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23 10:08:04| 人氣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發現到消失的距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發現是不容易的,而消失卻只是一瞬間。

四月中旬退伍之後,剛好有機會銜接上系上的助理一職。回到校園的我,仍寄生在碩士班的實驗室裡。離開這裡快兩年的時間了,奇怪的是,當我踏入實驗室之後,一股熟悉的味道立刻湧上心頭,好像離開這裡才不過是過了幾天。與學弟聊著實驗的情形,腦海裡想著野外實驗的場景,幫剛換題目卻不知去哪裡採集的學儒出主意。心理的悸動告訴自己,我是無法忘情於在山林間調查的生活的。

學儒想了解,當蝌蚪遇到捕食者之後,會有哪些策略來幫助他們躲避捕食者,是游泳能力的增加,還是型態上改變的能游的更快。為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有能捕食蝌蚪的主角,一般來說,「水蠆」---蜻蛉目的幼蟲在水裡可是很凶悍的捕食者,不要說蝌蚪,連小魚都是它的食物,另外還有田鱉、紅娘華與負子蟲這些肉食性的水生昆蟲,也都是會捕食蝌蚪的捕食者。問題來了,原本水田裡就可以看到的昆蟲,如今農藥污染這麼嚴重,反而是最傷腦筋的一部分。

於是,我憑著腦袋裡還沒因為當兵退化,對這塊土地尚存的一些記憶,一個一個的去尋找所要的環境與動物。某夜,我們上南化烏山的陵線去尋找,那裡是我進行碩士論文的實驗地之一。印象中滿山片野的果園,唯一找的到青蛙與水生昆蟲的地方,就是一個個農夫蓄水用的水池。來到熟悉的地方,我研究的水池依舊,探頭一看,池水已經全乾了。很難想像當,初每天待在這裡錄莫氏樹蛙叫聲時,還得跟飢腸轆轆的赤尾青竹絲搶對象,最高紀錄一晚上就有十隻的莫氏樹蛙在這一池鳴叫。池底堆積的垃圾明確的告訴我,這裡已經不是青蛙池,而是垃圾場。

不甘心的繼續在附近的水池中繼續尋找。沿著陵線向北走,會經過一座很大的墳墓,座西北面東南,應該是某大戶人家的好風水,皎潔的月光灑在冰涼的水泥地上,在熱熱的夏季,還是有一股涼意,沿著背脊竄上腦袋。這還算是小事,記得某年夏季在民雄找諸羅樹蛙,在人家的墓地附近忙了整晚,才與學弟猛然發現,當天是中元節…..。

我不會鐵齒,但也還好沒發生什麼奇怪的事。我自己都很難想像,膽小的我,研究所的生捱裡,竟然最後被訓練到能一個人在淒黑的南仁山森林裡作研究,而唯一陪伴我的,是夜裡活動的動物們。聽著青蛙的鳴唱,偶爾發現昆蟲夜出覓食,想想其實夜晚的自然裡還是很熱鬧的,在那當下我並不是唯一孤寂的生命,融入其中之後,那一絲來自恐怖電影的緊張感,就會慢慢消失,就像當兵站夜哨時,心中期待的是閃閃發亮的螢火蟲,而不是害怕所謂的營區十怪。看學弟們在黑夜中敏捷的身影,想必早已經適應的這樣的夜生活。感受台灣山林夜晚的生命力,這該是作為一名夜間觀察者的宿命與特別的體驗吧。

一路上只要有水池或積水的水溝,我們就會下車一探究竟。不過可能因為連日來的乾旱,許多水池都乾了,而有水的水池也多半被果農覆蓋上塑膠布,如此一來青蛙們要找到可以繁殖的地方就更少了。

就在路越走越狹窄,我們將要放棄今晚的努力時,前方一座農場的垃圾淹埋場裡傳來陣陣的蛙鳴,仔細一聽有小雨蛙、巴氏小雨蛙、白頷樹蛙和莫氏樹蛙,越來越多的蛙鳴使我們今晚低落的心情突然間High了起來。下車一看,滿地的蛙族,快樂的鳴唱著,池邊放抽水馬達的小屋附近,還有黑蒙西氏小雨蛙、澤蛙,水面上一隻南部不常見的梭德氏赤蛙,,頭抬出水面好奇的看著我們這群人在幹嘛,更神奇的是這裡還有難得一見的史丹吉氏小雨蛙耶,而且還是一大群的出現。

看到這樣的環境,就好像見到許久不見的老朋友一般,原本心理還擔心這條陵線上豐富的蛙況就此消失,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終於還是被我們找到了,只不過,應該是不用這麼裡面的。過幾年呢?這裡的青蛙會不會也面臨消失的命運。心理一直思考著……

寫于2002/09/05

台長: 抓青蛙的野猴子
人氣(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