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03 22:29:55| 人氣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農舍變別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農舍變別墅

高聳圍牆圍起生產的農地,不是為了插秧、耕作,而是蓋起美輪美奐的「別墅型農舍」,農舍的主人並非農民,而是有錢有閒的「都市鄉巴佬」。當水泥、混凝土灌進農地,失去的一切就永遠無法復返了。

住商不動產細數著近年的變化,小小的獅潭村就矗立二十幾處嶄新的農舍,退休校長、縣政府公務員住進來,還有一些生意人。常常聽到「誰的田又賣掉了」,他無法理解,「獅潭明明位於只能從事農業生產的『特定農業區』,為何土地買賣與使用沒有限制?」

獅潭村新別墅暴增 土地買賣沒限制?

蓋起的農舍甚至媲美台北仰德大道上的,還有電視連續劇三番兩次來借屋取景,但獅潭村令人印象深刻的,絕不是美麗的建築,而是長長四公里主要道路上,一整片的山麓田園光風,除了路頭路尾的「柑仔店」,沒有一家商店,這種純樸的農村景象也正是張華文自豪的。

來到北埔鄉的南埔村,年輕農夫魏子強發現,耕地變建地的情況很普遍,他手一指,「又有別墅開始蓋」。賣了土地,新移民就會進來,令他擔心的是,「移民熱中的不是農業生產,而是中產階級的休閒」,捨棄的農業最根本的土地經營,接下來,財團會不會進來?

映入眼簾的蘭陽平原,不是一整片綠油油的農田,突兀的別墅型農舍以及立在農田中的出售告示牌佔據了視線。農村的寧靜景致被破壞,宜蘭早已隨著農發條例十八條與北宜高通車後,成為台北人的「後花園」,「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一旦通過的話,會不會「淪陷」得更嚴重?

蘭陽平原淪為台北人後花園

台灣稻農公司董事長王得利對於住家附近蓋起多少漂亮的農舍,已無法好好計算。他說,農舍裡的住戶究竟是不是農民?從農舍外觀就看得出。從他家往外望,「這種看起來普通、不是很好的,就是農民住的;這一間花了一千五百萬元蓋的,是台北的醫學中心醫師的買屋,放假才來住,平常還有守衛管理。」

王得利住的員山鄉,他估計至少一半以上的農地已經淪入台北人手中,整個宜蘭縣的農地,也有三分之一以上被賣了。宜蘭的農地一坪只有一萬元,與台北一坪動輒幾十萬元相比,實在太便宜了,讓建商、炒地皮的財團有機可趁。

看著原本代耕的農地,蓋起別墅型農舍,種田超過四十年的王得利低頭嘆了一口氣,他記得以前賣屋,還要附耕作能力證明,但現在只要有錢,任誰都能買。宜蘭的農地價格被炒高了一倍,他不解,「難道政府以為炒作農地價格就能提高農民收入?」待價而沽的農地,面對的是土地轉型的商業計算,如何能讓農業生生不息?

台長: 馬尚宏
人氣(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