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17 12:54:34| 人氣1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楓葉飛翔的願望 --- 转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類與楓葉,或多或少都有共同點吧,
誰也不願失去願望的機會,擁有堅信飛翔願望的生命,
不會因為處在無法飛翔的困境裡,而抹滅飛翔的願望。

國小去參觀佛院,想說可以構築美妙的回憶,興奮到睡不著。清晨醒了過來,走到
院外,部分精進的同修,以一種接近優雅的姿態,在花園打掃。
原以為,我是最早起的,沒料到,還有人的精神更好。
花園的黃雀還沒有完全清醒,見了黃雀,想到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見了小蟲,想到
早起的蟲而被鳥吃;到底,早起是好還是不好?或許,對某方面來說,是好的。
我喜歡楓樹,不是因為它是楓樹,而是代表秋天的美。花園的楓樹,逐漸落盡,帶
些憂傷,卻不失感情。
體無完膚的感覺是怎樣的?會不會覺得害羞,或是悲涼?
觀察以後,發現楓樹並不憂傷,甚至以歸根為樂,並非以散葉為苦。假使,一棵楓
樹能夠讓許多的楓葉歸落,而不是散落,唱起生命最後的天鵝之歌,或許,也是種慷慨
的愉悅吧。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愛情小說,常這麼講。
那種慷慨的愉悅,只有繁華落葉,才能會見華顏真容了。至於半途枯枝的楓樹,我
想,一定難以歸落許多的楓葉,獲得春泥的栽培,更無法明白楓葉飛翔的願望。
楓葉的飄落是無止盡的,不過同修還是勤奮的打掃,學習那勤拂拭,避免那惹塵埃
。打掃,對有心的人來說,是很無趣極想推卸敷衍的工作,但對無心的人來講,是很有
意思的舉動,確有另一番感受;一般人會覺得打掃就打掃,就是這麼的無趣,哪來的感
受?

沒有感受,並不是真的沒有感受,而是從不曾進入,懷抱感受的世界。
同修清晨就掃除過去、現在、未來的心,以及飛出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的
幻相,讓每天帶來極為清淨的日子。
當年,孟浩然與諸才子,登臨峴山時,曾感受道:『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是啊!怎有不歸落的楓樹?怎有不星落的生命?
不歸落的楓樹,怎能締造下一代的新生?由此,可以瞭解歸落並非是悲涼的,有時
也代表回到故鄉的喜悅。過世的人,不是怕死,怕的是沒有盡到義務,卻先走了一步,
假如,我已經盡到了義務,縱使過世,多少都不會感到憂傷,反而,是一種心情的期待

隔著柵欄,遠看大雄寶殿,高高立著幾尊佛菩薩,慈祥的光輝漾開心中的暖流,不
可抑制,佛案前,有三個巨大的木魚,精雕細琢,手工俐落,傳來陣陣沈檀氣味,不免
覺得佛菩薩就在身旁細心呵護。
以前有個疑問,一直無法解答。為何佛案的木魚要稱木魚?為何不稱木貓、木狗、
木雞、木鴨?

我曾經研究魚類的生態,知道魚睡眠是不會閉上眼睛的,晝夜處在清醒精進的時刻
。木魚可說是延續魚的特性,所演變而來的,暗示學佛的堅信也應當如此,警醒自己有
規律的學佛,不要因為貪於玩樂,喪失了學佛的機緣。
《荀子.修身篇》有說道:『良農不為水旱不耕。』做個優秀的學佛人,不要因為
困難與不困難的問題,難倒了自己,失去了學佛的精神。
風中跌倒不為風,可不是如此的用意?
木魚的隱喻功用,在於警醒學佛怠惰的人。學佛如果勤奮不懈,木魚也沒有特殊的
含意了,所以看見木魚要立刻想到精進,前往不懈,否則,就算鬼斧神工的傑作,如何
龐大的木魚,也只能擺在佛案,讓信仰者撫摸、讚嘆而已。
敲打木魚,有些小心得,曾經折騰了不少的時間,才把節奏練好。看來簡單卻不簡
單,輕鬆的心是基本的藥材,包括靈敏的雙手,加上安定的思想,如此就可以敲出生命
的美感節奏。

剛開始敲木魚,都有一種弊病,計算今天敲了幾下,套進數學公式,看看今天有多
少的大功大德、了去了多少的罪業,如果真的這樣,那敲木魚就失去了意義,心中的木
魚就不是真正的木魚了,而是一種『目愚』。
目光淺短只想到利益的眼睛,忽略長遠的觀點,這樣的眼睛怎麼不愚?建立了這些
?正確思維,從此,我見著了木魚,就有一種無法言語的莊嚴,雖然難以形容,卻不難
感受得到。
總的來說,不論是楓樹、楓葉、佛像、木魚、經典,都是提示世人該走的正路,言
詞正義與端正行為,喚起探索心性的住處,讓眾生從黑暗找回屬於自己的光明。
《覺曉心經》有描寫著:『太虛深元修悟得,靜寂心谷聞傳音;真空妙有妙明在,
無形莊相真覓尋;道本無明由心學,悟覺真如出迷津;神遊紫府玄度外,桃源界外樂詩
吟。』

何不立下志向?讓你我保有飛翔的願望,保持向前的姿勢,隨時隨地準備起飛,屏
除煩惱束縛,飛向美麗的心靈國度,享受那美好的寧靜,做個徹底的解脫者?
不知何時,耳邊開始落下幾片楓葉,騰舞飄零,似乎落了許多的秋愁。
我坐在石階,扶手瀏覽書卷,有的楓葉落入澗水,有的在澗水搖晃欲墜,有的安穩
處在樹根,期待奉獻更新的生命。
想拾起幾片緋紅的楓葉,典藏在書卷,封裝起來,寄給遠方心愛的情人,別有浪漫
的意趣。
楓葉樹林旖旎柔情,我隨手拾片楓葉,捧在手心,不忍釋去,楓葉似乎還有微微的
溫存,觸動的清風讓楓葉緩緩移動,近似逃脫的力量,雖然楓葉行走緩慢,有一回沒一
回的,但有了歸落的願望,清風(佛陀)多少會在無形中,讓楓葉(眾生)歸落樹根。
我捨不得將楓葉典藏,每片楓葉都有自己的願望,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與期
待,我無法抹滅甚至勉強。

欣賞楓葉從移動到歸落,時間在一刻中,竟偷懶的休息。
楓樹旁有塊石柱,清晰刻畫詩佛王維的《終南別業》,也表示我此刻的情境:『興
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做看雲起時。』
人類與楓葉,或多或少都有共同點吧,誰也不願失去願望的機會,堅信擁有飛翔願
望的生命,不會因為處在無法飛翔的困境裡,而抹滅飛翔的願望。
假如楓葉只有發芽的心情,卻沒有學會飛翔的正確路途,無法堅信飛翔的願望,對
眼前流落澗水的楓葉,隨著澗水的無情與飄零,流向無可探測的領域,也只有搖頭悲嘆
了。

台長: 娃娃
人氣(1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