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15 14:02:35| 人氣1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書摘要~~受迫者的教育學(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三章 摘要

本章作者從對話出發,發現「字詞」(word)的構成面向—反省與行動,隨即論述其重要性,為的是確定人的身分如何建立,這個關鍵就是行動反省的連結。能說出「字詞」應該是每個人的權利,而非少數人,就好比每個人都有發言權利,正因為如此,人才能進行對話,人不能對話就會繼續的讓「非人性化」過程下去,因為對話才是完成身為人類意義的方式。
弗雷勒用「愛」來當作對話的基礎,才能完成對世界的「命名」,但是「愛」字過於浮濫,甚至成為資本主義扭曲的對象,這連帶影響到革命真正的涵義與本質。作者在這裡著墨對話的重要性,對話需要對於人性有高度的信心,並且相信人有創造製作的能力,最後可以成為一個能夠批判思考的「對話人」。引申至教育上來看,教育不是甲「對」乙或是甲「為」乙來實行,而是甲「一起」和乙來實行。從此觀之,壓迫者就是對於他人「灌輸」,使他們(受迫者)去適應一個不能改變的現實。作者也以「人本主義」來反省,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例如人本主義者並不是提出他們自己的口號來與壓迫者的口號相鬥,因為如此一來,受迫者強制的接受了同為受迫者的口號後,還要在接受另一項口號,受迫者若是安於接受存在於體內的受迫者,他們是不能完成真正的人性化的。
接著,本章中,弗雷勒比較了許多人與動物的不同,以下是作者最精簡的區分:是唯一能將自己行動與他自身當成反省對象的存有,這種能力使得人與其他動物有所不同。其中關於許多「意識」與「存在認知」的說法,動物的產物是直接附屬於其身體的,而人類則是自由的面對他的產物。人還可以透過不斷的實踐,創造了歷史,並且成為歷史和社會性的存有。
由於人有歷史性,因此也有許多「課題」的產生,不同的課題互動形成複雜的「課題論域」。在這之中,創造迷思的「反理性」出現,對立於它的,就是批判動態的世界觀,任務是達成人性化,為了追求民眾的解放,不停進行現實的改造。課題的探討與對於民眾的探討有關,這樣的思考方式只有和群眾站在一起發覺現實時,才會在群眾身上以及彼此中出現,許多改變的過程必須是來自於能夠產生並且遵循自己的觀念,而不是一味的吸取別人的觀念。
每個可以深化歷史察覺的課題都會是教育性的,而所有真正的教育都會對思考給予進一步的探討。基礎教育的老師最重要的工作即是要呈現教育運動的一般性方式,學生或是民眾會發現其時自己身處其中,從自由教育的觀點而言,對民眾來說,重要的是藉著討論其思考方式和世界觀,能夠感覺自己就是一個主人,這個思考方式以及世界觀是在其本身和同伴的建議中出現的,由此回應到前面所談的「對話」觀點。

台長: 小謙狗
人氣(1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