了一個水文模型,控制水流的速度:太快會侵蝕河岸,太慢則容易產生污染,也因此河道的上游與下游有20公尺的落差。同時污水管線和紓洪渠道也分開來,確保清溪川一定是一條潔淨的河流。

同時考古團隊挖掘出來的古橋樑建材,也在舊址進行復原。由於新的河道比古河道稍寬,因此工程團隊以古建材為模型,仿造出一模一樣的石材,穿插在古建材之間,增加橋樑的長度,另外也增建由市民投稿並獲選的橋樑,形成一個古新兼備的水岸景觀。

除了工程上的奇蹟讓人震撼之外,背後的都市更新與市民協調才是另一項更艱難的工程。失去一條快速道路,可能會增加30分鐘的通勤時間,這樣的代價,市民願意犧牲嗎?而市長又有這個擔當嗎?在多方權力團體的角力之中,首爾政府提出一個納稅人意識的標準:政府依靠納稅人繳的稅運作,那個團體所繳的稅較多,政府將以他們的意見為優先。因此,因復原工程而權益受害的攤販團體也只能襟聲,依照這個原則,成功的撫平各方不同的意見,讓這個復原計畫的法律程序得以順利走完。

2004年10月1日,清溪川正式注水,成為首爾市的新景點,為了推廣這個景點,韓國政府要求各方旅行社都必須把清溪川納入行程,而河川復原的效益也已經開始出現:清溪川沿岸的溫度比首爾市平均溫度低了3.6度,而在之前是高於平均值5度以上,此外橋樑撤除後,風速提高,空氣也變清新了。

清溪川的案例回答了我之前在顧問公司的一個問題:「我們只有開路,而不拆路的嗎?」,拆路是真的有的,當普遍的價值觀轉變,便利、快速不再是唯一標準時,道路是可以撤除的,如同韓國總統提到清溪川工程所說的話:「從現在起,首爾的發展應該重視的是質而不是量。」

韓國對生活品質和觀光資源做了如此巨大的投入,而台灣呢?現在正在為坪林交流道管制和蘇花高興建問題爭論不休,希望這個案例能給政府一些新的思維。

參考資料:

[人民網-漢城清溪川的震撼]
[白夜咖啡館:清溪川新聞報導]
[不在旅行就在往旅行的路上:旅行在韓國-有河的城市]

由 ryan 發表於 October 28, 2005 12:13 PM | 引用

圖片來源:新浪網

台長: M+M
人氣(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