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9-08 12:12:58|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福德就知道佛性

 

 

淨空法師:【福智二嚴】有智德就知道佛性,慢慢就能見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bIL8qXP8w

 


本文節錄自

【2014淨土大經科註】234集



      【莊嚴眾行。軌範具足。】這裡八個字包羅萬象,一切諸佛如來身行言教,都包括在這一句當中。我們看念老的註解。『莊嚴眾行』者,「《淨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彰是彰顯,展現在外面叫彰,佛家叫表法,表法就是給大眾做個榜樣,做個模範。這是行成就,彰行成就。「莊嚴者,福智二嚴」。用什麼來表現?福報,就是福德、智慧,這兩樣東西叫二嚴,兩種莊嚴。「莊嚴眾行」,眾是多,行是行為。行為再多不出三大類:第一個是身的行為,身的動作都是身的行為;第二個是言語,口的行為;第三個是念頭,意業的行為。你看,行為總不外乎這三類,身、口、意完全都包括了,眾行。下面舉出,「檀」,檀是檀那,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布施。「檀等」,就是菩薩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個等,就是等下面的五大類,一共是六大類,這六大類是菩薩行,菩薩所修的。我們要學佛,就得從這裡下手,修菩薩道。這個意思是說,「福與智」,六波羅蜜前面五條是福報,最後般若波羅蜜是智慧,所以福智都可以給大眾做好榜樣。這個榜樣就是「莊嚴」,你看「布施等度及萬行」,萬行是細行,八萬四千細行,綱領只有六個。



      下面,「《涅槃經廿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這兩種。福慧同時要學,有智慧沒有福報,不能教化眾生,教化眾生,有智慧要有福報,兩者俱全。單有福報沒有智慧也不行,有智慧沒有福報也不行,所以菩薩福慧雙修。你看看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們做得圓滿,因為他們智慧大,福報也大。智慧,能真正明瞭通達諸法實相,萬法的真相;福報,能現無量身,跟阿彌陀佛一樣,能分身、能化身無量無邊,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修福。修福沒有比供佛更大的了,那些菩薩天天在修。供養的供養具,就是供佛的這些禮物,也都是變化所作,隨心所欲,從手裡頭自然就生出來,這修福。供佛之後,一定是坐下來聽佛講經說法,這是修慧,你看福慧雙修。誰講經?佛講經。這極樂世界人你說有多大的福報!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無量無邊,他同時可以供養,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他的化身,化身真管用。諸佛所說的經不是一樣,真叫千經萬論,同時接受了,同時消化,同時明白了。



      我們看到經上這些記載非常羨慕,羨慕,怎麼辦?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生到極樂世界,就跟他們一樣,沒有差別。所以最重要的,祖師大德都提醒我們,要把往生的條件掌握到,真能往生。品位高下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不好,為什麼?還要增高品位,好像還有競爭的意思在,競爭是煩惱。要像蕅益大師一樣,往生到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意了。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是老師,跟他學習,從哪個班級學起?從一年級學起,小小班一年級學起,就非常滿意了。我們要有這個心,不要去爭品位。但是佛要念,念得有功夫,到極樂世界自然插班,不是有意的,無論是哪個品級往生,都是自在的,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必須如是,念佛才有功夫。如果有意,我要上上品往生,拼命念佛,目的就是上上品,很可能到臨命終時你去不了,為什麼?煩惱沒斷,還有競爭。這個念頭不好,怕的是在臨命終時有魔障現前,去不了。所以我們要一心求往生,不計品位,不要把品位放在心上,好,蓮池、蕅益大師,都給我們做了示範。經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確確實實是這麼說的。



      我們要留意到,往生就是信跟願,《要解》上講得多清楚,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我們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沒有懷疑,如果有懷疑要聽經,經幫助我們斷疑,懷疑是真相沒搞清楚、沒搞明白。不懷疑的人善根深厚,懷疑的人善根比較薄,要在這上面補,補功課,那就是多讀經、多聽經。經,聽個三十遍、五十遍、一百遍、二百遍不算多,聽多了,信心真的相信了,真的堅固了,你就決定得生。




台長: 嘉絹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