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03 21:18:28| 人氣2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公共大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八十年代初,一件名為「傾斜之弧」的公共藝術作品,就引起了紐約曼克頓居民的激烈反對,全因該藝術品阻礙了行人對公共空間的使用,經過八年不斷的爭議與訴頌後,藝術品在民眾強烈的聲音下被搬走。「民權的行使」是一種民主化社會的理想模式。民眾參與不代表只是各自表述,眾聲齊唱卻找不到任何交集;在當代對話理論中,不同的觀點是允許共存的,在民眾參與的過程中,透過溝通與詮釋,了解彼此的世界觀,以互相學習的態度來解決問題。如此看來,公共藝術的建構過程,有如民主社會運作的縮影,而當中參與的民眾是需要具備某種條件的,政治學者鄂蘭認為公民的角色需具備以下條件:一.不會被動地支持在位者的權威;二.積極參與各種公共事務;三.既理智又熱情地參與生活中的各種爭議。這些條件可說是她心目中理想的公民形象,而當中有一個重要的基礎:人們彼此認同公民的身份。
身份的認同,在澳門又是一個怎樣的境況?一位大陸來澳的學者奇怪,每當問起澳門一些藝術工作者,「澳門的文化特色是什麼」時,我們都答得十分含糊,至於「中西文化交融」嘛,體現在哪裡?文物建築?
果戈里的一部短篇小說《暖大衣》,故事中缺乏創造性的文字抄寫員Akaky,為了擁有一件讓人覺得好看的外衣,每日拼命工作,最終買來新大衣得到同事與上司認同,一起派對狂歡,可惜在回家途卻迷了路,更被賊人搶去外衣,結果他頓然失去生命的依靠,最後鬱鬱而終。Akaky只看到了「我有什麼」,而不去問「我是什麼」,將個人的價值完全建築在那件造給人家看的「大衣」上,對自我的存在缺乏反思。物質上的貧窮並不可恥,不誠實地面對自我,卻是最大的悲哀。
鄂蘭的政治理念常被批評過於美感化,實踐的力量不足。然而,透過參與公共藝術的議論與創作來探討澳門人的文化身份,或許我們才真正了解鄂蘭對政治定義:在一共同空間中,人們彼此承認公民的身份,透過言行演示其個體性,去回答「我是誰」。

台長: chong+neng
人氣(2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