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03 21:53:39| 人氣531|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誌】老師的書房

 
七個人,分別來自五個居住地─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台灣與中國。

 

 

常常聽人說,書房是最會洩漏一個人心思的地方。趁元宵節來臨,與同門學弟妹一同到導師李焯然老師家拜年,最重要部份當然是參觀書房。老師的房子有四層樓,書房在三樓,空間雖不很大,但擺設古雅,加上明清樣式的書桌,頗有文人雅士的風味。而自訂做的深竭色書架高聳達頂,有個小梯子供找書。老師是明史專家,收藏的多為與明清有關的書籍,特別是丘浚的研究資料,看見幾本厚厚精裝本寫著丘浚研究資料字樣,仔細一看,下印著日本內閣文庫藏書。老師以往在澳洲國立大學唸書,跟柳存仁教授做的是丘浚研究,之後十多年期間,仍不斷在收集有關丘浚的資料,走訪了中國、台灣與日本等多地圖書館。

 

老師在寫博士論文期間,曾到日本去看資料,那時雖說是研究生,但當他去拜訪岡田武彥教授時,岡田武彥不僅慷慨提供了許多資料協助,最讓人難忘是,晚上請吃飯時,岡田教授門下弟子接到通知,幾乎全都出席,讓老師有「受寵若驚」的感覺。後來,記得曾經問過老師為什么沒有出版其博士論文,老師回答說,以往做丘浚是從一個「點」來看問題,後來繼續收集資料後,慢慢再開展其他的點,十多年以後,漸漸可以讓這些點串成「面」了。有些問題需要經過時間的浸漬才明朗。終於,在2005年老師出版了《丘浚評傳》,正是集合了這二十年來的研究心得。我後來再想,這也許是老師為何常鼓勵學生要多到國外圖書館看看,拜訪跟自己同領域的學者,親自向他們請教學問的原因,那跟書本所讀與想像,又是別一種的吸收與感受,與人親炙,不只有知識激盪,身心常因不同的人格與學者風範而有所震撼。

 

兩年前到美國訪學時,老師曾說:「若錢不夠就打電話回來」,當時聽了心裡很感動。老師在當研究生時,也常到台灣看資料與買書,他說有一次買書忘了預算,後來錢不夠時,曾打電話向杜維運先生求救呢。想必如此,老師對學生才如此寬容,給予學生偌大的自由學習空間。

 

台長: 踐實山人
人氣(531)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札文 |
此分類下一篇:【日誌 】橫躺的《胡適全集》
此分類上一篇:【日誌】一場葬禮,在肯德崗公園

cheng
學姐,下次我也要去探訪我老師的書房((:
2007-03-05 09:19:08
山人
那下次寫一書房發現之旅。
記得要和我分享哦。
2007-03-07 18:45:33
pk2
老師的書房
真是很豐富的學術與人生風景^^
2007-03-09 15:18:50
東山
第二圖有點像《酒店風雲》海報: http://tvcity.tvb.com/drama/revolving_door_of_vengeance/ui/main_10.jpg

看到銀色模型車一輛。
2007-03-10 15:22:01
山人
pk2

是啊,所以喜歡「闖入」別人的書房,像是要去探尋那一則則故事似的。一本書,背後往往有有某種微光,折射出書背後另一個小世界。老師這張照片,其實是自己不小心按到自動拍攝按鈕的設定,結果..8...7...6...5,咔嚓!哎呀。老師說:「這么快就拍照了?」學妹:「當過記者的果然可怕」坦白說,這還真是意外呢……

東山

果然眼光尖銳。酒店風雲真是幾雷同的啊。
2007-03-12 23:37:15
pk2
書房裡面的故事的確很多呢
如果一些學者的回憶錄或者散文中
也來寫寫老師的書房
一定很有趣
2007-03-19 16:04:22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