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31 10:28:55| 人氣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獨中校園文化之塑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獨中教育作為國家教育體系之外的另一種教育制度,從官方的理解角度來審視獨中的角色,它只不過是政府官費學校以外的民間私立學校而已,然而從華社的角度來看,這是華人基於母語教育的莊嚴使命之下所致力於維護的民族教育體系。因此,獨中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孕育而生,它所呈現的辦學風貌與校園文化必然與國民中學完全不一樣。
從與許多學校規模不一的獨中同道接觸中,發現獨中的辦學績效與聲望,往往離不開校園文化的塑造。換句話說,獨中的學校規模與其聲望恰恰成正比。雖然有人一再強調“小有小的美”,但是,對於那些長期擺脫不了慘澹經營困境的小型獨中來說,這句話並不怎麼動聽,因為獨中的辦學成敗,畢竟與學校規模的大小有著密切的關係,甚至還攸關當地華社人士的教育尊嚴哩!
當華社就那些無法吸引更多華小學生家長關注的獨中所面臨的辦學問題進行批評時,人們總是很輕易地將問題的癥結歸咎於客觀的環境因素,而較少認真面對學校本身的內部問題,尤其是獨中的整體辦學所反映出來的“校園文化”,就是一項不容忽視的關鍵問題。
表面上看起來,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似乎很抽象,抓不住,也摸不著,獨中辦學者到底要如何去把握它呢?我認為通常一所辦學成功的學校,它的校園文化的建設必定具備相當的基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下列數個層面來進行理解,即:
一、 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這主要反映在班導師的工作角色是否得到真正地發揮,因為班導師是訓導與輔導的最前線人員,他也是促進學校教育與學校教育溝通的重要橋樑,因此一所學校的辦學有無特色,就在於班導師有沒有發揮其教育作用。
二、 親師之間的互動關係: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中學時期的孩子漸漸要擺脫家長的直接管教,因此,校方在安排各種教育活動時,如何吸引家長走入校園,通過既定的教育活動,讓家長也能夠參與孩子的成長歷程,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肯定帶來積極的影響作用。
三、 學校與社區之間的互動關係:獨中要維持生存,必須善用華社的資源;學校的辦學要獲得華社的支持,校方要懂得將辦學的成果適當地回饋予華社,因此,獨中辦學者必須能夠通過掌握宣教的途徑,從而與社區建立互動關係。
獨中之所以能夠吸引華裔家長將孩子送來就讀,除了受到那或多或少的民族教育理念驅使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是獨中的校園文化模式作為“賣點”而能受到華裔家長的肯定,因此只要獨中辦學者肯在學校內部的校園文化塑造方面多下功夫,那麼,尤其是那些小型獨中根本就不需要介意學生人數的多寡,也不必在意“小有小的美”的空話,確確實實地從內部進行整頓,則其校園文化的內涵必然自動成為學校的宣教法寶。
31-7-2002

台長: 王增文
人氣(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