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7 11:00:49| 人氣1,3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欄】從台灣大學評鑑爭議說起


台灣教育部日前公佈了大學評鑑結果,政治大學在排名上“暴跌”,逐引起全校師生的憤懣情緒。政大校長鄭瑞城一句形象化話語,最令人側目。他說依教育部的評鑑標準,有利於理工部而對人文與社會科學不公平,政大已經斷了腳,還被打了一巴掌。

政大師生的憤怒,在於該份大學評鑑是依據SCI、EI與SSCI絕對數量相加進行排名,是以英文為主的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發表篇數為指標計算基準,政大向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難免感到吃虧,一些教師甚至反彈說,這樣的評鑑標準是一種“殖民行為”。

我想“殖民說”是言過其實了。各種評鑑應有其可作為評審的基本要求,問題是出在:能否照搬美國的評鑑方法,而忽略國內大學體制與學科分類的特殊性?如《中國時報》社論所說: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以美國作為一種參照系未嘗不可,但那並非僅是“唯一”,套用的人有無此警覺性才是關鍵。

像邵玉銘先生在〈借鏡美國大學評鑑作法〉文中舉出美國大學性質的多元實例,如全國性大學、社區大學、科技大學、藝術院校、師範院校等,美國大學評鑑對不同性質或類型大學,其實是以不同標準作出不同類別評鑑。這正說明了有時在“借用制度”之餘,往往罔顧它在實踐上的彈性與多元形式,以為取了最權威的一根繩子,就能隨意套在每一個脖子上。台灣教育部的例子,可引以為戒。

以目前的大學教育而言,為因應國際學術競爭力,發表在國際刊物上的英文論文的確最受青睞,許多大學也立志要提高研究成績,朝向研究型大學,於是如何讓研究與教學並行,兩不傾斜,成了執校者最頭痛的問題。但大學評鑑爭議讓人聯想到的,是如何能避免一種單一化的思維,任意宰割了其中的差異與特殊。看似簡單的道理,執行起來一點也不易。這胥視整體社會對“大學”概念是否有成熟與多元的認知。


忽略知識信仰與學問的生命基調

舉例而言,今日的大學,特別是在碩/博士班訓練上,仿佛踏入這階層後,就是一個學習如何成為學者的過程。尤其在博士班階段,發表論文、參加研討會,如何開拓學術人脈與網絡成了最時髦的名詞。無疑,學術觀點需有所討論,古時論學共友之想法依然存在,但演變至今,砌磋學問或已不是重點,尋求“被看見”才是最大的渴望。那種對於知識的原始動力,以及在知識信仰上如何能堅持那一份孤獨,已經很難再成為個人的哲學基礎。像在新加坡國大,所謂的跨學科、前沿理論,開拓眼界等,都在給予你各種晉身學者位階的有效工具,但如何碰觸知識與學問的生命,接續形成個人生命的一種基調,恐得靠自身的努力。

那是一種很目的性與單向的標準,在學術思維上的那種共同與一致性,很容易忽略不同學生對學術形態追求的差異,並將導致多元知識特色的難產,而這一些都必須放在整個大學“與國際接軌”優先的脈絡底下來審察。最近博士生的開題報告(即博士資格考)內容形式呈現高度的一致性,有些教師也開始反思其中的因素。此外,學術研究的獎勵,也是鼓勵迎合現有的主導範式,比如跨學科的要求。

思維的單一與制度的封閉,其實是互為關係的。但人與制度的關係如何互動,又須回歸國家整體的學術氛圍與制度執行上。曾在新加坡任教的學者約翰.克萊默(John Clammer)把新加坡形容為一個“軟性權威主義”(soft authoritarian)是一針見血的,大學內部強調統一、標準與高度的服從,無形中缺乏了創意與挑戰的思維。所以,如何避免為單向思維所操控,讓知識與學術不變形為一種“技術”而已,最考驗“局內人”的能力。


(注:SCI(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EI(工程索引資料庫))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1,37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文論 |
此分類下一篇:【專訪】《誠品好讀》主編蔣慧仙
此分類上一篇:【專欄】不再成為沈默的他者──悼薩依德之逝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